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009-12-04

魅力中国 2009年28期
关键词:引路人探索创新

张 宁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02-01

摘要:个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多数教师仍未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他们仍然认为分数第一,能力第二,因此,学生的潜在能力很难得到发展。我认为在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引导者;2、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3、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关键词:引路人;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探索

应试教育几十年来确实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也不凡有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应试教育的死板。很多学生的潜在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也可以说应试教育扼杀了很多人的特殊才能。我们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深知应试教育的危害,所以,我们更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思想,用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教育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管理中来;在课程上,重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更多关注的是教育活动的内容、性质、组织形式等本身的意义,把教师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其实,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一个引路人,应时刻记住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摆正自己作为引导者的地位,一个教师的能力如何。应看他是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习的。而不光看他是如何讲授知识的。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像一个领路人,只给学生指引方向,让他自己去走。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为此,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一旦做到这三个适应,那么。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学习《花之咏》这篇课文时,我在上课韵前一天将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春天的气息。我不作任何要求.让他们自由的在田野里寻觅。半小时后,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来告诉我他们从田埂上绿绿的小草、田野里的小花、树枝上的嫩芽、农民伯伯翻地的锄头、甚至于潮湿而温暖的空气里找到春天,闻到了春矢的气息。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春天的感悟领略文章的意境。将文章的脉络讲完后,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在整堂课中我始终站在一个领路人的位置。一堂课后学生都还意犹未尽,有几个学生还即兴仿写出了一首小诗。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创造的实质,是人对自身行为可能性的新发现、新尝试。创造是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的根本途径,也是个人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根本途径。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和服从教育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会的过程:因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比如,在生字教学时,我打破常规,不从字的偏旁和部首人手,而是将汉字赋予生命,将汉字放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来。如:“恭、慕”这两个宇,学生通常会把下面的写成上下两点,我让学生太胆去想,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来记。就有学生想出:哦,下面的两点是双胞胎兄弟.他们是一样高的.写的时候应把它们并排写。“拔和拨”这两个宇也是大部分学生容易混淆的,同样也把它们放到生活中,通过大胆想象,学生得出:“拔即拔河,拉拔河时朋友应多一点、固右边是个“友”字多了一点。这样不是就不会和“拨”混淆了吗?这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的方法使得我的学生对汉宇的记忆非常深刻。

三、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习语文,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必须在平凡的教学中去发掘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提出了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教师不应马上作出否定回答。而去思考学生提出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并能从中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怕答锚题了,而是乐于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语文除了是学习以外,更像游戏。让他们用兴趣去学习。这样,我们的教学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觉得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而他们又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教育中就应该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表现,还造成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局限——任何事物只会有唯一正确的可能性,更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对以后的发展造成阻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不违背教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教师应允许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选择性,支持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特点去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划分课文段落时,不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他认为这样分的理由,而不是盲目划分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就应该给予肯定。在对一些问题的认知上,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教学,如:有学生问树叶是什么颜色?我们回答:绿色。这对吗?树叶除了绿色,还会有红色、紫色、黄色……。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不的答案。

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造成学生发展潜力的浪费。所以,我们应该从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学》主编:劳凯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

猜你喜欢

引路人探索创新
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骇图
责任有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我来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