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初探

2009-12-10王桂枝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概论内化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必须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找准二者的契合点,改革教学实践,强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及行动的准则。

[关键词]“概论”课 教学实效性 内化

[作者简介]王桂枝(1980- ),女,牡丹江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理论。(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15-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在于把这些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使之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显然这不是一门技术性科学,而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人文科学;不是远离实践,而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概括性较强的科学。通过教学实践,窥见学生对待这门课程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概论”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深入,学生们对中国现实有着浓厚的兴趣。显然“概论”课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课,很多学生对这些历史与现实问题很感兴趣,愿意倾听教师详细的解说。也有少部分学生心态比较浮躁,缺乏听课的耐心,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甚至个别学生整个学期出勤率很低。

“概论”课期末考核大多以卷面成绩为准,题型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不是很高。据统计,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全校学生本门课程的考卷中,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灵活性较强的题目,仅有30%的学生得分超过该部分得分的2/3。可见,部分学生没有深入思考理论,没有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亟待提高。

这种状况反映出“概论”课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与其将学生其身束缚在课堂上,不如将其心吸引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不如学生主动认可。所以,作为教学者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可能性

教学实效性指的是教授主体输出教学内容,接受内容的客体能够理解并认可所讲内容,并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积极的回应,实现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概论”课实效性是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旨在培养学生的三观教育和五心教育①,并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信念,成为行动的指南。

“概论”课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成文,课程教授过程重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系列的理论都是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重在解决“中国革命走什么路?”“怎样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可见,本门课内容源于中国的社会实践,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相对抽象的理性认识成果。欲使这些较抽象的理论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与行动的准则,就必须找准学生和课程内容二者的契合点,予以实施,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一)学好“概论”课可以历练思维能力,补充思维源泉

大学生不愿意学习相对抽象的理论,可一旦他们进入到课程的思路中来,就会受益匪浅——历练思维能力、提升思想水平。这是个人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能欠缺的能力。教材的设置充分展现逻辑性、系统性,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正面剖析问题,透彻地解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理服人,充分发挥了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学生认真学习后能看清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历练思维能力、补充思维源泉的过程。

(二)学生高昂的生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增强实效性的有利因素

当代大学生趋同意识淡化,主张个性化生活,理论方面不盲从,生活方式上喜欢新鲜多样化。但他们没有脱离社会,依然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分子,愿意参与社会生活,从来都不缺乏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前途的热情。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社会,有自己关注的热点和不理解的难点。读书学习与性情的熏陶其实是相通的,本门课实效性的增强意味着学生的理智情感会更多些,对于培养学生理智爱国的情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现实教学中有极大的完善空间

提高教学实效性重在实践,特别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实践。不仅理论本身要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对于理论的阐述也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与思维习惯。“概论”课当前的教学手段机械化,没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成绩评定体系注重结果、忽略过程。若仅以期末考试成绩这个方式考核,效果会欠佳,因为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是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信仰与行动,这是没有办法在考卷上体现出来的。所以,应该注重从教学抓起,特别是从教师授课过程和学生成绩管理抓起。

三、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及学生考核几方面抓起,以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除了以理服人之外,还要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增强授课内容的时效性。因为一定程度上讲,有时效性才会有实效性。所以,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将理论文字形象化,使讲授过程深入浅出。结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知识,使教学内容始终具有鲜明时代感。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很好地解答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教师要加强对课程的研究。重点研究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增加前沿理论和当代实践发展的内容。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源”和中国化之后的“流”的具体内容。以实践为切入点,注重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都是“实践”精神的进一步升华。

2.教师要加强对国内外形势与前沿理论的研究。“概论”课在我国是特有的一门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与政策动态,以及学术领域内的前沿理论。教师要本着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研究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不断用实践填充既有的理论,夯实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新颖充实,有说服力,切实增强教学内容时效性。

(二)增加教学辅助手段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按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探索运用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手段。要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传统的教学都是采用板书式教学,而现代科技发展,使课堂摆脱了单一的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可以做到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讲授有机结合,在处理板书与课件关系上,有轻重主次之分。个别数字或者图示可以板书,避免学生只关注课件,产生审美疲劳。课件是宏观内容的再现,是提纲挈领,也是个别具体细节的描述,切忌在课件上写出所有语言,这样容易使教师自己照着课件念。教师不能在摆脱了“照本宣科”之后,再“照课件宣读”。课件制作内容上切忌缺乏理论深度,形式上花哨,视觉效果差。在理论叙述和论证过程中适当穿插录像、录音等影视资料,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做超级链接等,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注意视频资料要恰当地表达教学内容。

(三)更新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呢?首先,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语言热情、语态自然、语调和谐。这些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会受这些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的感染而愿意倾听教师的讲课内容。其次,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回应,及时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不理解的难点问题。最后,对于一些现实性很强的热点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或者探讨式教学。如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辩论、探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金融危机之际,中国如何应对就业难的问题?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演讲、讨论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导”好,一是基本方向不能偏,保持课堂气氛积极活跃;二是要有力地解答争议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要抓住学生思想的根本,无论学生对当前的现实或者理论持何种态度,都应该引导其思考,不断地向更深一层次的方向发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知道了如何用理论分析当前社会现象,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显然这个过程历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严格意义上包括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部分。对教师的评价切实做到专家式指导。本着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只要学生看得懂,听得明白,达到教学目的,就应该允许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尝试有各自风格的教学模式,不要过于偏重对教师授课形式的限制,切实做到形式服从于内容。还应要求教师在所讲课程领域多出科研成果,以这种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水平是很可取的。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在注重考卷分数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过程的考核。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不全面。既然是一门政治理论课,使信念与理论内化,不是完全体现在一张考卷上,而是体现在学生日常的语言与行动中,体现在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认知、对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的判定,以及为此采取的行动上。所以,建议完善考核方式。比如增加平时课堂教学的参与、课外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实地考察,并且写调查报告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落实以上所述对策,多方面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中心来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是国家和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校园努力,也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实践基础与文化氛围。

[注释]

①“五心”指忠心、爱心、孝心、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荣长海.力求历史进程与思维逻辑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2]卓越.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3]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概论内化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