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教材“Project”和“Did you know?”

2009-12-29陈凤霞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板块笔者教材

陈凤霞

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从2002年开始实施。教材中的“Project”和“Did you know?”板块被安排在单元教材第三课“Lets go further”拓展学习课中,属于探究性学习环节。设计的任务和活动紧扣单元的学习话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既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口头表达和阅读写作技能方面,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容量较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有些教师仅仅将这两板块的内容作简单介绍,轻轻带过,甚至把它们作为学生课外自学的材料。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如何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利用这两个板块,充分发掘和有效拓展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

这两个板块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型语言材料和活动,材料题材多样。“Project”板块有写作类:书写信件、故事、填写表格、创作电视节目、设计时刻表、制定旅行计划等;语言表达类:人物采访、故事讲述、口头报告等;另外还有情景活动类、自主探究类等。“Did you know?”板块则提供相关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展英语文化知识和书面表达能力。它们设计上共有的特点是文化性、思想性、时代性和探究性。

一、话题引领,自主探究,拓展读与写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知道,单单靠教材语篇的阅读是不够的,会限制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发展。笔者觉得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里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拓展,应充分利用“Project”和“Did you know?”板块内提供的具有鲜明话题特点的阅读材料和信息,因势利导,拓展学生的主题阅读。以六年级上册Book 7 Module 2 Unit 9 为例,此单元的话题是如何邀请友人参加某项活动。“Project”内容为:Fill in the invitation card from Janet to Sally.笔者结合此话题,先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调动他们对这节课的阅读兴趣:“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arty with your good friends? Who would you like to invite? What foods and drinks would you like to take? Then how to invite your friends?”逐步引出“Can you help Sally write an invitation?”的学习任务,接着通过填写邀请卡的练习,引导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知识和句型进行巩固和归纳,旨在为语言的运用和完成写作任务做铺垫。然后提出阅读和写作的任务:“Design a poster for a party! Before i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other countriesparties?”由此引入“Did you know?”板块的短文阅读“Some facts about parties in foreign countries”。在阅读中,学生丰富了文化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通过对各国独特的party文化和活动的阅读了解,启发学生设计一个中国式的party,并仿照“Project”中的邀请函的写作方式和格式,完成写作任务。这样,通过话题引领、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实现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和写作的指导。

二、从说入手,以说带写

“Project”和“Did you know?”板块紧扣单元的话题设计,进行一项或完成一个任务,即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通常这也是一项语言交际任务,如调查访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活动设计和故事讨论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伙伴活动和小组活动获得说语言的机会。以四年级下册Unit 6 “Project”为例,此单元涉及“Hobbies”,教材提供了一本“Hobby Book By Mary”的Mary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画册。笔者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话题,复习三种表达爱好的句型:I like+ ving./ I am playing .../ I enjoy+ving.提问:“What is Mary doing in these picture?”学生回答:“She is swimming. She is playing badminton. She is reading. Does she like them? Does she enjoy swimming/ badminton/ reading?”通过小组互动的语言活动,笔者从他们的谈话中,归纳出要点:一般现在时的构成结构和动词like doing /enjoy doing的用法。紧接着,笔者提出运用主要句型与不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喜好,听的同学要肯定或纠正对方的表达。下一步,笔者提出阅读“Did you know?”内容,了解各国同龄人的喜好运动。在口头上进行充分的说的操练后,笔者布置学生设计一本介绍个人喜好活动的画册,并在收集完作品后,进行校内展览、评比,将优秀作品投稿到《现代中小学生报》。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口头操练中,可及时发现错误,为笔头练习扫清障碍,大大提高写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三、从读入手,以读拓写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写作的必经渠道和重要方法,只有通过成功而有效的输入,才能激活和拓展学生写作的输出。在五六年级“Did you know?”板块中,提供了许多可供学生仿写的优秀例文。以五年级下册Module 5 “Eating Habits”的“Did you know?”板块为例,此文提供了广州和伦敦两个城市孩子们的一日三餐时间和饮食习惯的信息。笔者先以问题导读全文:How many meals do Guangzhou pupils eat every day? Do London children have three meals a day? When do Guangzhou pupils have three meals? Do people have tea break time in London? What do we call? What about Guangzhou children?Do they have tea break? What do they have?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和广州小学生的课间餐的意义,掌握了全文主旨,通过概括内容,提炼出写作架构。接着,笔者提出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和家人的饮食习惯,可先仿照阅读短文的结构,创建自己或家人的“Eating habit”的“Mind Map”,以此思路结构来展开写作。如:

四、几点建议

1.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Project”和“Did you know?”进行读写任务的适当扩充、延伸或置换、删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应注意阅读和写作活动的明确的目的性、可操作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强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来完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阅读和写作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板块的内容具有鲜明的跨文化色彩,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加强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3. 教师不可忽视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采用的激励手段。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如最佳书写、最佳创意、最佳美工、最佳作品、最佳表现奖、最佳分工合作奖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作品展示,在每个班创建一个英语“Project”展示角,专门展示学生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另外,可建议学生相互交换写作作品阅读,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同时也扩充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板块笔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老师,别走……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