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临床药学服务案例分析

2010-02-09磊,常

中国药业 2010年23期
关键词:奥美拉唑白蛋白药师

张 磊,常 刚

(1.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宜宾 644000;2.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市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从2007年开始,专职在消化内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参与临床治疗,开展全程化药学监护,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医生对药学工作者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经过努力,药师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在此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该院消化内科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该院临床药师每日定点深入消化内科参与查房,提供重点病例的药学监护,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并认真查阅病历及治疗记录,进行疗效评价,必要时提出修正用药方案建议。在书写药历120份中,挑选7例因临床药师干预后有显著效果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说明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12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45份(37.50%),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32份(26.67%),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23份(19.17%),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0份(16.67%)。

1)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

患者,男,31岁,因“急性胰腺炎”在县医院治疗1 d后效果不佳,转入该市级医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8.9℃,呼吸37次/min,血压130/90 mm Hg;中上腹压痛明显。患者在县级医院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3.0 g,每8 h给药1次,左氧氟沙星100 mL,2次/d,替硝唑 100 mL,1次 /d,即三联抗菌治疗。转入市级医院时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7.4×109/L。临床药师在仔细询问病情和翻阅用药医嘱后,建议更换抗菌方案,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注射液0.5 g/0.5 g静脉滴注,每8 h给药1次抗感染[1]。3 d后,患者体温下降为37.6℃,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也明显下降。考虑到患者感染得到控制,药品费用应更经济,建议医生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改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 g静脉滴注,每6 h给药1次,联用替硝唑200 mL静脉滴注,1次/d抗感染。患者住院14 d后好转出院。

急性胰腺炎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腹腔内急性炎症本身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可能是细菌易位的原因[2]。控制感染尤为重要。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虽都能通过血-胰屏障,但治疗效果都不如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有关研究显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0.5 g/0.5 g静脉滴注,每8 h给药1次,持续2周,胰腺感染率可从30.3%降为12.2%[3]。

2)了解不同种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患者,男,54岁,因上腹隐痛、反酸2个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7个月曾因“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因需抗凝治疗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入院查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6 s。医师予泮托拉唑80 mg静脉滴注,1次/d抑酸,硫糖铝混悬液10 mL,3次/d口服保护胃黏膜对症处理。1周后复查PT为13.1 s,指标显示没有达到抗凝要求值。药师查房仔细询问病情、查看医嘱后指出,泮托拉唑属于第3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在肝脏代谢;而氯吡格雷属于药物前体,在体内的代谢也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作用,形成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硫醇衍生物,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两者合用时会因共同竞争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相同结合位点而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功能下降[4]。医师采纳药师意见,改用H2受体抑制剂法莫替丁治疗。治疗期间氯吡格雷的用量保持不变,1周后复查示PT值升高至17.9 s,符合抗凝要求值。查房时患者诉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体格检查无特殊异常,好转出院。

3)注射用药的溶剂选择

患者,女,36岁,因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4 h入院。体格检查示上腹深压痛,腹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明显减弱。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18.1 ×109/L,血淀粉酶 231 μg/L,尿淀粉酶729 μg/L。诊断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医师立即予抑酸、抗炎、补液等治疗,医嘱“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国产奥美拉唑钠40 mg静脉滴注,每分钟40滴”。药师指出,奥美拉唑钠在pH为8.8~9.2的环境中最稳定,而5%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5],厂家一般控制在4左右,远低于奥美拉唑钠的稳定环境。如果照医嘱配药,药液极可能变色[6-7],若患者及家属不理解,则可能产生纠纷。医师听从药师意见,改用pH一般为6左右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药,输注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4)正确使用药品

患者,男,56岁,以“肝硬化失代偿”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示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示腹腔大量积液。立即给予利尿、保肝等治疗,次日辅助检查示白蛋白17 g/L,主管医师开具20%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利尿。由于患者外出不在病房,护士将白蛋白取回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要输注时发现已被冰冻,急询临床药师化冻后还能否使用。

