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探究

2009-11-28胡雪峰何秀权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思路作文老师

胡雪峰 何秀权

写作是阅读、认知、感悟、实践的交流与提升的综合活动。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会看、会听、会读、会说、会思、会写。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十几年的探究与实践中,有以下几种作文指导思路,收效较好。

一、片段与篇章同行——以点带面

俗话说:“窥一斑而见全豹。”课堂是定时四十五分钟的师生活动,写作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宏大的工程,因此,写作指导应以片段指导来带动篇章写作,以专题指导来带动综合写作。也就是说,微观“点”的指导与宏观“面”的筹划相结合。这样的举措才是行之有效的。

(一)宏观规划,让写作知识和技能系统化

初中三年为一个整体系统,每一学年的作文教学要结合综合学习进行专题指导,每学期都有不同的计划、内容、专题,每次训练都应突破某一个方面。初一注意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初三注意跟高中的衔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由片段到篇章,由合格等级慢慢发展到优秀等级。

例如:初一上学期的总目标是激发兴趣,养成好习惯。

(二)微观实践,重在结合综合学习,熔合小专题进行指导

如九年级上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锁定的专题是“恰当引用为文章添彩”,如何恰到好处地引用,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引导突出三个要点:(1)反映人物风流才情,选用本人的名言诗句。(2)评价风流人物,借用他人的评价之言。(3)突出风流人物的个性及其历史作用,精选历史史实。

二、阅读与写作双赢——以读导写

当代作家崔道恰恰《中学生阅读·高中版》题词时写道:“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感滋润。”是的,阅读能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积极的发现和创造。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曾经说: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从精读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在弄懂文章“写什么”的基础上要明白“怎么写”,这“怎么写”就能启发学生怎么来写自己的文章。

(一)课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进行

初中学生的见闻多,思考多,感悟多,但往往一肚子话不知从何写起,即使写出来了,也会出现材料不够理性,想法多而乱,写作目的不明确、不突出的情况。叶老说:“写作与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既然写作有很大的技术含量,那名家的“技术”就是我们创作、发展的基石。

思路通常如下:老师找典型文本→生读文本→学生分析归纳→学生动笔练习。笔者曾进行了“如何描写人物动作”的专题指导。首先我在多篇名作中筛选、比较,最后觉得《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最为典型。在课堂上引导归纳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是:(1)细致刻域,准确用词,有条理地写出动作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心理活动、性格特征。(2)运用对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动作,从而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3)与其它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心理)相结合来描写动作,从而立体地凸出人物形象。

此种思路可直接让课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段落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二)模仿与点化另启写作之门

借鉴前人的知识加以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动人的诗篇,这是点化之美的创作方法。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名作:南北朝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被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点化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孟子的“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被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点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班学生曾琪斐在学完《敬业与乐业》之后,写了一篇《敬学》,发表于《广东学报》。她的文章以逻辑的顺序逐层地展开论述,旁征博引,重点论证了两个问题:什么是敬学,怎样敬学,最后号召世人敬学,才能学有所成。小作者对“敬学”的思考是比较深刻的、对生活对学习的积累也丰厚。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到合时而著,在一些节日的前夕,我指导学生写短信。老师首先展示了许多经典的短信,然后师生互动分析,掌握它们的特点与写作的技巧。同学们深受启发,再加上这些短信的情感表达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区域,于是情不自己地给父母、老师、朋友写了短信。这次短信写作冒出了许多精品,我把它们速印出来发给家长,家长们对此评价很高。学生获得了成功,写作劲头更足,信心倍增。如粱尔祁同学致母亲的短信:

刻骨痛,多艰辛。只为孕育苗儿;牺青春,用心苦,无所为自我;头花白,背佝偻,笑容仍为苗儿绽;朝思念,暮盼望,苗儿在天涯?蜡芯燃,红烛泪,一生全用尽,唯为苗儿茁壮在。

妈妈辛苦了,愿您幸福安康!

