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

2009-11-26赵灵敏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46期
关键词:杜鲁门罗斯福政绩

赵灵敏

奥巴马离伟大有多远?

《纽约时报》说得好,奥巴马将永远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但不知是否能成为一位伟大总统

2008年的11月4日,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民间,他的形象登上各种流行产品,“奥巴马”成为年轻人中代表“酷”的口头禅。那时,很多美国人相信奥巴马可以医治百病:学生坚信他可以降低学费;老师坚信他可以提高工资;失业人士相信美国经济很快就会触底反弹;反战人士坚信他可以很快结束伊拉克战争,理想主义者相信华盛顿的“旧政治”就要被埋葬……奥巴马差不多成了神。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哪位政治家上台时得到过如此虚妄和不切实际的期盼。

一年后的今天,这位打着“改变”口号上台的总统,其所引发的蔓延全球的“政治追星潮”已经开始褪去。人们失望地发现,除了到处发表演讲和打高尔夫球,奥巴马没有结束战争,没有关闭关塔那摩,没有让所有美国人都享受医保,没有降低失业率,没有减少国家债务,没有弥合两党分歧,也没有改变华盛顿的政治文化。

民调公司“拉斯穆森报告”11月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强烈支持奥巴马的人达29%,但强烈反对他的人达39%。雪上加霜的是,在11月3日举行的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州长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均战胜民主党对手。而在纽约市,现任市长布隆伯格也击败了民主党的汤普森,连任成功。三战皆失无疑是奥巴马的一个麻烦信号。

从一年前差不多被捧上天的崇高地位,掉落到今天广受质疑的尴尬境地,奥巴马的经历证明了民意如流水的残酷。显然,政治家的人气不等于业绩,不管你长得多帅,衣着多有品位,举止如何拉风,终归只是细枝末节,民众对你的最终诉求,无非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而这种政绩并不是讨巧民众、左右逢源的一时之举,而是从长远看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这种政绩支撑的政治人物,无论他一时之间如何受欢迎,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罗斯福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医治了大萧条和赢得了二战,更因为他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深远持久的社会变革: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的成立,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了半永久性的措施;《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为工会的集体议价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框架;《社会保险法案》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

历史上,美国不乏在上任之初气势如虹最后却被选民抛弃的总统,但也有在任上声誉不佳却在多年后被历史证明是伟大人物的总统,比如杜鲁门:他在即将结束第二任期的时候,民意支持度已经滑落到23%,当时美国人给杜鲁门的评语是:“这位总统所做的只是将美国带入朝鲜战争、美苏冷战时代。”但多年后,人们意识到如果没有他任期内的对苏政策,美国很难说会成为现在的唯一超级大国,今天杜鲁门被广泛认为是一位“近于伟大”的总统。

因此,仅凭一年的成绩来对奥巴马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毕竟,美国的经济迟早会复苏,民众暂时的经济困难也终会过去。在笔者看来,决定奥巴马历史地位的,不会是经济复苏的快慢这些表面因素,而是他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走向,为美国未来的长远发展赋予新的动力和契机,留下更为持久深刻的政治遗产。

《纽约时报》说得好,奥巴马将永远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但不知是否能成为一位伟大总统。要成就伟大,奥巴马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医改。在美国历史上,奥巴马并不是第一个想要推动医改的总统,从老罗斯福、小罗斯福、杜鲁门、尼克松到克林顿,不断有人试图对医疗体系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改革,以达到控制医疗开支和实现全民保健的目标,但要么无疾而终,要么成果有限。奥巴马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无疑是彪炳历史的功绩。

其次是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现在从军事上看都不乐观,特别是阿富汗战争有陷入泥潭之势,但它们都是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至关重要的战争。如果只是为了减少伤亡而撤兵,就等于向恐怖活动投降,美国的道义优势将荡然无存。如何说服人们继续支持这两场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对奥巴马来说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杜鲁门罗斯福政绩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最后的机会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最后的机会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浅析晚清收藏家刘世珩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