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同学习环节体育学法表现看学法指导的针对性(九)

2009-11-23于素梅

体育教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学法积极性阶段

于素梅

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主要是通过听、看、练等方式,实际上,基于要达到对动作的熟练掌握,在听、看、练之间还有一些其它的学习形式,如模仿,提问、讨论、展示等,本研究主要针对听讲、观察,提问、练习、讨论等学习环节的体育学法问题进行调查,而对模仿和展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有着不同的学法表现倾向性。

1听讲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体育教学场景中。当老师讲解(或边示范边讲解)的时候,不同的学生都在怎么听?本研究从学生听讲的目的,听讲的内容,听讲形式、听讲态度和听讲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大部分学生的听讲目的很明确,约占75.8%,仅有2.3%的学生课堂听讲没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学生学习体育来讲,如果首先有了明确的目的,将对听讲的方式、听讲的效果等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对学生听讲内容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听讲过程中80.9%的学生注意听老师所讲的动作要领,有59.5%的学生注重听动作过程,有38,0%的学生注意听动作的学习方法,从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不但想听明白老师所讲的技术本身,而且还希望能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该动作如何学习,即学习的方法,说明有些学生是希望老师能在学法上给予一定指导的。

学生的听讲态度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很想听,约占56.5%,有39.6%的学生听讲态度表现一般,有3.8%的学生不想听,说明体育课上学生的听讲态度相对来讲是比较认真的,但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很想听老师讲解的学生仅占一半稍多一点。一方面,需要老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力争做到精讲多练,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改变讲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

关于听讲方式的调查显示:不知道如何听的学生占极少数,仅有1.9%,单纯听讲者也比较少,为7.2%,大部分学生采取的是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模仿,或者是听讲、思考又有模仿,而且能够边听边思考边模仿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最高,为34.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动脑听讲,但由于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听,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之前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告诉学生如何听讲,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

体育常态课学生听讲过程中的具体听讲表现举例如图1所示,这是一节跆拳道课。当老师讲解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在认真观察和听讲,但也有个别同学“溜号”现象,如图1中最右侧的一名男生。

当老师讲解的时候,这位男生在关注另一个班打篮球,或许这个学生对篮球更感兴趣,因此,可能是因为兴趣的转移而导致了未认真听讲。还有站着的那位准备与老师一起示范的学生,也在老师讲解过程中出现兴趣点转移的现象。在对体育常态课的观察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如此的场景,说明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确实是存在的,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不认真听讲的人次有所不同,学生出现不认真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讲调查和观察到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2观察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在对学生观察时的学法表现进行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上观察的是什么、如何观察的、以及观察时是否很积极等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70.5%的学生能够观察教师示范的整体动作,有65.5%的学生注意观察动作的细节,有32.5%的学生观察局部动作,随意观察的人数比较少,仅占5.7%,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懂得如何观察,但就具体的运动技能而言,学生究竟该观察什么部位。既要结合运动技能学习不同阶段教师的示范目的和示范方式,还要结合是什么样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因为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和联结阶段观察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对一线教师和专家的访谈并结合经验判断,在认知阶段,学生多以整体的观察为主,在联结阶段,学生应该更加注意动作的局部,尤其是细节部分,到了前自动化阶段,老师示范时学生的关注点却需要整体的和局部的综合观察,如能够到达自动化阶段,主要观察整体动作以及局部动作之间的衔接。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也是如此,有些项目的学习,需要观察整体,如标枪完整技术的学习。有些项目的学习时刻都不能忽视动作细节,如24式简化太极拳的学习。因此,究竟应该观察哪些部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对学生观察的方式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观察方式与听讲方式非常类似。也就是说,少数学生观察中不知道动脑,另有0.9%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观察。但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能够认真地动脑,只不过有的学生是边观察边思考,有的学生是边观察边模仿,还有的学生是边观察边思考又能边模仿。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观察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表现,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法,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观察的方法指导。

另外,对学生观察的积极性的调查了解到,学生观察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因为有62.6%的学生很想观察,仅有2.1%的学生不想观察,剩余35.4%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和其它同学一起比较认真地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从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和听讲的积极性的比较可以看出,很想观察的学生要比很想听讲的学生高出几个百分点。学生在观察时的各种表现如图2所示。

图2显示,老师在讲解并示范如何持球的时候,同学们的听讲和观察情况表现出:大部分学生在认真观察,而且还有个别学生在积极模仿,但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在那些不认真观察者中,有东张西望的,有低头沉思的,有与同学交流的,还有走来走去踢地滚球的。为了提高学生观察,听讲的效果,教师在示范前最好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观察和听讲的具体要求,或许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和听讲的积极性。

3模仿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学生在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的时候,在观察、听讲、练习等不同的学习环节,都会伴随一定的模仿性学习,但是由于所处的模仿阶段不同,所做的模仿是有差异性的。总体说来,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观察,以及与一线教师的访谈后认为,模仿可以分为“无意模仿”和“有意模仿”,而有意模仿又可以分为初级有意模仿和高级有意模仿。无意模仿是模仿的初级阶段,是跟随教师示范动作之后的模仿,表现形式往往是有形而无神的模仿阶段。当对动作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或掌握以后,教师讲解动作过程中未做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所比划出的动作,这样的模仿是有意的,是经过在大脑中理解基础上的模仿形式。当然这个阶段也很难保证有神的体现。最高级的模仿应该是有意的形神兼备的模仿,该模仿建立在一定的

练习阶段之后,对该技术动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但还是容易产生错误动作的阶段,尚未形成动力定型,这个阶段,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示范,以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动作阶段时,学生此时对运动技术示范进入了更高一级的有意模仿,也叫有意注意模仿。这个时候的模仿往往会形神兼顾。