白蛋白注射液在冻融过程中可能发生聚集、沉淀等现象,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变性,不仅降低了效价,而且会产生可见或不可见的微粒,因此不能再使用。

5)给药方式

患者,男,47岁,因黑便3 d,呕血1 h急诊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中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中上腹压痛。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考虑消化性溃疡可能性大。医师欲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进口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40 mg静脉滴注抑酸、止血对症处理。药师指出,洛赛克粉针剂是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钠冻干粉,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且配有含稳定剂聚乙二醇4000的10 mL专用溶剂。药品说明书明确显示,这种冻干粉只能静脉注射,如将其置于大输液中静脉滴注,由于过度稀释,溶液pH会接近中性,从而导致活性成分降解,影响药效。医师听从药师意见,更改医嘱。

应注意的是,某些国产奥美拉唑针剂由于加工工艺差异,只能用于静脉滴注。如将其用于静脉注射,因稀释过少,其pH可达11,对局部的刺激加强,易引起静脉炎。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生产厂家的区别,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6)向患者宣传合理用药信息

患者,女,55岁,因中上腹疼痛反复3年余入院。入院后行胃镜检查提示疣状胃炎,行疣状胃炎电凝术。术后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1次 /d抑酸,甘草酸铋散1.0 g,3次/d保护胃黏膜。1周后医师查房时,患者仍诉腹痛症状明显。药师询问患者服药时间后,找到了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至少需要间隔2 h以上服用。因为质子泵抑制剂能阻断胃壁细胞微泌管膜上的质子泵,使氢离子排出受阻,口服后能迅速提高胃内pH,铋剂则需在胃酸作用下,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黏膜,保护溃疡面并发挥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两者同时口服,铋剂会因为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发挥有效功能。

7)注意知识更新

患者,男,57岁,因发现肝硬化6年,腹胀2周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13年。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腹腔积液,肝功能检查示白蛋白仅20 g/L,医师予静脉补充白蛋白。患者于入院后第4天出现胡言乱语、烦躁,经头颅MRI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后,考虑为肝性脑病。医师犹豫继续使用白蛋白是否会加重肝性脑病。药师认为,限制蛋白质食入与肝功能衰竭合并水肿时应用白蛋白并不矛盾。蛋白质饮食直接通过肠管吸收和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可产生大量的氨,且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一般为3~8 h,即蛋白质饮食后最长8 h内就可吸收完毕,造成血氨升高。静脉输入白蛋白则不一样,不会因为肠管细菌作用产生氨,同时没有了消化道内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白蛋白经静脉输入后其半衰期长达14~21 d,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血氨迅速升高[8]。且国内外指南均指出肝功能衰竭时可以使用白蛋白输入,肝性脑病并非其使用禁忌[9-10]。医师听从药师建议,继续使用白蛋白,患者精神症状并未加重。

3 结语

医药发展史证明,医与药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当今药学界的知识爆炸动摇了医与药的平衡关系,而临床药学却搭起了鹊桥,成了医药重新联姻的纽带。临床药师责任重大,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就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疗水平,使医院药学与临床密切结合,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1]熊 玮,欧阳净,陈勇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09,18(11):9-10.

[2]Edward L,Bradly IM.Antibioticsin acutepancreatitis:current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m J Surg,1989,158(5):472-477.

[3]Pederzoli P,Bassi C,Vesentini S,et al.A randomise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ofseptic complications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with imipenem[J].Surg Gynecol Obstet,1993,176(5):480-483.

[4]陈莲珍,杨 昕.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探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3):25-30.

[5]樊武良.有关葡萄糖注射液pH值及其它[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11):87-88.

[6]韦晓君,吕杨锦,王芝娇,等.不同配制方法对奥美拉唑钠制剂色泽稳定性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9,28(2):262-263.

[7]朱乐亭,韩 容,赵志刚.奥美拉唑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变色原因及对策[J].中国药房,2008,19(10):800.

[8]安友仲.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正确认识生理物质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1):1-4.

[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会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 053-1 056.

[10]沙文阁.肝昏迷患者能否应用人体白蛋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3):167.

猜你喜欢

奥美拉唑白蛋白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