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调控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0-01-20陈建雄张子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饥饿感肥胖症单纯性

潘 娱,童 娟,陈建雄,张子谦,姚 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 510120)

·针灸经络·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调控作用的临床观察

潘 娱,童 娟,陈建雄,张子谦,姚 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的试验方法将74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常规针治疗,对照组26例用安慰针治疗。两组均选用脐周十二穴及梁丘、足三里和阴陵泉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进食欲望、饥饿感、饱胀感、意愿进食欲望,设计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及胃液体残存率的变化。结果 ⑴治疗组BMI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液体残存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两组在治疗后胃液体残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两组治疗后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欲望V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饱胀感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欲望V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饱胀感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以调节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食欲以减轻患者体质量。

单纯性肥胖症;针刺;食欲调控;安慰针;梁丘;足三里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未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而是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的热量,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质量增加或脂肪分布异常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性肝硬化以及某些癌症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人口肥胖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2004年10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我国成人超质量率为22.80%,肥胖率为7.10%,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 000多万,由于超质量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以较大幅度增长[1]。减肥已变得刻不容缓,而目前减肥的方法有很多,取得疗效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为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减肥方法,笔者采用随机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法,以常规针灸针与安慰针对照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调控指标的影响,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纳入患者共74例,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 1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35.75±9.71)岁,平均病程(11.15±7.22)年;对照组男性 6例,女性 20例,平均年龄(35.81±8.61)岁,平均病程(11.46±8.47)年。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1版)》公布的肥胖标准[2]。(1)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2)依据体质指数 BMI=体质量(kg)/身高2(m2) 评估肥胖,18≤BMI<24 为正常,24≤BMI<27 为超质量,BMI≥27 为肥胖。

1.2.2 纳入标准(1)年龄在 18~60岁之间;(2)BMI≥27 kg/m2且经专科医生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3)近2月以来未接受过其他减肥的治疗。

1.2.3 排除标准(1)患有影响精神、神经系统疾患,例如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2)有内分泌或代谢紊乱方面的疾病,如下丘脑病,垂体病,胰岛病等疾病;(3)合并心血管、造血系统、肿瘤等严重原发或继发疾病;(4)妊娠或哺乳期内的妇女;(5)近2年内曾服用类固醇类药物的患者。

1.3 试验方法

1.3.1 饮食要求 受试患者接受合理的饮食指导,要求女性患者每日进食量不多于1 500 kcal,男性患者每日进食量不多于1 800 kcal。

1.3.2 取穴 以肚脐为中心上、下、左、右各旁开2寸、4寸的部位取8个穴位(天枢、大横、中脘、下脘、石门、中极等),以肚脐为中心旁开3寸的部位围着脐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取45°之4个穴位(太乙、大巨),针尖均斜向脐位。另取经穴梁丘(双侧)、足三里(单侧)和阴陵泉(单侧),其中足三里与阴陵泉隔次交替使用。

1.3.3 针具选择 常规针灸针与安慰针均来自于韩国的Dongbang Acupuncture公司。常规针灸针用于治疗组,安慰针用于对照组。

1.3.4 针刺方法 治疗组:在以上所选穴位上,常规消毒后,将外面附有塑料管套及固定底座用以遮挡患者视线的常规针灸针刺入皮下,深度以得气为标准,得气后,对针进行左右约360°的捻转刺激,留针30 min,在中间10、20、30 min出针前,均对针进行左右约360°的捻转刺激。出针时,先拔出针,迅速将针放入一个有遮盖的容器内,然后再去掉塑料管套及固定底座,最后用消毒棉签适当按压。对照组:安慰针外表与治疗组用针一致,区别在于针尖钝平,在皮肤上着力后,针身可滑入针柄,其针刺方法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隔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治疗。

1.4 观察指标

(1)BMI 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2)胃液体残存率 运用实时B超显像法,在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快速饮牛奶后即时,0.5 h,1 h共4次的胃窦前后径最大值,计算0.5 h及1 h胃液体残存率;(3)VAS量表由患者按表中说明自行填写。观察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后的食欲情况:进食欲望、饥饿感、饱胀感、意愿进食数量分值。症状越重,分值越高(参照加拿大的E Doucet等人[3]设计的量表修改而成)。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全部数据以“±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比较(±s,kg/m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比较(±s,kg/m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8 30.42±2.58 26.58±2.65*△对照组 26 31.16±2.96 31.01±2.9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位时间内胃液体残存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0.5、1 h胃液体残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治疗后0.5、1 h的胃液体残存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0.5、1 h胃液体残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体残存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体残存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0.5 h残存率 1 h残存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8 52.79±11.58 64.27±9.42*△ 29.62±11.58 44.11±10.44*△对照组 26 53.60±8.90 57.29±12.12 32.95±11.47 36.00±13.97组别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情况VAS分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数量的分值都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分值较对照组低,其中饱胀感分值在治疗后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n 进食欲望 饥饿感 饱胀感 意愿进食数量治疗组 48 治疗前 5.72±2.17 5.04±2.01 4.70±2.25 5.74±2.13治疗后 3.65±1.49*△ 3.54±1.87*△ 5.03±2.22 3.19±1.63*△对照组 26 治疗前 5.43±1.94 4.98±2.54 4.56±2.41 5.23±2.14治疗后 4.58±2.06 4.56±2.29 4.55±2.21 4.62±1.47

