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工作重点 提高“四种能力”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2009-12-03凌学仁

老区建设 2009年19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重点村民

凌学仁

今年是“十一五”扶贫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于确保五年规划的完成,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一体两翼”,增强扶贫开发的信心

“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南昌市扶贫开发工作按照“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的工作思路和“贵在扶志、落在扶村、重在扶学、根在扶业”的扶贫要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方针,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开发工作,帮助重点村解决了一批急需解决而又长期未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市70个重点村贫困人口减少35483人,重点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08年的2810元,三年净增加1310元,年均增幅29.1%。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年来共硬化村道405.7公里,到目前为止,70个重点村行政路硬化率达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70%;实施农田水利项目129处;改造新建和维修了60所村小学和26所村卫生所。与此同时,扶贫主导产业已成为贫困农民增收重要渠道,重点村已形成水禽(鸭、野鸭)、特种水产(鳝、蚌)、草食畜禽(羊、鹅)、水果、花卉苗木、茗茶、蔬菜、食用菌、黑芝麻、红薯等十大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人均增收达200元以上。

二、突破“两个瓶颈”。夯实重点村发展的基础

首先,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进一步加强重点村基础建设。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重点,是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一环,事关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一要善于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争取国家、省、市、县对重点村进行倾斜;二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三是做好“一事一议”,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受益面广的原则。扶持开发项目必须让广大群众受益,项目的受益面越大越好。项目申报前,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充分征求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的意见,确保贫困群众能享受扶贫成果。二是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扶贫开发项目立项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因为急于改善条件而产生新的村级债务,要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三是坚持急事先办的原则。重点村在确定项目时,要按照“资金有限,急事先办”的要求,理清思路,分清先后,确定主次,分步建设。四是注重效益的原则。社会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要先立项,早实施,做到干一项成一项,使贫困村稳步脱贫。

其次,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一是要充分挖掘各自优势,找准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方面要着力提高现有土地、水面的产出率。各村要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围绕都市、围绕市场、围绕订单、围绕效益,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污染农业等方面动脑筋,内引外联。

二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联动和农村商品经纪人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扶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户结成联盟,促进贫困地区农业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龙头企业。同时,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商品经纪人,以此带动更多有能力、有条件的致富带头人从事农产品流通。

三是要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适时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通过建立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开发能力和扶贫开发综合效益,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体系。各县区按照市里的要求成立了较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但不能满足于我们已经成立了协会,成立了合作社。关键要有名有实,发挥应有的效果。

四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参与农户多、发展势头强、升级潜力大、经营机制较为完善的扶贫主导产业示范点。用1—2年的时间对示范点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逐步提高产业效益和农户的受益面。努力通过搞好示范点建设,鼓舞信心,积累经验,逐步培育壮大一批成片发展、整村发展、持续发展的扶贫主导产业。

五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一要大力营造“自己的家业自己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创业氛围。启发、教育、鼓舞贫困乡村干部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帮助群众战胜自我;二要加强贫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鼓励贫困村的剩余劳动力参与各类技能培训,想方设法增强贫困农民就业技能,转移贫困农民。三要充分发挥群众主力军的作用。不管是扶贫工作还是农村其他工作,群众都是主力军。要让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参与议事、决策、生产、经营、销售的全过程,真正使扶贫项目实施的过程成为群众更新观念、开拓视野的过程,成为提高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

三、提高“四种能力”,增强贫困村班子的战斗力

第一种能力是“双带”致富能力

一是要当带头创业致富的好典范。应该想富、敢富、会富,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当创业型干部。这样,就可在群众中讲得起话,群众就会跟着你干。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一个村书记带了头,就有可能把大家凝聚起来,干事业,谋发展。

二是要当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的领头雁。群众常说,“只会个人富,不配当支书”。所以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自己要为村民就业找出路,要注重多培养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三是要当增强村级经济实力的奠基人。村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千方百计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适宜发展的荒地、水面、盘活村级集体现有资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主导产业,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第二种能力是班子“领军”能力

一是要有奉献精神。扶贫开发重点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当一名扶贫重点村支部书记确实不容易,经常受苦、受气。但是,既然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工作岗位上,就必须把身子沉下去,做艰苦细致扎实的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要强化团结意识。支部书记要热情地支持每个村干部大胆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村干部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具体帮助、协助解决。村干部有意见和不同看法时,要主动谈心、交换看法,消除隔阂。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失误时,要主动承担责任、不能上推下卸。

三是要培养人格魅力。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常充电洗脑,善于协调各方事务。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信念坚定。谋求发展时,思路清晰,拿得出点子,肚子里有货。处理问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为大多数人着想。

第三种能力是为民办事能力

一是要强化群众观念。首先要相信和依靠群众。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养成同群众商量办事的习惯。其次是教育和引导群众。学会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清道理,取得共识。第三是要热心为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找路子、调结构、抓引进、促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村支部书记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党在农村中的政策执行者,要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切入点。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实策、办实事、助发展,特别要切实帮助低收入弱势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这样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是要公正公开办事。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党员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监督。在申报扶贫项目时,要主动征求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意见。

第四种能力是制度建设能力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度。要树立集体领导的观念,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工作。既不能“一言堂”,也不能“随大流”。办事要民主、有事多商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对财务开支、住宅基地审批、工程发包等重大问题决策时,要充分酝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这样有利于促进每个村干部动脑筋思考问题,关心整个村上的工作。

二是建立分工负责制度。要建立健全村班子分工负责制,使村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团结共事”。

三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把村里的事务纳入有章可循、依法办事的轨道,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各项村规民约,既要有对群众的要求,又要有对干部的约束,做到“章程”、“村规”之下既管“官”又约民,双向约束。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重点村民
村级主导产业对增强村级经济及农民增收的探讨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存在感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