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标题,“取”出来!

2009-11-27顾亚妹

小学生·新读写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虫子馄饨漫游

顾亚妹

小明是个好学的孩子,平日喜欢写作,可总为取什么题目而犯愁,要么是太过啰嗦,要么是没有新意……该怎么取,才能有好题目呢?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句赞美眼睛的话:“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文章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标题,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起到提示文章、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人没有好眼睛不行,一篇好文章没有好标题也不行。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读书看报时,首先是看标题,然后才往下阅读。标题不吸引人,就激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果读者不爱看,文章再精彩也没用。所以文章写好了,题目更要取得精彩。那么以下几点如果注意了,相信你们和小明的“烦恼”,都将烟消云散。

一、有“容”能成

写作文,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同样是表达发奋读书这一主题的文章:《我爱读书》、《书伴我成长》,就比《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爱书》好一些,前者具体,后者空洞。

老师布置孩子们写发生在家里的事情。有同学写在家当督导,劝爸爸戒烟的事情,取的题目是《当“督导”,成!》;还有同学写了星期天全家包馄饨吃的场面,用了《馄饨“宴”》这一题目。

光看题目你有没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呢?

其实,两篇作文写的都是平常的家事,题目取得特别好,一下激发起了阅读兴趣。就如后一个《馄饨“宴”》,“宴”字点破了所要写的事情,而“馄饨”则是事情的关键。读了题目,读者就领会了文章的要点,可“馄饨”和“宴”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是简单的吃馄饨,为什么要用“宴”呢?这不就得读这篇习作才能知道个究竟吗?

读完作文,有的同学给取了《记一次吃馄饨》、《包馄饨》、《一次难忘的吃馄饨》一类的题目,但如果这样,你一定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把习作的内容巧妙地在题目中点破,也不失为好的方法。

二、添“新”定行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热爱家乡主题的作文题,同样的主题,用不同的题目,就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童话世界——七星岩》就比《我爱七星岩》更加形象:《在先烈浴血战斗的土地上》就比《我爱家乡的土地》富于特点;《猎熊》就比《深山打猎》分外醒目。

为什么写同样的内容,这些题目更胜一筹呢?

用心读一读,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关键在于新颖。

有时,我们就可以采用以“新”制胜的招数,给人以新奇之感。大伙儿都知道,小虫子是生活在树上的,可它怎么就和我们人类一样,想要去旅行呢?姜丽欢小朋友的作文《小虫子“漫游”记》就很夺人眼球。小虫子怎么旅行的?被什么样的美景迷住了?答案只有读过后才能找到,那你能不读吗?

想要作文好,题目要新颖。《小虫子“漫游”记》这个题目想象奇特,把小虫子给写活了,有思想,有感情。一看到这类题目,就容易让人充满好奇,激发起阅读的欲望,就想要跟随小虫子的步伐,一起去漫游一番。

你想要一下抓住读者的心,不妨尝试在你的习作题目中添些“新”意,一定能行!

三、“个性”最棒

大文学家鲁迅,同学们一定都熟悉吧!他给文章起题目就非常有讲究、有特色。比如《药》、《祝福》、《一件小事》、《风波》等,给人以短而精,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感觉。

而我们有些同学担心文章标题字数少说不明白,就硬把题目拉长,如《藏在我心灵深处的一件难忘的事》,拖泥带水,啰里啰嗦。

就如小项和好朋友去江边抓了螃蟹,回来后写了篇习作《“大战”》,文中紧紧围绕人和螃蟹展开的一场场“大战”来加以描绘,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趣。这样的标题既精炼又扣人心弦。因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因而外加了个引号,就更具个性了。如此标题。一看就让人不免产生阅读的冲动。

说到标点,其实如果巧妙运用,还能为习作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引号,能起到引人注目的妙处:感叹号,则是强调了感情的真挚:问号,更能启发想象,令人思考……

其实,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想要给文章起个好的标题,力求鲜明、确切、醒目、简洁、活泼。如果有了“内容”,给人以“新意”,又具有“个性”,自然能称之为“好标题”了。

领悟了上面“几招”,小明就不用再为取题目而烦恼了。你看,他忙着修改自己的作文题目去了。你呢?是否和小明一样觉得获益匪浅呢?好标题,就这样用心“取”出来。

猜你喜欢

小虫子馄饨漫游
小虫子的梦
学包馄饨
《我是一只小虫子》写话设计
小虫子的大世界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霹雳漫游堂
瓶盖子和小虫子
NASA漫游记
最后一碗馄饨
边走边看:漫游海底 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