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视纪录片的节奏

2009-11-16张雪梅

活力 2009年11期
关键词:节奏纪录片音乐

关 旭 张雪梅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它存在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电视纪录片,同样存在着节奏。节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越来越被电视从业者重视。

意大利电影导演罗西里尼说:“至为重要的是节奏,而它偏偏又是无法言传的,只是人们身上固有的秉性。”

电视纪录片的运动变化给观众的生理造成冲击,使观众去适应新的规律,这种适应带来了观众心理感受上的起伏,就会赢得观众,宣传效果也会大大增加。

一、电视纪录片的内部节奏

观众欣赏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眼睛进行的。当电视纪录片的内部节奏变化时,会使观众产生新鲜感,从而在心理上受到一种心理调节作用。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画中人物的内心情绪的起伏等因素而产生的。在电视纪录片中,是以内部情节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的。譬如:徐州电视台拍摄的十集电视纪录片《新亚欧大陆桥纪行》中的(西域名城—乌鲁木齐)这集中,作者在表现新疆工业快速发展时,采用了一组工业生产的镜头:机器的快速运转、火花的快速流动,均产生了各自的内部节奏。加上作者的组合,它们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给观众以强烈的节奏感。又如:采用自然蒙太奇(一个长镜头)表现三个或更多人的快速对话,每个讲话的人都用特写或近景来展现时,这样就形成了内部比较快的节奏,画面中快速奔驰的列车、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以及人物内心情绪的起伏,均可以形成电视纪录片的内部节奏。

电视纪录片内部节奏的形成固然取决于画面内部的主体运动度,但是它和摄像记者选取的角度和用光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电视纪录片的外部节奏

外部节奏,主要是指镜头转换的速度而产生的流动与间歇,以及镜头并没有推、拉、摇、移、甩、跟、升、降等技法的运动速度。它是观众可以直接耳闻目睹的一种流动的节奏形态。任何一部电视纪录片,作者均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或快或慢、或张或弛的外部节奏。

1.镜头运动形成的节奏

镜头的运动,有推、拉、摇、移、甩、跟、升、降等形式。摄影记者无论采取哪种镜头的运动方式,速度的快慢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外部节奏。如纪录片《黄河源之恋》在镜头并没有的动作上,采取了较为慢的节奏。因为考察队员地处4 8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在这儿队员们的心跳加快了、血压升高了,然而队员们的行动却放慢了,他们的生理条件受到严重制约,所以,表现考察队员在黄河源并没有立碑、举行祭拜母亲河仪式时,作者采用了一组慢节奏镜头。摄、编人员从镜头的推、拉、摇、移以及埸景的转换,尽量接近客观现实。使外部节奏与内部人物情绪和谐统一。

另外一组镜头是,考察队员当中有一人突然休克。作者在编这一段时,采用了逐步加快节奏的艺术效果,处理随队医生抢救队员的过程。自然形成的节奏(指长镜头)剪辑时是可以改变的,当然这要根据作者的需要而定,笔者认为,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要恰当地编辑每一个段落。这样作品才更加真实、可信,能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2.镜头的剪辑率形成的节奏

剪辑率,是指镜头转换速率快慢。在单位时间里镜头转换得越快,剪辑率越高,镜头转换处越慢剪辑率越低。

剪辑率的控制,是电视纪录片外部节奏的又一重要手段。外部节奏的形成,要依据节目的内容、镜头质量进行剪辑。作者如果要表现强烈动感或表现欢快、紧张的气氛时,宜用较短的镜头,逐步加快剪辑率可以造成不断高涨的气氛,使观众心理感受到一种快节奏。

反之,我们用较长的镜头,则适宜表现抒情内容或宏大的埸面,故事性较强,节奏相对慢一些。

电视纪录片外部节奏的把握,主要依据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创意和艺术追求等,在任何情况下,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都是相互联系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决不能孤立地去看。

三、电视纪录片的听觉节奏

听觉节奏,即通过听觉形象表现出来的节奏,电视纪录片中的人物对话、解说,人物动作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音响,写实的和渲染气氛的音乐等,一切诉诸观众听觉的有规律地轻、重、强、弱交替出现的声间层次,构成电视纪录片的听觉节奏。

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声音创作远远比画面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因为声音成分复杂,而且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

人们对声音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电视媒体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电视纪录片应尽快地适应观众的需求。把各种声音充分地利用起来,用优美动听的音响节奏去感染观众。

1.电视纪录片的同期声

同期声一般可分主体声音和环境音响。主体声音,主要指画面上出现的人物的同步语言,如采访者、主持人、被采访者的直接真实的声音。环境音响,是指主体声音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存在的声音,如:小溪水声、森林里的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风声、海啸声、市埸上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以及稻田里的蛙声等等,均可作为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主体、深化主题、创造意境的素材。

当环境画面作为主体出现时,那么环境音响也可作为主体声音出现,这种情况在电视纪录片中也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同期声在作者不同的立意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电视纪录片的音乐

音乐是很多电视纪录片不可少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画面内容的表达经常要借助于音乐的艺术感染力。电视音乐在电视纪录片当中,可起到烘托主题、渲染情节以及节目中的间隔、句逗的作用。电视音乐常用主题贯穿的表现手法,烘托节目的思想内容,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题音乐,这种节目的艺术结构形式,常被电视人采用。

作者在选择音乐时要依据电视纪录片的题材、体裁样式以及它的节奏来确定音乐的风格和节奏。如黑龙江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巴破寨的故事》,开头和结尾所选的音乐就是基诺族老人唱的一首民歌,预示着各民族的故事悠远而漫长。节奏缓慢,音乐有规律地轻、重、强、弱交替出现的声间层次,渲染了气氛,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此,节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部电视纪录片节奏的把握都要用相互联系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结合自己节目艺术形式去分析、研究,统筹经营各种节奏。这样才能使电视纪录片成为一部完整的,而又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品。□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节奏纪录片音乐
Rough Cut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等待
超级蚁穴
轻快漫舞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