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进展与启示

2009-12-25张向达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国外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李 宏 张向达

[摘要]国外对矿产资源的经济研究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其间随着对矿产资源稀缺性和相关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及技术发展,已大致经历了矿产资源经济作用与价值、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和定价、矿产资源产权与管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矿产资源经济的各种研究基本都体现了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研究进展值得我们予以关注,研究方法和技术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国外;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9)05-0081-04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可以说相当久远,例如早在远古时代就懂得打磨石块来作为捕猎工具,奴隶社会便能够制造青铜器具,封建社会已开始普遍使用铁器。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类更是逐渐广泛地利用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然而,现代的国内外有关矿产资源的研究,主要始于对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产的开采与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并大致经历了对矿产资源经济作用与价值、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和定价、矿产资源产权等问题的研究,最后到近年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的发展进程。

一、矿产资源经济的早期研究

1,矿产资源产品的有效生产与消费需求的满足

矿产资源经济的较早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并且从当时的研究主题和讨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所主要关注的,还只是如何有效组织生产和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的问题。如在1914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L.C.Gray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保护的经济可行性》的论文,探讨了对以矿产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经济条件问题,并指出了科学探索已经把人们从仍有未被发现的巨额资源财富的美梦中唤醒。1921年,时任美国煤炭销售协会常务董事的George H.Cushing在第33次经济学年会提交了一篇题为《煤炭销售》的论文,通过列举1918年有关生产数据,讨论了美国煤炭的生产与销售问题。192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John E.Orchard提出了矿产地租金问题,认为自李嘉图以来经济学家们将租金理论仅仅用于农业用地和城市土地的分析,而通常都较少提及或者干脆忽略矿产和森林土地的租金问题。JohnE.Orchard基于租金分析了矿产资源所有权国有化以及如果允许自由开采,对政府、土地所有者、消费者以及工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影响问题。

2,资源经济学的诞生与矿产经济研究的正式开端

资源经济学的诞生为矿产经济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31年美国统计学家Harold Hotelling,同时也是数学家兼经济学家,发表了《可耗竭资源的经济学》一文,提出并探讨了完全竞争以及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可耗竭资源的最优利用问题,指出如果要使不可再生资源的社会价值达到最大,该资源的净价格或者所有权价值应该以社会效益贴现率同样的比率上升,此即为著名“霍特林效率法则”。该文后来被视为资源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与此同时,H.F.Bain(1933)等人在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赞助下出版了《矿产经济学》一书,应该可以视为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较为正式的开端。尽管该书偏重于技术分析和矿产资源的物理特性,对于潜在的经济影响分析尚不透彻,但在吸引经济学界的注意方面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JosephE.Pogue,1933)。尤其是该书强调了采掘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且作为作者之一的J.R.Finlay在书中明确提出了“矿产所有权的未来价值”(“The Future Value 0f Mineral Property”)问题,该书也对关税和矿产税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符合我们对早期研究看法的是,该书仍然强调生产成本和人均产出是矿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总体来说,该项研究还是给出了矿产经济领域的一个有意义的框架(JosephE.Pogue,1933)。

二、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囿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尚未真正考虑矿产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但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经济危机以及二战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后,随着社会生产与消费对矿产资源消耗量的不断增长,西方国家普遍开始认识到,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可耗竭资源(ExhaustibleResources)使得生产与发展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与现实需要相对应,战后初期直到80年代,是整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时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矿产资源经济研究也得以快速发展和不断向前推进。

1,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逐步兴起

1955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Orrisc.Herfindahl在《土地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矿产经济学若干基本原理》一文,指出早期研究包含了一个不真实的假定,即假定所有矿产储量都已经被发现,而一旦考虑到投入一定成本更多的矿产资源将被找到,就不得不思考采掘工业以及企业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OrrisC.Herfindahl讨论了竞争性的矿业企业和采掘工业以及矿产税收问题,认为隐藏在产出水平以及开采率背后的主要变量是需求、开采成本、规模效应、贴现率以及平均开采规模等。JamesM.Henderson(1955、1956)则较早对煤炭工业的效率和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使用1947—1951年有关煤炭需求、煤炭储量、开采能力以及煤炭运输的单位成本等数据,通过建立完全竞争的短期模型计算了煤炭工业的有效产出,以实际产出与有效产出的偏差对效率进行了衡量,并认为所有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共同负担了无效率的成本。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确比早期研究更为深入了,并且建立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的研究方法也有了较大发展。

2,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全面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自然资源消耗甚至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罗马俱乐部有关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引发了“增长极限”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和积极响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在这种对于严酷的现实进行反思的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John M.Hartwick(1978)探讨了可耗竭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并于1997年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Hartwick规则”。英国学者P.Dasgupta和G.M.Heal(1979)合作完成的《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将可枯竭资源作为一种资产,放在时间系列中加以动态优化分析,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

