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信

2009-11-26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46期
关键词:记者节公民足球

期待更多的郝劲松

一个郝劲松,居然在孙中界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总算为孙中界赢得了公道,但他仍继续小心翼翼地行走。

一个人的力量,在13亿人口、8000万执政党员的国度,是微不足道的,正因为这种微不足道,才显得这一个共和国公民的难能可贵。

他不是只有三板斧的程咬金,因为那一点执着和坚持,当他一而再,再而三挺身而出,而且不断获得胜诉之后,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不再敢把他视为是等闲之辈。

看来他是幸运的,因为制造张志新、孙志刚冤案的时代氛围已不复存在,也因此,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他是懂得挥舞法律斧头的公民,但他从不会咄咄逼人,因为他更懂得如何在特殊国情之下,做一个公民原本就应该做的事。

一个公民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期待有更多的一个。

杨锦麟(凤凰卫视)

不讲真话的悲哀

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足球协会主席袁伟民,在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问中,拐弯抹角地提到了我。看到这个采访后,我很惊讶。

2001年起的足球打假扫黑,是袁伟民任职时,体育界最突出的问题。当时,足球打假扫黑具备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但是这场斗争却意外地“流产”了,造成了足球运动全面大滑坡,至今仍是体育界的一个大难题。袁伟民应当感到内疚和自责。没想到他在《体坛风云》里对中国体坛最大的风云三缄其口,讳莫如深,不能不叫人感到遗憾。

就此问题,袁伟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了我的名,说了长长的两段话,不着边际地说什么我“天天接触下面的球员”,似乎当时我们主张足球一定要打假扫黑,倒成罪魁祸首了。我不是教练,不可能也不需要去“天天接触下面的球员”。袁局长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处理,远远超出了足球的这些范围”,“这些事儿,这些问题不好现在说”。其实这话不能自圆其说。为什么只判龚建平一个,是司法范围的事,总局和足协是管不了;但“为何自曝家丑的浙江绿城却受到最重的处罚”?也是司法问题?当时,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提出的口号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可是在实际处理上是“坦白从严,抗拒从宽”。许多人认为总局和中国足协是为了杀一儆百,以收寒蝉效应,结果是演出了“捉放曹”,放纵了一批收黑钱的裁判,保护了一些使黑钱的球队,埋下了中国足球病入膏肓的根子。

陈培德(原浙江省体育局局长)

记者眼

记者说记者节

11月8日是记者节,关于这个节日和职业,本刊记者有话说……

每次采访前,我都会听一遍Dreamtale的《The Dawn》,暖场曲用于强悍内心。

——王年华

也许有一天,这世上不再有记者节,就像男女完全彻底平等的世界上不会有妇女节一样,新媒体的诞生和渗透,让我相信这一天是可期的,如果人人都是记者,人人有权利并有能力记录他所看到的世界,也许真理才有可能被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中。

——蒯乐昊

自勉:记者最高境界:有种、有料、有趣,都能做到最好,至少也要靠上一条。

——张欢

在盘根错节的世界里寻找可能的脉络。

——卫毅

11月8日是记者节,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在11月9号是这样对我说的:“我都不知道昨天是记者节……要不我一定恭祝你!”

——薛芳

记者节这天,我在湖州出差,收到两个祝福,很温暖!

——陈磊

对我来说,记者是太阳底下最好的职业!它给了我思想和时间上的自由度。节日快乐!所有奔走在传播路上的人儿。

——徐梅

有许多节日都毫无意义,记者节更是如此。可不管怎样,能如此广阔地触摸这个世界上最黑暗和光明的角落,并附带薪酬的职业也就这个了,只这么一想便激动不已。

——王大骐

记者节:奋力赶稿中。谁也甭跟我提过节,这会瓦解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战斗力。印象中,这几年的记者节好像都是在赶稿中度过的,我怀疑记者节的全称是记者努力工作的节日。

——易立竞

这一天,听林怀民老师说舞,坠入云门,不想醒来……记者节?忘了,早忘了……

——李乃清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我们的职业。没有什么东西是铁板一块的,中国的新闻业,就尤其不是。

——杨潇

我记得有谁说过,能够体验他人的人生,唯演员与记者。想想这点就有激情,有没有节没关系。

——彭苏

虽然已渐入亚健康行列,却仍然欢喜着这个行当。并非存有意见领袖幻想症,亦无所谓无冕王、第四阶层、话语权的种种YY,仅愿充当一个称不上愚昧的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将那些值得与公众分享人物之情感、操行、意愿乃至秘密,悲欣交集予以呈现,从而与分享者一道汲取,最终在这个喜乐人间趋向不妄图、不苟且、不放弃。

——陈彦炜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刘子超

每年记者节,都会收到以前一个采访对象的问候短信,每次都很惭愧,不知道怎么回复。她的不平遭遇,我无力帮忙。

——郑廷鑫

做了三十多年的中国公民和十几年的记者,我最想说的是两句话,我们不幸生在中国,我们有幸生在中国。

——黄广明

“文章惊恐成”,从杂志创刊起在杂志工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惶恐,越来越不敢写,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写了……

——吴虹飞

寻找一条融人性通透和社会真问题为一体,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道路。它温情而不煽情,专业而不生涩,细腻而不失逻辑;它不民粹不冷血,不视而不见也不自我张狂。新闻,我已然在路上。

——谭翊飞

上当了!原来以为是根葱,现在觉得千万别把自己当根葱。

——刘欣然

入这行满5年了。免不了有抱怨的时候,也会想自己改行能做什么呢。可是,一有重要的报道任务在身,又张牙舞爪起来,兴奋、好奇、紧张,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的这种滋味,其实也很不错嘛。

——徐琳玲

这个时代的记者不讨人喜欢,主要是时代的问题。

——李宗陶

猜你喜欢

记者节公民足球
论公民美育
记者节里的传媒人
街头采访忙
浅谈媒体转型期记者职业理念的流变
我骄傲,我是小记者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认识足球(一)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