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春花”想起的“愤悱”与“启发”

2009-11-28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卖炭翁春花意境

王 建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舂》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我在讲到课文第四段写“春花”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一齐朗读第四段。

生:(朗读有声有色)。

师:同学们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

生:作者写得很生动,很具体。

师:哪些方面体现了生动?

生:语言好。

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生:生动有趣。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再想一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把具体的语句读出来。

生:“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这是运用的比喻。

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运用了拟人。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这是运用的排比。

师:这样写好吗?

生:很好。

师:好在那里?

生:写得好玩儿。(学生茫然,回答问题时只是搪塞而已)

师:好玩在哪里?

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欲言又止,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师:(只得尴尬地说出答案……)

【教学反思】

课后,我总觉得这一课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对这段教学片段的效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什么“茫然”?学生面对老师进一步提问时又为什么没有一个举手?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为什么只好由我代替学生回答?这重重疑问。使我想起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一句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愤”是指通过学习者苦苦思索而来能有所收获之时;“悱”是指通过学习者的钻研思考达到一种想说又说不出的境界之时;“启”和“发”是启发学生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指在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时,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又说不出口时,我不去启发他。孔子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人,但他的这一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在教学时,要待到学生到达“愤悱”之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才恰到好处进行知识点拨,使学生品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乐趣。孔子说的“愤悱”,无疑讲的是学生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但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当然不能消极地等待这种求知欲望的到来,而是要主动地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创造“愤悱”意境,促使学生进人“愤悱”状态,为“启发”奠定基础,达到学生喜摘知识之果的目的。《春》一文中的“春花”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帮助学生创造“愤悱”意境,没有促使学生进人“愤悱”状态,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巧设铺垫,适时点拨。当知识的果子高挂在树上,我们的学生跳一跳也够不着时,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架梯、铺设,指导他们喜摘果实的方法,使他们品尝“果子”的鲜美。《春》的第四小节描写春花,文字优美,如何启发学生理解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对写景的作用呢?如问一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初一的学生就难以回答或以猜疑代答,以“生动、形象”之类的泛泛之词淡着“作用”而实际不知所云。如果教师去细细讲解,难免过直、过露、过碎,剥夺了学生“愤悱”的回旋余地,且效果不佳。怎样使学生进入“愤悱”之境?我在教另一个班时,改变了以前的教法,自己先写了一段关于“春花”但没有修辞手法的平实文字,请一位学生朗读,再齐读书本中的一段写“春花”的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问学生,哪一段文字写得好?为什么'学生纷纷议论开了。通过诱导。帮助学生创造“愤悱”的意境,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欲言又止的学生思路一下子被拨通了,思维活跃了,纷纷说出自己的理由,达到了设想的目的。巧设铺垫,适时点拨,旨在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并获得思维的成果。点拨应是雪中送炭;铺垫当为锦上添花。正如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启发前学生所要具备足可以使“启发”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即“愤”——“以求通而未通”,“悱”——“口欲言而未能”之境的重要性。“山穷永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处在迷茫歧途时,处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处在欲言又止时,教师及时指导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的关卡,那就会使学生消除畏难的情绪,循路探幽,享受苦思冥想而又豁然开朗的喜悦。

揭示矛盾,促进“愤悱”。“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深刻理解此句对于理解卖炭翁生活贫困窘迫进而了解全诗主题及作者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我备课时准备把这一句诗先翻译给学生,然后再把买炭翁想炭卖个好价钱,宁愿经受寒冷的折磨,而希望天气再寒冷些的这一矛盾心理直接揭示给学生,最后让学生记住。我经过反复推敲,如果采用这“填鸭式”教学流程,势必影响学生对诗的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在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还没有达到“愤悱”之境时,怎能领会诗的意境,这不由使我想起第二次教“春花”的成功做法:把自己写的一段“春花”的平实文字和朱自清描写“春花”一段优美文字进行比较朗读,启发他们自己比较,在比较中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悟出修辞及其作用,领会作者的意境,达到教学之目的;于是,我为了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像第二次教“春花”时一样进入“愤悱”状态,就设计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在寒冷的时候,很希望天暖和些。寒冬腊月,农裳单薄,应望天暖,可卖炭翁“衣正单”,却“愿天寒”,这是为什么,多数学生欲言又止,心里懂而口里说不出。此时我及时启发:为何“心优炭贱”,让学生联系诗中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等诗句,想象出诗的意境:只要多买点钱,解决家中吃饭穿衣之急,宁可自己多受点寒冷的折磨,也心甘情愿。这正是这一反常心理描写句的深刻内涵。通过及时点拨,学生深深体会到:这句诗不仅表明卖炭翁家境极度贫困,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这样加深了对诗的意境和主题的理解。可见,“春花”式创设“愤悱”之境的教学方式在这里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反中求正,曲径通幽。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的“曲问”,可以说是创下了提问艺术的较高境界。《愚公移山》一文中有两个特殊的词语:“孀”“遗”。钱梦龙老师没有像一般的老师问学生这两个字的意思,而是这样发问学生:“愚公邻居家的那个小孩帮助愚公移山,是他爸爸让他去的吗?”问题一出。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增强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带着疑问,仔细查阅书下注释才恍然大悟:“他爸爸死了,因为他妈妈是遗孀——寡妇;他是遗男一孤儿。”如此的“反中求正,曲径通幽”,自然比直白提问更有独特魅力,效果更佳。有些课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难点往往比较深奥,像第一次教“春花”那样艰深、直露,而正面引导颇费周折且印象不深,这时适当“反弹琵琶”也许倒是学生很快进人“愤悱”之境,为“启发”奠定基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的教学效果。在第二次教“春花”时,为了给学生创设“愤悱”之境,领会作者优美语言的意境,就从反面诱导:我自己写一段“春花”的平实文字让学生朗读,让他们感到这杯“白开水”的无味,然后再让学生品味来自清《春》中的“春花”这段优美的文字,品尝到这杯“浓茶”的有滋有味。通过“反弹琵琶”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我在教王安石的一首诗时,也采用了这种“反弹琵琶”的方法。诗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句中一个“绿”字使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具有动态美。如何使学生领略诗的意境并懂得锤字炼句的作用,可从反面诱导。诗句中的“绿”是形容颜色的形容词,怎能与春风搭配?我们把它改为“吹”或“到”好吗?学生通过感受、想象、体验、入境,和老师一起走进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里,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了。作者的感情,教师的感情,学生的感情三者沟通、融汇,教学场景呈现强烈的共鸣状态,学生以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的倾注于教学内容,同老师一起走进了文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学生通过这一番想象、比较,很快发现“吹”和“到”没有色彩,没有感情,没有诗意美,再告诉他们王安石炼字的经过。通过如此的一番“启发”,让学生自然总结出用“绿”字的妙处一一既有色彩美,又渗透了作者对春天浓浓的情感。由“春花”想起的“愤悱”与“启发”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运用自如,就能让学生曲径通幽,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碰撞,让课堂灵动!

猜你喜欢

卖炭翁春花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又见春花遍地开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丫头坪的卖炭翁
美丽春花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