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鉴赏题复习的思维能力培养

2009-11-28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下阕小题答题

徐 平

“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历年必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既成考题,就必然要求众多考生形成相对一致的答案。这恰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本身的特点是相矛盾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受到,在复习过程中,合乎逻辑的理解比诗词的求异解读更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比题目的大量训练更重要,答题意识的完善比题型的分类归纳更重要,笔头的打磨最终要依靠头脑风暴形成能力,外化为分数。为此,必须随时发现并抓住“不足”的症结,及时加以分析思考。

一、抓答题形式的不足

一开始,学生对诗词鉴赏题的解答是杂乱无章的。我首先从学生的答案入手,带领学生发现“不足”。下面是本校月考试卷中的一题诗词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南束]宗泽

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棘行静不哗。

以此诗的第(2)小题为例:全诗可以用一个“静”字来概括。写了三种“静”,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批阅后发现,腺了在诗歌本身的理解能力上有差距外,高分答案踢显呈现出答题思路清晰、语言条理清晰、卷面答题形式清晰的特点。于是,我选择了三个典型的该小题满分答案进行展示,让学生比对自己的答案。看到自己做题的“不足”,反思怎样才能更完善地答题。

例答1:①“伞幄垂垂马踏沙,山长永远路多花”写出了“景静”。马踏沙路,流水路遥表现了自然景观即行军路上的“静”,用了以动村静的手法。②“眼中形势朐中策”体现了心静,因为有着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有利的形势,所以胸有成竹,不骄不躁,心中平静。⑧“缓步徐行静不哗”写了行军的脚步静。通过“缓步”,“徐行”表现了士兵迈着慢而整齐的步伐直接表现“静”。

例答2:①周围景物的静。颔联通过描写路上水、山、花的景物,展示了大自然本身的静;②行军之人的静。颈联写将军已经看清了形势,心中有了策略,表现出了成竹在胸,不需要进行讨论,表现出人的静;③行军队伍的静。尾联写“静不哗”,表现整个早发队伍行军的安静,训练有素。

例答3:第一种“静”:路途遥远,一大早周围环境的安静;第二种“静”:将军将士对眼前形势的掌握,显示出内心的心静;第三种“静”:士兵们缓慢行进途中没有喧哗的安静。这三种“静”以静衬动、化动为静,表现出士兵们行军的军纪严明。

最终总结出三个例答案的共同特点:一是答题分点;二是每点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并且在句首明确提示分析着眼的诗句;三是每点都有诗句的具体解释,并且在诗句解释之后随之对诗句进行分析阐释。并且还发现了第三个例答的一个独有优点:最后一句话的总结使答案更加明确完善。

通过归纳,同学们就诗词鉴赏题的解答对原有答题意识形成了如下共识:第一,答题要分点,条理清晰;第二,答题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着眼点,或者某一联,或者某一句,甚或句中的某一部分,在分点表述时要明确定位;第三,答题要紧扣诗句的详细译释;第四,答题要害在于紧随译释之后要针对问题做符合逻辑的分析。第五,最后总结答题要点。

带着这些意识进行诗词鉴赏题的训练,学生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尝到了一些甜头。以下是期末市调研试卷的诗词鉴赏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大部分学生正是按照前次归纳出的三点意识进行答题的:

例答1:第一小题答为:①风吹过古木好似晴天中的雨水一般凉爽,月映照平沙仿佛夏夜中的霜一样清寒;②第三联采用了创新性的比喻,新颖独特地将风与月的清冷特点表现出来;③表现出作者感觉江楼上很凉爽,体现了作者心情愉快。根据评分细则,这个答案被评为5分,尚有不妥贴不完善的地方,如第三联除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外,还使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但就整体看这位同学的答题条理清晰,理解准确,表述比较到位。

例答2:第二小题答为:我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①“海天东望”“山势川形”是作者遥望远方所见整体景象,一种广阔无迹苍茫的景象;②“灯火万象”“星河一道”是作者环顾四周所见,意境开阔;③“晴天雨”“夏夜霜”则是作者对景色的比喻与想象;④尾联作者发出感慨,总结全诗,向友人发出邀请。李碧蕊的答案能按照题目“统领全篇”的要求解答,做涉及全诗的解释分析,且答题三个意思完善,所以答案条理清楚,得到了高分。

在答题形式上找到了“不足”,并且明确了解陕“不足”的方向,其实只是在认识上对诗词鉴赏这一题型的答题形式进行了更新和提高,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二、抓内窖理解的不足

