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在课堂,却要怀念板书

2009-12-29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黑板板书老师

徐 洁

话题:板书

□身在课堂,却要怀念板书

□板书,传统艺术的当代魅力

□运用板书板画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课堂板书研究

导语

板书是最基本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颖的板书简洁、形象,或者还带有色彩,符合审美情趣。板书的作用很多,如: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意图,规范教师的讲授思维,对知识的重点作精要总结,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作注解,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理解教材,让学生做笔记等。语文板书学专家王松泉教授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

连续听了五节课,竟然没有一位讲课教师动用黑板。多媒体则独领风骚,声、光、电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课堂上的怪现象,不由得引起了我对板书的怀念。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度过的,那时,老师用的黑板是用锅底灰涂黑的,老师手中的粉笔头用到捏不住了才肯放弃。没有蜡纸,更没有油印、复印、打印等设备,也没有任何电器设施。教师在课堂上可用的工具有限,黑板就承担了极重要的作用。作业和考试题全靠抄写在黑板上,老师写了一黑板又一黑板,全然不顾累得腰酸背疼。由于不断地写,不断地擦,教师和前排学生的头上、身上都落了一层层白色的粉笔末,黑板的凹槽里积满了粉笔灰。那时黑板的质量不好,而且长期使用已经发白,反光很厉害。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在座位上努力抄写的景象异常清晰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曾经讲过很多公开课,板书是每一次讲课前的必备内容,受过其苦,也得过其乐。在黑板上写什么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布置这些文字、图表都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煞费苦心,而且每次都要跑到教室里在黑板上实练。书写板书的过程,就是推敲思维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设计是紧扣教学目标的,是一堂课的精华。除了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是反复斟酌过的,还另外想些主意,记得为了强调黑板上的某个地方重要,就拿教鞭使劲往黑板上一磕,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感觉创造了课堂上的一个亮点。

有时板书用图表或简笔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材理解得更透彻。如: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学生觉得很有趣。

在板书时可故意写错字。比如:写《中国石拱桥》的板书时,故意将作者的名字茅以升的“茅”字少写一笔,学生议论纷纷,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也开始仔细观察。趁此机会,教师请同学们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的字最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实践中发现,一个中学毕业生的钢笔字中往往带有任课老师的字型特征。教师板书时可尽量经常变化字体,如仿宋体、楷书、魏碑体、隶书等,教师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会极认真地看,有的还会模仿。汉字的奥妙无穷不仅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练书法的兴趣。“字如人面”,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美化教师的形象,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敬。魏巍《我的老师》中写到:“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学生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这么细小的动作都急于模仿,表明学生对教师是多么崇敬。

有时让学生上台亲自板书,学生争先恐后,踊跃举手。教师有时故意将难写、易错的地方请同学去填空,提高学生发现、改正错误的能力。

板书设计的确是一门艺术,那些精妙的板书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无奈的是,如今身在课堂,却要怀念板书!

猜你喜欢

黑板板书老师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