3 讨论

从中医学五脏的功能来看,食物的纳入和运化,莫过于脾胃二脏。中医学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为人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学对脾胃在能量代谢作用方面的基本认识。谷食经胃肠消化吸收后,在脾的运化作用下,将其精微转输至身体各个部位,濡养四肢筋骨以及全身脏器。而年老体衰,过食甘肥,缺乏运动,情志过极等皆能导致脾胃损伤,以致水湿及水谷运化失司,痰瘀湿浊生成而停留体内,日渐形成肥胖。肥胖之后又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纳化更加受损,从而进一步加重肥胖。本试验中取穴,脐周十二穴分属任脉、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其中中脘、下脘、石门、中极属任脉,具有调畅任脉,和畅胃气,理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湿、通调肠胃、疏导阳明经气的功能,且有报道表明人体的脐周是一个生物全息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和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当深刺腹部穴位时,会刺激腹腔内脏神经及其周围的组织而引起相应的内脏系统的应激反应,对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全身的变化[4]。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其具有较强的补益脾胃、助运消滞之功。阴陵泉具有利水减肥的作用,常用作化湿利水之要穴,《百症赋》有“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之说。脾胃二经配合任脉的辨证运用,使得各穴互为表里,脉气相通,生理功能相辅相成,起到健脾调胃的减肥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学之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系统的综合功能单位。脾虚是以消化系统机能障碍为主,涉及多器官系统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理过程。中医学之脾不仅维系着人体摄入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类、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等的代谢,还涉及到各组织、器官以至细胞的能量代谢、结构更新和功能运作,故认为物质代谢紊乱可能是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的具体表现[5]。

肥胖的发生可能与胃排空过速或胃动力亢进有关,肥胖病人胃排空加快可能与过多的进食及肥胖的形成有关,胃排空过快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短,由胃内食物引起的负反馈饱胀感信号很快变弱,从而引发饥饿感,导致进餐间隙变短,进餐次数增加及能量过剩。本试验所采用的实时B超显像法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0.5 h及1 h胃液体残存率,均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液体残存率较对照组提高,表明了通过针刺穴位效应,一定程度上减慢胃排空,控制了患者的食欲,从而达到减质量的目的。

本试验还通过设计VAS量表对进食欲望、饥饿感、饱胀感、意愿进食数量进行评估,使针刺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更全面、更客观,可以全面的评价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食欲状态。这对评价各种减肥方法的副作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数量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饱胀感分值较对照组却无明显差异,即患者在控制食量、减轻饥饿感的同时,饱胀感并无相应增强,表明针刺并未影响患者的饱胀感觉,而是通过抑制食欲、减少食量、消除饥饿感的作用,同时减慢胃排空速率,起到减肥的作用。

本试验结果提示:针刺疗法可以通过减慢胃排空来控制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食欲,减轻患者体质量,从而说明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食欲具有调控作用,对其中多项机制的揭示,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及探讨。

[1]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C].200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2.

[3]Doucet E,Imbeault P,St-Pierre S.Appetite after weight loss by energy restriction and a low-fat diet-exercise follow-u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00,(24):908.

[4]夏 敏,周 钰,卜崇桀.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7(40):67.

[5]李锡杰,刘志龙.论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J].中医药导报.2006,4(12):9-10.

Clinical study on regulation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appetite in obesity patients

PAN Yu,TONG Juan,CHEN Jian-xiong,ZANG Zi-qian,YAO Hong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12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appetite in obesity patients.Methods74 obesi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group A,n=48)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B,n=26)with acupuncture placebo therapy.The points of 12 acu-points around umbilicus,Liangqiu,Zusanli and Yinlinquan in both groups were used,three times per week,12 times in one course.The BMI,appetite,hungry sensation,fullness sensation and desire eating,the VAS was designed for scoresandmeasuringgastricliquid.Results①TheBMIobviouslydeclinedingroup A,compared with group B,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②The survival rate of gastric liquid obviously enhanced in group A,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group B (P<0.01). ③The VAS scores ofdesire to eat,hungerand prospective food consump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fullness differences of VAS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no significant(P>0.05),and the VAS differences of appetite,hungry sensation,fullness sensation and desire eat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A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therapy can lose weight by regulating to appetite for obesity patients.

obesity;acupuncture therapy;appetite regulation;placebo acupuncture;point Liangqiu;point Zusanli

R246.1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0.11.022.065.03

2010-05-13

广东省社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B35601014)。

潘 娱(1983-),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姚 红,女,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hnyaohong@yahoo.com.cn。

(本文编辑 徐爱良)

猜你喜欢

饥饿感肥胖症单纯性
为啥晚上吃得越多,第二天早上越饿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饥饿感”意味着什么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症新基因
罗非鱼肥胖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