三、评改点金——以评导写

集体的智慧是胜于一人的。班级授课的特点就是拥有强大的集体力量与无穷的智慧,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是其它方式替代不了的,但是师者要善于驾驭与利用。笔者想借班级的力量促进写作,故把评改这个环节充分地还给学生,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我主要采用三种形式:(1)小组互评;(2)集体评点;(3)老师讲评。

四、预设与生成相应生辉——以写导写

这种思路是老师先在上课前选好题材,预设其写作的方法、技巧,尽量周详一些。在课堂上,老师首先什么技法技巧都不谈,让学生先写一通,再交流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囡个人的难点不一样,宜依学生突出的普遍的难点来找突破口。归纳出一些方法与技巧,不求全面、详细,能解决一些学生的问题即可。对于个人存在的其他难点,通过小组相互切磋来解决,也可通过向老师质疑来解决。再让学生修改、完善,一写再写,慢慢就会得心应手。这种思路是学生互相学习提高的过程。老师的干预与引导应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题材选择、构思立意、语言表达、修改加工等环节。

笔者在上九上《好读书读好书》——如何写好读书感受时,设计的理念就是课堂以生成为主,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活动:分小组竞赛,说读书方面的名言。每组必说二个,一次一人说一个,按组轮流,后说者不许雷同。

(一)自然导入

1以读书名言导人。

2明确学习目标。

(二)说感受——触动心灵

学生对照《学案》谈自己喜欢读的著作或杂志,并粗略谈谈感受。

(三)写感受——表达“灵感”

屏绕着你最想告诉我们的感受,写一个片段或几个独立的片段,5分钟时间完成。

老师巡视,收集几件作品。

(四)评感受改感受——美化语言充实内容

1评点所收集的作品,结合课本中

“关于书的比喻”,让学生懂得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书的“意会”。

2评点好的作品,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归纳充实内容的方法,并提出完善作品的建议。

3发回已经评点的作品,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互评互改。

4根据同学的意见和自己所受的启发,独立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5小组推荐或自我推荐作品展示。

6展示教师下水作文中的片段,再次让学生明确要围绕主旨来充实内容。

(五)谈感受——总结提升

生谈自己的感受、收获、师小结。

(六)布置作文

把你读书的独特感受、体验,写成一篇散文。

参考篇目:

1、老师下水作文《心的洗礼心的飞起》。

2、学生例文《书情》《穿过书页》、《诗韵,在花香的天空中荡漾》、《体验(西游记)的人生》。

3、作家例文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学生齐读课本综合学习中的话结束课堂。(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这堂课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完全达到了学习目标。

五、授渔导航——以讲导写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话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表达方式是什么?有哪几种?刚上初一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摸不着头脑。对于如此的语文常识,师者只能传授、讲解。老师就要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来判断分析,让学生知其特点与作用,慢慢学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综合地运用。

语言上做到文从字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良好的语感与语法知识是其基础。那就有必要懂得句子的结构、语义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语法知识。还要让语言表达得简明、得体、连贯,这样才能文从字顺。现在的中考、高考没有直接考试这些,但是在语言运用与阅读中间接地考了。因此,老师有必要授渔导航。先让学生知理论,再重于实践与演练。这种思路比较传统,但有时有必要用。它的特点是讲练结合,环节简练,效果好。因此,它比较实用,好操作,运用范围广,用它的人多。

例举一种如下思路:教师讲授技法、理论→学生找例子印证→典型事例演练→学以致用,拓展深化。

如笔者在上完入上第二单元后,进行了细节描写的指导。思路是这样的:以故事导人专题→专题知识要点探讨→点评学生作品→佳作欣赏→练习。

授学生以“渔”,导写作之航,离不开传授讲解。可以说,这一点与上述几种思路有关联、有交叉,因为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工程。

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以上思路可以交叉、综合运用,依老师和班级的特点灵活选择、整合。老师设计的写作教学的课堂也应像写一篇文章一样。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要讲究逻辑性,艺术性,尽量做到自然流畅,扎实有序,生动有效,这样学生才有收益,饶有兴趣,学生“下笔如有神”就不会是童话了。

我常想,如果把一篇好文章比作一棵葱茏的树,那么生活是沃土,阅读是雨露,技法是阳光,历练是浇灌培育,修改是精耕细作。它的枝繁叶茂与硕果累累需要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何况是母语写作这一伟大工程呢?母语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携手共进,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猜你喜欢

思路作文老师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