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2010-02-05冯为民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养料蔺相如出场

冯为民(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冯为民(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而中学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则是古代典籍中的精品,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学好这些文言文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极为重要。高中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怎样才能确保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我以为极为重要的途径应该是:读译赏延,并举共进;整理积累,持之以恒;汲取养料,古为今用。

首先是读译赏延,并举共进。读,是传统也是行之有效的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不说书看百遍其义自见,就为了强调读的重要。读,实在是一把宝贵的获得真知的金钥匙。读的方法有多种,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变怕读为好读乐读以真正成为会读者。首先得培养预读的习惯,在课前能对照注释、提示认真读,用口用耳用眼用心,以分清句读,培养文言语感。再则强调尽量“熟读”,初读往往“不求甚解”,熟读则往往会“其义自见”“每有会意”,有时产生无师自通的悟性。读须强调理解,反对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才记得住,背得准,也才会用;只有理解了,才能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之境界。对那些古汉语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就深了,也就不会成为“之乎者也”的僵化者。

译就是翻译,重视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所学文言文中字、词、句是否真懂,如果不懂,或是不太懂,就会在对译时暴露出问题;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学生可能已理解了其意思,但要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感到为难,这说明对原文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语汇尚欠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够强。既要重视课前借助课文注释、字词典自译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要在课堂上强化译的训练,教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如“留沿用”“补省略”“换新词”“调语序”等,特别是文言文中的特殊语言现象的翻译法,如互文“分而见疑,合而见义”,译时必须前后“参互”,互相补充,以完整、正确地“见义”。译不但要重视笔译,而且要多训练口译,并注意及时纠正译中的误漏。文言文教学,还须重视鉴赏,只有重视了鉴赏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赏就是赏析,是在读通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的提升,赏应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多方面入手。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几乎无一不是有意为之,认真赏析这些名篇,能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以塑造高尚的人格,也能领悟到古人驾驭文字的杰出才能。赏析时应积极感知、联想和想象、领悟。

延就是迁移,延是为了巩固、加深。我们所学的文言文多为名家名篇,具有典范性,如果重视举一反三,重视参照、比较、归纳,将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形成。有时甚至需要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灵活地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力争在运用中越来越熟练,逐步形成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读译赏延四者必须并举共进,才能日日新,日更新,效果有保证,让学生的文言文的底子厚起来。

其次是整理积累,持之以恒。文言文学习的障碍很多,字词句篇多有不解之处,这不足为奇,毕竟文言文离我们的言语世界太遥远了,但语言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情感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因此学好文言文是每个有志者完全能做到的。如果学生注意把自己新学的文言文及时加以整理,重视文言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与培养,做到毫不懈怠,持之以恒,就会在长期的整理积累中产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较强能力。整理积累的方法也许不少,但我以为这里的《文言文阅读卡》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篇名 作者出处 阅读时间阅读用时 阅读方式 详/略阅读效果 好/一般/差文化常识内容概述重点字音一般字词重点字形新词理解一字多义特殊词句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重难点句子翻译成语典故名句赏析阅读感悟备注

这张表不仅要求对老师教过的文言文加以整理,注意积累,而且提倡对课外自读的文言文也要重视及时整理积累。从表中可看出,“言”一定要落到实处,如“重难点句子翻译”“成语典故”等,“文”则必须重在赏析和感悟。“名句赏析”既要求能从自身的理解视角来赏析,也鼓励参照或摘录名家的赏析。赏析要求显示个性,要言不烦。“阅读感悟”可多可少,可就整篇而言,也可就某一点生发。从实际效果看,只要按表上要求坚持不懈去做笔记,不仅能学好文言文,而且能提高思维品质,提升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会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再次是汲取养料,古为今用。学习文言文不应死记硬背,做书橱,而是应该汲取养料,古为今用,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使自己成为一名高度的文化自觉者。文言文中有取之不竭的养料,如果做有心人,不断汲取,就会受益终身。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很多,这些成语言简意赅,如《兰亭集序》一文,现在仍经常使用的成语就有近十个,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文言文中的行文技巧,有很多都具有不朽的经典意义,应该继承和发扬广大。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出

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出场,《指南录后序》中“我”的使北,都是通过烘托而成的,烛之武因佚之狐的推荐,蔺相如因缪贤的推荐,人物尚未出场已经让读者感到他们的不同寻常。烛之武出山是觉得郑亡己有不利,蔺相如是“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的,而文天祥是在“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的情形下“使北”的,三个人出场都有宏阔的历史背景,这样更能表现三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满腔的爱国情怀。而三个人的出场又不是雷同的,烛之武是先推后允,蔺相如是一请就出,文天祥是自告奋勇。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写人时可以充分借鉴的。

猜你喜欢

养料蔺相如出场
心灵是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还没出场,就已出局
将相和
让苦难成为艺术的养料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负荆请罪
瞒天过海
汲取课内外生活养料 带动生活化写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