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09-12-11

商情 2009年27期
关键词:影响能力数学

陆 义

[摘要]数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学科,既是人类一切优秀品质继承的基础,又是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承数学教学的丰硕成果,发展学生的诸多能力,要远比这种仅对知识技能的继承丰富得多。因此,以数学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共同认识。

[关键词]数学 延续 能力 影响

一、引言

我们知道能力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条件,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力只能在活动中形成。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运用公式解答了几道题,而且还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获取的水平和策略运用体现。本文拟结合中学数学教学谈谈以下几方面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更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提问中自觉进入学习者的角色,参入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首先,悬念中创设问题情境。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有效的提问也应该是在能激起他的爱好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其次,特征中情境的创设。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及心理特征,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重力轻易分散。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好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自己的提问能力。诚然,知识是开发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问题的产生。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应该是一举几得。

三、数学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简单、机械,他们认为学习数学与有文科一样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又有受理科特点的影响,有畏难情绪,认为学习数学很烦,很难,对学习数学信心不足;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升学率而实施题海战术,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大,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忽略数学学科的特点,从而扭曲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当然,对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某些看法我们得承认其合理性,但是其中的片面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这些片面性的认识,我们教师一味以正面方式给予解释,也许学生并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如果通过数学教学中师生的相互交流,特别是学生在自己一定交际能力激发下主动与教师交流,那么学生数学学习的很多疑虑,诸多困惑将迎刃而解。诚然,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我们得实现数学教学学科本位的超越,通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亲近、交往、活动,消除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及自我的封闭,增进师生、生生及自我的理解,从而自觉在群体意识中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并保持与他人的理解和融合,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诚然,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还得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既要将其作为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理解他人、理解自我、理解数学的能力,又作为教育目的,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其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认识。

四、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与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列在标准中,其主要目的是将学生数学学习的重心由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该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定分析概括能力、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必要信息交流能力等。数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层次性和目的性。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适当突出不同要素的探究活动。例如,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应该在初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启发,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和评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应该说早已有之,之所以到今天还不完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还在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缺乏有效的调控。例如,关于对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较多的问题,但有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学习经验和教师教学内容并不紧密联系,结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多,显然,这与教师不重视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过程有较大关系。

五、结语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仅仅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交往,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树立课堂是学生的观点,要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梅.对数学课程标准下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探讨.中小学数学,2003.

[2]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论,2004.

[4]黄立俊.增强应用意识,体现应用能力.中学数学杂志,2000.

猜你喜欢

影响能力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