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标下重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路”教学

2009-12-08刘洪光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年20期
关键词:思路化学知识点

刘洪光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反映对化学学习的内容多而杂乱,理不出头绪,往往采用学习其它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难免在学习上感到吃力。要解决好上述问题,除了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思路”的教学。

一、理清授课思路,让学生深刻领会教师的讲授思路

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教材的思路变成教师的思路,进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突出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的思路按照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1、概念讲清楚: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概念教学至关重要。2、实验清楚: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举例要清楚:既要有代表性,代表某种类型或类别;也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抓住一个中心主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索,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关键,又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晰明了。

二、强化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于渔”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我的做法是:首先把一堂所要讲的知识点一一列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讨论。从中让学生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如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题,我首先列出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⑴铁在自然界的存在;⑵炼铁的原理;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⑷金属资源的保护。然后提出“教材中是怎样讨展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先引导下让学生去粗阅读,使学生有意识地领会到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指导学生细读:实物、图片和探究实验理解教材,最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来精读,通过这样阅读使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说明化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和化学实验中获得,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化学的方法。

三、解题思路清晰,积极引导学生探究解答的思路

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精心选题,善于分析题目中的因果关系,展现解题题思路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题给条件,明确要求,并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化学问题,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思路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获得解决化学问题的正确思路。我的做法是:

1.逐步提问,打开学生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手段;而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导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用途时,首先提出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为什么人们不用氮气用作灭火的试剂等问题,使学生循序渐进,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其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

2.一题多解,拓宽学生的思路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形成一种习惯的思路,这种思路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容易熟练,即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能够沿着模式化的思路,驾轻就熟地解答。但“习惯”思路有时会限制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发展 ,产生思维惰性、呆板。在教学中, 一题多解的思路,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或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

3.一题多变,活跃学生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展式的问题,通过多角度的问题模式进行思路灵活性的训练。教师讲评时可针对知识点,对题目“改头换面”一题多样。

四、借助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问题的思路

当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物质的外部属性以及物质的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例如在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有催化作用实验时:给二氧化锰加热,让学生观察有没有氧气产生;给氯酸钾加热,让学生观察加热到什么程度氯酸钾才能分解;再取氯酸钾力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并加热,让学生观察,观察后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本身不能分解产生氧气,但它可以使氯酸钾在低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起了催化的作用。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可以避免学生观察时的盲目性,并克服随意性,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得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学生实施学习“思路”教学,是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思路化学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知识点自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