学生进行模仿的原因,主要是在体育教学的开始阶段,动作表象在未形成之前,教师示范讲解完动作后,学生在只有初步动作表象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模仿练习,就会因为时间过长,视觉表象发生动摇或模糊,运动表象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因此,模仿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的重要学习环节。体育教学场景中学生的模仿如图3所示。

图3是一节软式垒球课上学生在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击球动作,从学生所做的模仿动作中看到,学生的持棒高低,站位方式、重心位置都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在模仿练习时老师应做具体明确的要求,提倡学生多注意形神兼备的有意模仿,以便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模仿方法,从而提高模仿效果。

4练习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学生练习时的学法表现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练习的目的、练习的形式,以及绢网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内容等也有所区别。

在对学生练习目的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练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其中为了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者占66.7%,其次是有38.6%的学生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另有24.5%的学生仅为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却有5.3%的学生是迫于无奈才进行的练习,说明这部分学生处于一种极其不想练,但又不得不练的心理状态,也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可能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够及时发现为完成任务和迫于无奈而练习的学生,就要一方面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艺术性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上等多做一些考虑,尽量能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中去。

在对学生练习的形式调查中发现,学生都不太喜欢自己独立练习。而是愿意和其它同学一起练习,约占85.9%,仅有11.6%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练习。另外,还显示出有2.5%的学生根本就不想练习而且不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希望能在群体中发展自己,而且还希望能够与同伴互相学习。对于那些不练的少数群体,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定要及时引导,并将他们的练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达到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运动中来,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运动参与目标。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会影响到学生的练习,一方面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都是有机联系的。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因为每一种教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学法。也就是说,教师每给出一种刺激就会有学生做出一种反应,刺激的不同。反应也将不同。如图4所示。

图4显示,在一节足球课上,老师让学生采取的运球方式也是非自主的。因为学生无法脱离这个练习的集体而自己跑到别处练习,也无法改变练习的内容。该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密集的人群中练习运球过人技术。这种练习有一定的目标和难度,学生练习时的积极性很高,并会积极想办法穿越对方。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节形体课上几乎都是同学结伴进行的练习,有的是一起同步练习,有的是带领着练。有的是指导着练。图中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位学生在和她的同伴一起做形体的手位练习。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少数学生不练的现象,同样我们从这张图中也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如左侧最后边的三个同学不但自己不练习而且还在一起闲聊。练习中教师在循环指导的时候,需要留意各种练习的形式,以便做适当的指导,积极鼓励同伴间的互相学习,坚决杜绝不练又影响他人练习的现象,从而提高全班同学练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5提问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在对体育常态课的观察中发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总会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尤其提出那些为何没听懂,看不明、练不会等问题。不同的学生提问的目的、方式、时机、内容等还有一定的差异性,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看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有61.7%的学生都能够及时向老师提问,还有27.9%的学生虽然没有及时提问,但是也通过一定思考,或在适当的时候向老师做了请教,仅有10.4%的学生不提问。也许有其它的解决办法,如自己琢磨,反复体验动作,或观察别人如何做然后自己再进一步尝试等。不管怎样,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的,这就需要老师做正确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提问后的解决办法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方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如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予理睬,也就是说不做回答,反而批评学生,可能就会打消学生再提问的念头;假如教师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不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而且能够耐心地给予解答,学生再次提问的积极性。以及其它同学提问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从对那些向老师提问的学生所提问的内容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提问的内容多集中在问动作要领(58.4%),问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49.2%)、问动作的细节(42.9%)。至于动作的名称一般不是特别关注,调查中发现,仅有7.6%的学生向老师询问动作的名称。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动作要领和动作细节的讲解与示范,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以及给予客观地评价,并向学生讲明“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以及“如何纠正”等。

6讨论环节的体育学法表现及学法指导

一般情况下,体育课上在某一学习阶段,教师还有可能安排讨论活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讨论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学生讨论时发言的积极性和所考虑的问题有所不同等。调查结果显示,从讨论中发言的积极性上来看,44.2%的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主动发言,但也不足一半,有31.1%的学生发言是被动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发言,约占24.7%。这一结果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或练习的课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外,也不可忽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因为,除了那些被动发言者以外,毕竟还有一定比例的不发言者,因此,对于讨论环节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以便提高讨论的效果。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不同的学生除了发言的积极性不同,讨论中考的问题也有区别,调查结果显示,49.6%的学生在考虑同伴的发言是否正确,从这一数据反映出,至少有这些学生是在认真地参与讨论活动,并关注讨论的内容。分别有44.9%和43.3%的学生在讨论中考虑同伴发言完后是否还有补充和自己如何发言,这些学生也在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只是与考虑同伴发言情况的学生关注点不同而已。这一调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组织讨论活动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关注其它学生的发言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考虑争取能够主动发言,并及时做好他人发言后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讨论结果的有效性。

7结束语

从对体育教学场景中学生的各学习环节学法表现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总体情况比较理想,能够积极学习的占大多数。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学生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略,如在听讲的时候有的学生单纯听讲,有的学生边听边思考、有的学生还能够配合模仿,另外。在观察,模仿,练习、提问,讨论等学习环节。学生的学法表现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但调查中发现,仍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不太活跃,几乎处于思维的关闭状态,,老师对此的反馈是。有些学生学习“不动脑”、“不用脑”等。那些不动脑学习者往往表现出听讲、观察、练习等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分散等情况。或者是学生有时也动脑了,只是动脑的时机未能很好地把握。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种种学法表现认真分析和总结,一方面,发现学生不良的学法表现,要能够及时给予纠正;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殊学法表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100875)

猜你喜欢

学法积极性阶段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