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建

2009-12-21边叶宏

唯实 2009年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多元文化话语权

边叶宏

摘要: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本真写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多元文化这一新的生存境遇中,由于传统节日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变化、西方社会文化霸权的强势推行,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出话语权逐渐减弱的异态走向。因此,在节日法定之后要创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时代张力、民族个性、世界品格,以此重建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国的话语权威,使其得以有效地传承。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65—04

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写照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它是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感,联结民族共同记忆的文化纽带;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也随之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可以说,文化多元化已是当今世界文化领域的显著特征,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面临着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尴尬局面,构建节日文化话语权成了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威,释放本国传统节日之异彩,处理好本土节日文化与外来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异态走向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在本土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其话语权威日趋减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异态走向。一方面,随着节假日法定政策的实施,保护本土节日文化的觉悟虽有所增强,但传统节日文化仍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外来节日文化浸染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并呈扩大趋势。

随着传统节日日益式微,在社会人士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吁下,政府出台了节假日法定这一重大举措。该提议的实施表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增强,以往以民间各种活动形式加以传承的节日被纳入到制度保护的层面。它为我们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存在着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模糊、认同感不强等现象,使节日法定这一外部推动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意识层面讲,传统节日文化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因而即使有了固定的节假日,但对一部分人而言无非是多了几个休息日,节日法定在引导民众加强节日认同感、传承节日文化方面的功效显得微弱。目前,许多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度依旧持续走高,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度虽然随着节目法定政策的实施有所提升,但传统节日文化的主导地位依然受到严峻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要真正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牢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它使各国文化在互动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发展中也催生了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文化效应。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本国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以各种途径渗透到别国,以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现在,文化霸权主义在节日文化方面也开拓了浸染别国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正如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随着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不断地推广、盛行,它越来越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它使作为我国主流节日文化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挤压,走向了边缘的地位,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根源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异态走向的原因主要可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从国内角度讲,最根本的是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根基发生裂变,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调试功效微弱。中国的传统节日发端于以自然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岁时节令之上,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了变化,而其当代性调试功效比较微弱,因而难以顺利实现适应当代生活的过渡。主要表现为:

首先,节日内涵的苍白化。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宗法文化、原始观念文化等的承载体,是一定时期内文化特征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传统节日生成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节日的内涵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中日益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节日形式的粗陋化。“任何一种或一个民俗事物和现象,都是经由人们相应的表现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作为民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节日的形式,或者说,节日符号是节日文化的承载体,它使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接触来体会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行为活动在传承中日趋形式化、简单化,节日形式也过多地停留在物化层面,缺乏精神涵养。这使传统节日在现代人中出现了解读的困难,造成节日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最后,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伴随着节日内涵的苍白化、节日形式的粗陋化,出现了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其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向心力不足,节日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模糊,最终将造成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动摇,乃至分崩离析。

从国际角度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的主权斗争日益转向了文化领域的斗争与较量,文化霸权也成了西方社会一些国家在主权斗争中所推行的一个新战略。可以说,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文化霸权现象是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外部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根本上就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的新的文化整合过程,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设计中瓦解任何一种保持自身特殊努力的文化自足体,进而完成对于世界文化前景的‘普遍化构造。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由缪赛尔·亨廷顿宣扬的‘普世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文化趋同化和殖民化的新境遇。

现阶段,我们的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

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他们凭着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争夺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别国传输自身的意识形态,意图使其文化传统成为世界性的传统,使世界的文化趋同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文化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节日文化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力浸染下易被西化,难以坚守本土的文化个性,以至丧失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最终导致节日文化话语权的丢失。

三、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路径探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关系到节日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坚守文化个性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有效路径,使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

1,实现制度层面到意识层面的升华,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基本前提。国家实行节日法定的政策通过外部引导来繁荣传统节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的传承由制度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确立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以内部改造作为节日传承的强大基石。从根本上将节日文化的根基载人人们的心中,这也是重建话语权威的重中之重。

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渗透,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首先需要我们确认自身的节日文化身份,找到节日文化的民族归属感。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提到:“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只有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我们才不至于在多元文化摩擦中迷失自我。创生传统节日内在合法性最重要的是增强节日文化的认同感,使节日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活动。“既然历史是认同的话语,谁‘拥有或占有过去的问题就是一个谁拥有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识别他或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因而,我们要注重节日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让社会大众从根本上认识、理解并认同本土的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面前依然坚守本土的节日文化传统,使人们能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找到民族身份和民族归属感。

2,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张力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条件。“现在传统节日遭遇的问题是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契合度不高。”目前,传统节日文化要重建话语权,就必须赋予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元素,赋予节日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

一方面,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化的困境,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如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一首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这里体现了“精忠”的文化精神,它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仍具现实意义。再如,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象征着团圆”。其中,可挖掘出人们崇尚“和”与“美”的精神,这与我国完成祖国统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又具有相通性。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社会特质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将更具生命力。

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即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需要打造传统节目的当代符号品牌,创造出节日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以此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

3,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道路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突显,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流失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继续走低的局面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

对此,一方面,要适当地提升文化免疫系统,牢固节日文化的根基。这里所说的文化免疫是指“本土文化在面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文化渗透、入侵、感染等威胁的情况下,通过基于个体或群体的应答机制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它通过识别‘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成分,排斥进入本土的可能存在的文化威胁和本土范围内产生的不良文化倾向,以维持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延续本土节日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牢固文化的根基,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彰显本土文化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要突显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释放中国节日文化的异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传统节日在主流方面,体现了以自然为取向,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即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记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这种文化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节日文化不断演进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在全球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以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充分把握文化的主动权,坚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

4,实现本土与异质节日文化的和谐对话,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性品格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话语权的客观需要。在多种文化并存的时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处于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每一种文化都是该文化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当今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传统文化“只有融入世界文化互动之中并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才能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与自主,才能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思想原创和文化精品,而不只是对古代话语的脚注和西方话语的复述。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山,而是流淌的河”。在对待文化的态度方面,也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的:“有些传统是值得保护的,它们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有些传统则必须改变,以适应飞速变化前进的世界。有些东西在本土传统中产生不了,必须从外面移植进来。”因此,只有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互动,传统文化才能创生出新的文化品质。

所以,在处理本土节日文化与异质节日文化的问题时,我们在坚持本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的同时,要与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强调家族性、封闭性、等级性等特点不同,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多地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等,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充分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某些空白。因而,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任意否定,而是要与之进行互动,吸收其能优化本土节日文化的元素,为本土节日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既坚持了民族个性又创生了世界品格,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牢固了传统节日文化在本国的话语权,而且也为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多元文化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