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烤烟品质变化研究

2009-11-29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1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有效积温生态区日照时数

夏 凯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1;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齐绍武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1)

郭汉华,李光华,王 翔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烤烟品质变化研究

夏 凯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1;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齐绍武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1)

郭汉华,李光华,王 翔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对不同烤烟品种在湖南省不同生态区成熟过程中烟叶中烟碱、总氮、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钾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烟叶烟碱积累与大田生育期内的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有效积温呈极显著相关,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明显;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日照时数、降水量、有效积温以及日平均温度极显著相关,与日均温相关性不明显;总氮与日照时数、日均温、降水量、有效积温以及相对湿度均极显著相关;钾含量与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总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明显;淀粉含量与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有效积温和总降水相关性不明显。

烤烟; 生态区域 气象因子;化学成分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湖南省是中国的主产烟区之一,常年种烟面积6~8万hm2,收购烟叶10~15万t。但其烟叶品质与世界种烟先进国家和国内烟叶生产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2]。湖南省虽有完善的技术体系,近年来对烟草的栽培措施等也有一定的研究和讨论,但烟叶品质不仅受其自身遗传因素控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还受生态环境的制约[3,4]。为此,本研究对烤烟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成熟过程中制约烟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湖南省的烤烟区域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4~2006年在常德石门县南北镇、湖南农业大学烟草中心试验基地和郴州嘉禾县龙潭镇3个生态区域进行,供试品种为‘云烟87’和‘k326’。

1.2 田间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2个品种,3次重复,共设18个小区,每小区12行,外设保护行。行株距为1.1 m×0.5 m,小区面积为667 m2。试验地点分别为湘西北(常德石门南北镇),湘中(长沙市郊)和湘南(郴州嘉禾龙潭镇)。各生态区施肥水平见表1。

表1 不同生态区施肥方案Table 1 The fertilization project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1.3 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不同生态区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平均值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土壤主要理化性状Table 2 The main chemical trait of different experiment soil

表3 不同生态区气象资源Table 3 Climate resource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1.4 气候资源情况

常德南北镇位于29°54′~30°08′N,海拔1 200 m,由于武陵山脉的阻挡,冷空气难进易出,小气候明显。表3为3个不同生态区气候资料,为30 a平均值,由湖南省气象局提供。

1.5 样品制备

烟叶适熟期,在各小区取烟株中部叶(第12片)10片,105 ℃杀青30 min,60 ℃烘干至恒重[5,6]。粉碎后用于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总氮、钾、烟碱的测定。

1.6 测定方法

烟碱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总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7];可溶性糖、淀粉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8];还原糖采用砷钼酸法测定[9,11];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10,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烤烟烟的化学成分

由表4可知,烤烟烟碱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生态区间、品种×生态区差异极显著。烤烟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品种间、生态区间、品种×生态区差异极显著。烤烟钾含量在品种间、品种×生态区的差异不显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极显著。烤烟淀粉含量在品种、生态区间差异极显著,品种×生态区的差异不显著。

表4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方差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ntent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注:**表示极显著差异,*表示显著差异,表5、表6同。

2.2 品质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由表5可知,在试验的3个生态区范围内,烤烟的烟碱含量随有效积温和日平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日照时数、总降水量以及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总氮和钾的含量与烟碱的含量相反,随有效积温和日平均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日照时数、总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有效积温和日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日照时数、总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淀粉含量随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以及总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

表5 3个生态区烤烟品质指标对比Table 5 The quality differences of three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表6 烤烟各品质指标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Table 6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quality and climate factors of tobacco

由表6可知,烟叶烟碱积累与大田生育期内的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有效积温极显著相关,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明显;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日照时数、降水量、有效积温以及日平均温度极显著相关,与日均温相关性不明显;总氮与日照时数、日均温、降水量、有效积温以及相对湿度均极显著相关;钾含量与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总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明显;淀粉含量与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有效积温和总降水相关性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生态区烤烟的烟碱含量存在差异,而不同品种在不同的生态区烟碱含量也有差异;不同品种、不同生态区的烤烟有着不同的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而不同品种在不同的生态区的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也有差异;不同的生态区有着不同的钾含量,烤烟中钾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生态环境造成的,当然土壤基础肥力的差异也是造成钾含量不同的原因之一。在水、光、温、热4大因素中,水份因素和光因素对烟叶积累烟碱起主导作用,温和热因素仅起辅助作用。烟叶烟碱积累与大田生育期内的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与戴冕的研究结果相同[3]。因此,在湘南地区(以郴州为代表),日照充分、降水量充足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烤烟烟碱的生成。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跟总氮刚好相反。因此,湘西北地区(以常德为代表),气温凉爽,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烟叶含糖量的提高。

[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19.

[2]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380~395.

[3]戴 冕.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0,6(1):27~34.

[4]胡国松,赵元宽,曹志洪,等.中国一些主要产烟省烤烟元素组成和内在化学品质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1997,3(3):36~44.

[5]肖协忠.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68~233.

[6]王东胜,刘贯山,李章海.烟草栽培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84~188.

[7]袁 玲,方德华,汪智慧,等. 钾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分泌作用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01,(2):254~258.

[8]江 力,张荣铣. 不同氮钾水平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4):35~39.

[9]江朝静,周 焱,朱 勇. 不同施磷水平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04,(2):27~29.

[10]李永忠,丁善荣,杨志新,等. 烤烟几个生理指标与镁累积量的关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3):209~212.

[11]徐 茜,周泽启,巫常标. 烟苗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 2003,(3):8~10.

[12]魏永胜,梁宗锁,田亚梅. 土壤干旱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烟草光合速率和蒸腾效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2,(6):1330~1335.

S572

A

1673-1409(2009)02-S006-03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2.003

2009-02-26

夏 凯(1981-),男,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烟草育种.

猜你喜欢

有效积温生态区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