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中闺士悲剧探微

2009-11-28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礼法麻木国民

姜 丹

新课程理念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通过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实现。“三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须根据这三个维度去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此,就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设定来谈《故乡》的“闺土”这一悲剧人物,由此启示学生认识到建立平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闰土”的悲剧形象

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文体,教法也不尽相同。叙事性的作品如小说、戏剧丑记叙文等课文的教授中,侧重于典型人物的分析上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和特色;而抒情性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则重在引导学生对意境的领悟。

《故乡》成功塑造了两个典型人物:闰土和杨二嫂,闰土是作品刻画的核心人物,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差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很容易感知闰土的形象。

1比较阅读,感知悲剧形象

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闰土少年时和成年时的语段,并比较不同,进行讨论、交流、归纳等环节。老师板书: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火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实、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的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进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个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2探讨悲剧原因

在完成对文本的梳理归纳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陈述观点。老师在学生发言之后可作如下归纳:

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我”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这是为什么呢?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

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人与人的心灵就无法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悲剧。

可以说“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鞭策国民意识觉醒,“改造国民精神”以达到“立人”的思想。我想,这就是闰土的悲剧形象的意义所在吧。也许,正因此使得《故乡》成为语文教材中经典的篇目。我们似乎可以对《故乡》主题如此阐述:“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当然,只在以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作出其它解读也是可以成立的。虽时隔一个世纪,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闰土”式的悲剧依然在上演。不平等的尊卑观仍然残留在我们的大脑里,甚至有些根深蒂固。可见闰土的悲剧价值并不不过时,且有待语文老师启迪新时代的国民建立新的精神世界。

二、拓展延伸,树立平等的价值观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们列举身边“不平等”之现象,讨论对“人人生而平等”的看法。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意识到“平等观”是新时期人与人相处的法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贫困生无须自惭形秽,差生也不需自卑,学生之间可亲密友好;学生在老师面前不需卑躬屈膝,师生之间可以民主平等友好;学习无须唯上唯书,可以质疑参考书或权威之说……

我想,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种下了“人人平等”的平等观的种子,在我们今后的生活里定能多开出一些真诚之花,步了许多虚伪和冷漠。

初中语文课本里收有《故乡》、《社戏》、《孔乙己》等鲁迅的小说,在教学中,“改造国民精神”的“立人”思想无疑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主脉。以揭露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等劣根性达到“改造国民精神”的目的是鲁迅小说的主脉。以“改造国民精神”为目的的“立人”宗旨,这也在冥冥中应验了他的名字“树人”二字。

即使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坎坷,在今天,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也并非过时,他依然活在今天,活在我们的身边,常读常新!

猜你喜欢

礼法麻木国民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礼法之治与泰始律令
礼法文化中的“情实”问题及其巫术渊源
晏子论礼
苏轼的礼法融合及其意义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