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

2010-02-09杨新荣王正银龙景波吴启鹏别发赢谭峥嵘李丛蓉

重庆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奥扎单药达拉

杨新荣,王正银△,龙景波,吴启鹏,别发赢,谭峥嵘,李丛蓉

(1.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内科,湖北宜昌 443000;2.湖北省兴山县医院 443711)

为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本研究采用开放对照的方法分别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单用奥扎格雷及丹参滴注液治疗ACI各31例,并对比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三峡大学护理学院附属医院内科2004年11月至2005年 11月住院收治ACI患者93例,发病时间小于72 h,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排除脑出血、心房颤动、血液病及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93例患者按随机分为3组,每组31例。(1)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联合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2~80岁,平均(62.5±7.6)岁;(2)单用奥扎格雷组(单药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 54~ 81岁,平均(63.3±6.5)岁;丹参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 49~78岁,平均(61.7±7.8)岁;各组之间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伴发病评分、既往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 联合组: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奥扎格雷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单药组:奥扎格雷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丹参组:给予丹参滴注液250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各组基础治疗脱水甘油果糖、甘露醇等治疗相同,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均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NDS、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1.4 疗效评定 按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并据此进行临床疗效评定[1]:按NDS减少91%~100%为基本痊愈,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减少<18%为无变化。

2 结 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NDS比较(见表1) 各组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丹参组(P<0.05)及单药组(P<0.05)。

表1 各组治疗前后NDS比较(±s)

表1 各组治疗前后NDS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丹参组比较,△:P<0.05;与单药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1 15.56±7.22 5.45±4.60*△▲单药组 31 16.15±6.75 7.80±5.32*丹参组 31 15.79±7.05 7.31±4.95*

2.2 各组间疗效的比较(见表2) 联合组显效率为77.4%,单药组为61.3%,丹参组为32.3%,联合组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与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不良反应 各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各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3 讨 论

脑卒中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早期采用有效药物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本文采用开放对照的方法分别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单用奥扎格雷及丹参滴注液治疗ACI各31例,各组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明显优于丹参组及单药组。目前认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是在动脉硬化或动脉炎的基础上,合并动脉痉挛或血液内凝血因子的改变,因此,治疗上应用溶栓、抗凝、血液稀释、脑血管扩张及神经细胞营养药物等治疗[2]。

ACI的发生与血小板的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有关,血栓素A(TXA2)是促进血小板集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而前列环素(PG I2)则对抗上述活性物质,当PGI2合成不足或者TXA2增多,则可促进血管活性物质和血小板集聚,使血栓形成[3]。奥扎格雷是一种高选择性的TXA2合成酶抑制剂,能降低体内TXA2浓度,促进PGI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抑制血栓形成,能迅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度,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促进血栓溶解,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使脑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的功能损害程度减轻。抗血小板集聚治疗可降低ACI病死率和复发率[4]。

急性脑缺血后,在不通的缺血中心部位周围存在半暗带区。血流恢复后一部分半暗带区细胞会发生迟发性死亡。这些细胞死亡导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神经细胞钙内流、氧自由基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是脑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氧自由基能破坏脂质、蛋白质、核酸,引起细胞继发性坏死或凋亡,同时急性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升高也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破坏脑组织[5]。因此,使用抗氧化剂和兴奋性氨基酸作用的神经细胞保护药物治疗ACI能阻止组织损伤扩散,提高患者存活率。抗氧化剂必须在ACI发生后,神经元发生不可逆坏死前给予,而且要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能在脑部达到治疗浓度。神经保护剂是治疗早期ACI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它可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神经功能保护剂疗效尚不确切[6],依达拉奉的主要成分为 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它是一种强效的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静脉给药后可以清除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也能防止由15-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死亡,减轻脑损伤程度;还能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发挥有效的抗氧化作用[7]。本文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治疗发病72 h以内的ACI疗效明显,日本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治疗发病72 h以内的ACI有效[8]。

本研究中联合组显效率为77.4%,单药组为61.3%,丹参组为32.3%(均 P<0.01);治疗后NDS减分幅度表明,联合组与单药组(P<0.05)和丹参组(P<0.01)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kebatake和Uno[9]合并使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治疗ACI,显示两药联用较单药使用依达拉奉可提高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二药联用较为安全,是治疗ACI安全有效的方法。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尹继君,彭玉华,王新强,等.巴曲酶和速避凝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120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4,33(12):1851.

[3]聂志余,郑悦,张仲慧,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2):46.

[4]匡培根.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脑血管病的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8.

[5]王宇卉,邵福祥,夏春林,等.大脑中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Caspasc-3的表达[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4):214.

[6]Jain KK.Neurop rotection in cerebrovascu lar disease[J].Expert opin Investig D rugs,2000,9:695.

[7]李明军,戴闽,宗世璋.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J].山东医药,2009,49(14):20.

[8]Edaravone A cute Infarction Study G roup.Effect o 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 farction.Random 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 leblind study atmulticenters[J].Cerebrovasc Dis,2003,15:222.

[9]Takebatake Y,Uno E.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edaravone and sodium ozagre l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A rticle Japanese No To Shinkei,2003,55:589.

猜你喜欢

奥扎单药达拉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