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研究

2009-12-10左建立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活动改革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文章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关键词]地理课堂 教学改革 实效性

[作者简介]左建立(1956-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基础教育部教学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地理教学的研究及教学管理。(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80-02

历史总是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每一次变革,都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地理教学而言,不仅面临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本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地理教学自身的挑战。面对改革,接受挑战是历史赋予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地理教学健康、和谐、科学的发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教育家艾米尔说过,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可见,教育活动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教学的艺术:由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年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即重视升学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数轻创新,应试的学科多讲多学,非应试的学科则予以轻视甚至放弃。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以牺牲总体的、长远的教学价值而获得部分的、短期的教学价值,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这一核心,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地理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包括教师的教育理想,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等;另一方面是提高地理教师教学的技术,包括教师的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教学评价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决定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育行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把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追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基础。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是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地理教学技术方面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师在关注教育技术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教学理念。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转瞬即逝,但只有事物背后的本质——理念是完美的永恒存在。”因此,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应当关注和追求教育理念的转变。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具体表现为地理教师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体验,地理教育态度和对学生的培养期待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终极目标取向是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养的劳动者和现代公民。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应当从反思教学活动开始。“教学反思”不只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实现地理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时时都在激励着任课教师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教学结构,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可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地理教师,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进行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在学生能够独立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发现和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学科任务并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点拨和引导,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带有新意的观点和做法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与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环节,增加课程的探究力度,设计带有启发性、创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对问题进行剖析,并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策略,使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地理知识背景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强调启发、发现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有助于学生在多元化、动态的、开放式的大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知识和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包括学科内部知识的联系与渗透以及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如教材中的景观图、示意图、数据图等图标所反映的内容)、运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自主学习的环境的设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参考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途径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来自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推动力。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依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带着疑惑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互动的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是决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因素。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互信的,这将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发生改变,并使课堂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使师生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使双方对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期待作用,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实现。

四、对地理教学活动的评价是提高地理教学改革实效性的保证

建立和完善地理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保证。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指标的发展性和多元化,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活动要与实际教学过程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价值的增值,即通过对评价的资料分析,发现问题,修正教学,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落实到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师生配合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及教学效果。

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知识背景、对学生的了解、教学技巧以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时间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是否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等。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反映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测定。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有效地调动;学生是否在积极地思考;教师是否采用了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是否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实现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等。

对教学过程的考查是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是一种常态的教学测量,既包括教师“教”的情况,也包括学生“学”的效果。这种考查的目的是加强对教学活动的检查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考试也是一种测量,它不能简单等同于评价。测量的作用不仅仅是区分,而在于对教学活动的效果与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检查中,应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主有次,主次结合。体现地理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多元性、过程性和终结性,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成效应该从浅表性评价到对课堂教学师生行为的深入剖析;从教学活动的细节分析回归到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结果上去,回到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的思考上去。在评价的过程中,理清评价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变化,从而使教育评价成为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更具实效性的保证。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不但要受到教师教育理念、教师素质、生源基础、办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水平等各种条件的制约。我们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相对不变的因素和条件,挖掘并提升现有的可变因素和条件,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孔锴.当代教育新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天有生,牛秀珍.名人名言荟萃[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实效性教学活动改革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