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蟾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0-01-07徐国兴王婷婷谢茂松

海峡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华蟾素徐国超微结构

何 青 徐国兴 王婷婷 谢茂松



华蟾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何 青1,2徐国兴1,2王婷婷1,2谢茂松1,2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心 2.福建省眼科研究所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均施行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术,N组施行正常手术,a组、b组、c组分别在中央前囊膜截除后在周边前囊膜和皮质之间注入含0.1 mg·L-1、0.2 mg·L-1、0.3 mg·L-1华蟾素的平衡液0.2mL,5分钟后用不含药液的平衡液水分离。术后第90天,4组实验兔处死后周边前囊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周边前囊膜电镜检查示N组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功能活跃状态;a、b、c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现凋亡改变。结论:通过囊袋内单剂量给药的方式,0.1 mg·L-1、0.2 mg·L-1、0.3 mg·L-1的华蟾素诱导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华蟾素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超微结构

华蟾素(Cinobufotalin)为纱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 stictus 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溃坚等作用,已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本研究通过囊袋内单剂量给药的方式,观察华蟾素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

穿刺刀、双韧刀、隧道刀均为美国Sharpoint公司生产;手术显微镜(Zeiss 200P)为德国生产;透射电子显微镜(Hu—12A)为日本生产;所有手术器械均高温高压消毒。

1.2 实验动物及手术方法

健康普通级新西兰白兔40只,体重2.54±0.32kg,雌雄不限,屈光间质透明,裂隙灯检查排除眼前节病变,散瞳间接眼底镜排除玻璃体、眼底病变,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新西兰白兔称重,20%乌拉坦1.0g/kg耳缘静脉内注射全身麻醉后右眼行常规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左眼不予任何处理,按随机表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N组为正常平衡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日本)水分离处理组,a组为含0.1 mg·L-1华蟾素的平衡液水分离处理组,b组为含0.2 mg·L-1华蟾素的平衡液水分离处理组,c组为含0.3 mg·L-1华蟾素的平衡液水分离处理组(华蟾素注射液:批号060228-1, 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组织取材及标本处理

术后第90天,4组实验兔用消毒空气致死,迅速摘除眼球,周边后囊膜3%戊二醛-1.5%多聚甲醛-0.1M PBS (pH 7.2) 4℃ 固定24h后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2 结果

周边前囊膜电镜检查结果:

N组:体积较大,外形不规则,核内染色质以常染色质为主,细胞浆内见较多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功能活跃状态,这种细胞三五成群聚集(见图1、图2)。

a、b、c组:部分晶状体上皮上皮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器较少,染色质靠边聚集,细胞呈现凋亡状态(见图3),部分细胞胞浆内出现线粒体和内质网扩张、破裂、细胞质崩解等继发性坏死的形态改变(见图4)。

图1 (×4800)

图2 (×4800)

图3 (×6000)

图4 (×4800)

3 讨论

组织病理学已证实白内障术后残留的LECs在囊膜上转分化、增生、移行,产生胶原,是发生后囊膜混浊的主要原因[2,3],因此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或抑制晶状体上皮转分化的药物能有效预防PCO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0.1 mg·L-1、0.2mg·L-1及0.3mg·L-1浓度的华蟾素囊袋内单剂量给药能使手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

防治后发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4],该研究提示通过囊戴内单剂量给药的方式,一定浓度的华蟾素能通过诱导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附录26.

[2] 徐国兴,胡建章,郑卫东,等.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7):411-414.

[3] 徐国兴,胡建章,王婷婷,等.热休克蛋白-70在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眼视光学杂志,2003,5(2):72-74.

[4] Marcantonio JM,Vrensen GF. Cell biology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J].Eye,1999;13(3B):484-488.

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重点课题(基金编号:wzzb0606)、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发展基金课题(基金编号:2006-js6033)。

徐国兴,zjfmuxgx@pub5.fz.fj.cn。

猜你喜欢

华蟾素徐国超微结构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n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Nb2CTx MXenes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Professor YANG Yu-fei's Experience on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Study 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 with rectangular electrodes*
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