性文献。

这一时期的矿产经济研究相关文献也逐步增多,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矿产资源市场与定价、矿产开采权以及矿产资源租金与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如美国田纳西大学的Alan Schlottmann和Robert L.Spore(1976)以阿巴拉契亚地区电煤的平均和边际成本估计为例,对表层矿产开垦的经济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并不是很高,而对于地下矿产的开采则应当就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的政策分析。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S.Pindyck(1977)研究了国际矾土市场的市场结构稳定性和卡特尔定价的问题。DonaldL.Uchtmann(1977)以煤炭为例讨论了矿产开采权的出租与出售以及限价问题,提出了存在未开采矿产质量的控制、高度分散矿产的所有者的识别、私人控制土地的传统的力量以及反托拉斯问题等制约因素。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J.Gilbert(1978)则研究了可耗竭资源市场上主导企业的定价政策与战略及其影响问题。Keith F.Palmer(1980)以发展中国家的矿产税收政策为例对资源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国外风险资本进入采矿业,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矿产税收体系以获取最大份额的资源租金。Robert L.Curry,Jr(1984)也以赞比亚1970年代给予跨国矿产公司的税收优惠为例,提出获取矿产收入支撑经济发展的问题。Kenneth R.Stollery(1987)以加拿大铜矿产业为例,较早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矿产资源管理问题。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1,矿产资源经济、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日益发展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对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矿产资源定价与管理以及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等问题的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如:

Richard M.Auty(1993)通过对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资源丰裕并没有导致经济快速增长,反而是落后于资源匮乏国家的增长速度,这就是有名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概念的来源。此后其他学者的研究大多验证了这一现象(如Sachs、Warns,1995)。Raymond F.Mikesell(1994)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于矿产资源,认为通过节省税收及每年再投入与矿产品年净收入现值等价的投资量,可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从而说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通过有效措施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如Jeffrey A.Krautkraemer(1998)在Ho-telling(1931)的研究基础之上,对Hotelling的模型进行了扩展,再次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进行了研究。

由于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进行矿产资源的管理问题始终受到关注,差别只是提出问题的方式、层次和角度的不同。如Graham A.Davis(1996)对矿产资源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矿产资源交易总是通过市场价格而非折现的收入流,主要是由于折现的收入流,不能够包含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资产管理所带来的价值。Graham A.Davis通过分析最优资产管理“选择费用”,发现它能够解释市场价格与折现收入流之间的差距,并能够使得矿产资源总价值增加3%。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当然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影响,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例如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丰富矿产资源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财富,而是由于利益驱动的贪婪开采带来了贫穷、失业以及环境污染等种种痛苦。

2,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矿产资源经济研究

进入21世纪的近十年以来,前述研究各种主题仍然持续,如R.K.Amankwah(2003)对加纳的小规模的黄金和钻石矿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意大利的Ugo Bardi(2005)以石油和化石燃料生产为例,建立矿产资源经济模型对生产曲线的形状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由于搜索策略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存在,不可更新资源的生产曲线可能是非对称的,并且末端更为陡峭。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内近年讨论较多的矿产资源定价研究,在国外则较少以单一主题的形式出现,而多是被置于矿产资源市场以及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如Gregory M.Ellis和Robert Halvomen(2002)对不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市场支配力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价格大大超过了边际市场成本,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市场支配力而非资源的使用者成本。

同时,随着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事实上的不可分性,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视角也得以进一步地拓展,并逐渐被纳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框架之中。如英国工程学学者Adisa Azapagic(2004)认为矿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的可持续性的挑战,并研究构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包括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以及综合指标;南斯拉夫的Damjan Krajnc和Peter Glavic(2005)也建立了类似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型,并对复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在企业层面决策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英国学者Gavin M.Hilson(2006)则认为矿业产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分解为环境管理系统(En~mnmem Management system)、矿业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矿业生态(Industry Entironment)等,并认为矿产虽为不可再生资源但矿业并非是不可持续的;澳大利亚学者Gavin M.Mudd(2007)在对矿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研究了金矿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水和能源消费、有毒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残渣处理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的矿产经济研究无论是对于矿产品可持续生产与利用本身,还是矿产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都体现了渐趋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启示与借鉴

通过对国外矿产经济研究进程的简单梳理和思考,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矿产资源经济研究和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在于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其经济价值则根缘于矿产资源所具有的生产性和稀缺性。国外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进程,是随着对矿产资源稀缺性和相关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推进的,这可以说是矿产资源经济研究必须服从的客观规律。

第二,国内外在矿产所有权界定和行使等诸多方面与我们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国内受到更多关注的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核算和定价以及矿业权市场问题,在国外则主要为基于市场结构和定价策略的研究所替代。在研究和借鉴国外成果时必须注意到社会经济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差别。

第三,从发展趋势上看,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各个部分,最终都将统一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相对而言是一个终极目标,无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定价,还是矿产资源产权以及环境保护,最终都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长期社会福利总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国外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宁夏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从供给与需求看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