在答题形式上进行意识的完善其实对得分较低的同学效果比较明显,对于得分比较高的同学而言,有增进条理和进一步规范答题的作用,但提高得分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紧跟其后的一次检测中出现的情况另入深思,以下选用的是09年苏州调研卷中的试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双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术,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于,衰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桂若满芳洲。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

很多学生做出了合乎“三个答题意识”的完备答案,形式上甚至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状态,但是仍然大量失分,原因是这些同学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认真审题,准确理解涛词作品的前提下,完全按照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答题。

例答1:第一小题答为:①游客在海上湖上泛舟有了倦意,江上有了归采的船只;②西风飘飘,吹向千里之外,送我在今夜到达岳阳楼;③太阳落山了,看山上云气蒸腾,春天时到沅湘,草木茂盛,远方的思绪缥缈难收;④我倚在栏杆上良久。一轮钩月在远远天空中挂着。

例答2:第一句描写江河湖海上游客、归舟多;第二句描写西风吹拂小舟到岳阳楼;第三句傍晚日落云集,凄冷之景、春天一片茂盛之景;第四句:缺月挂天边的凄冷景象。

两个答案同样分点作答,且有条理,着眼点意识明确,标注清晰。但又都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学没有真正理解词的上阕,也投有弄清楚第一小题的

答题要求,从而没有发现这个题目是有答题区间的,答案并非涉及上阕全部,而只是涉及“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这一部分。两个例答都翻译了整个上阕,却又并未真正理解词句本身。

再看第二小题,例答1:①上片写了词人乘舟经过岳阳楼的所见所感,一片旷达的景象,“远思渺难收”,内心因景而感叹,更见人的渺小;②下片抒发感情,“欲吊沉累无所”,对那些无罪被迫而死之人的深切感怀和惋惜,放而联想到自己,有同病相怜之感;③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那些高洁、正直之人的敬意、怀念,表达对当今社会的哀愁;④“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对古代壮烈往事的向往,表达对今天的时代黑暗的感伤。

答案注意到了题目中“试结台全词进行分析”的要求。但错误在于,未按照题目的核心要求分析“吊古伤今”,没有明确指出“吊古”“伤今”在诗词中的表现,根源在于考生实际上并束理解“欲吊沉累无所”这一句。

例答2:①下阕写“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的故景,人间无处再比此楼更好,抒发了对曾经的时光、对故国的怀念;②下阕写无罪而被迫的忧愁,表达对今天的无奈;③上阕描写今景的凄凉,直抒作者的愁绪,并与下阕故景之盛对照,更显作者的怀古伤今;④诗的末句,更显作者的绵绵愁思。

所答能结合诗句,有“着眼点意识”。联系了上阕,有“全词意识”。但答题错误在于,写了4点,写到了“吊古伤今”这个词,却没有完成“吊古伤今”的分析,实际上考生对下阕还是并未真正理解。其实,“欲吊沉累无所”及其后三句,抒发的是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试卷上有注释,无罪被迫而死日“累”。其实已经在提示,“沉累”就是指屈原沉湘。还有一处非常明显的提示,即“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如果学生能与《屈原列传》联系起来,马上就能想到“离忧”即《离骚》,那答题当然就能指向屈原了。

从以上两小题、四个答案的分析看,认真审清题目是诗诃鉴赏题答题核心所在,同时要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诗词。仅仅在答题形式上完善是不够的,必须着眼于对诗词本身的理解。提高诗词作品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应万变。而在诗词理解上的“不足”,则是做诗词鉴赏题真正要不断训练弥补的。

高考诗词鉴赏题的复习,从形式上“不足”的发现到内容理解上“不足”的揭示,是对这一题型复习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对这一题型的思维本质的深究和探索。发现答题认识的“不足”,才能向前迈进;发现题型解答能力的不足,才能为以后的训练找到方向与突破口。化“不足”为动力,变动力为能力。正如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所说,当新的思维课题被原有的思维结构同化,思维结构便发生量的变化;当原有的思维结构不能完全与新的思维课题相适应。则发生思维结构的顺应过程,改变原有的思维结构而产生质的变化,使思维结构跃迁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语文学科要求所产生的新的需要与原有思维结构及其水平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语文学科中学生思维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猜你喜欢

下阕小题答题
访杜甫故里有感(外一首)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