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导入浅议

2009-11-11汤俊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皮猴小兔课件

汤俊华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这也是判定一节课教学高效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段有新意、有价值的导课,可以迅速点燃学生思维跳动的火花,让学生新课伊始就如坐春风、如饮甘泉,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和创新的闸门,激发联想,鼓励探索,从而很快地进入美妙的学习境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一、巧用学生现有知识的差异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有趣、有疑,才有思、有问、有究、有论。巧用学生知识上的差异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就是教师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如我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这样导课:一开始用投影出示“小兔回家”图,并说明:“小兔只有沿着有角的路走才可以安全到家,否则就有可能遇到大灰狼,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兔吗?”学生们都说愿意,可思考片刻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们想帮助小兔,可是我们不知道哪些是角。”这时我就开口了:“小朋友们,现在让你们来帮助小兔是有点困难,可是学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有办法了。”从而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以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所遵循的一般规律。针对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征,我利用多媒体动画、音效的优势,很多新课的设计都是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例如,我在参加市新课程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时抽到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当时我非常沮丧:“这种纯计算教学,如何老课新用?”最后决定充分利用好导课。我用flash制作了一段动画,新课伊始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孙悟空正在花果山带领着他的孩儿们摘桃呢!(多媒体出现孙悟空带领着猴儿们摘桃的有关画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呀,你们看,小导游皮皮猴出来欢迎我们啦!(点击鼠标出现皮皮猴画面和声音——欢迎大家来花果山游玩!)”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给调动起来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兴奋状态,而后面的教学也是以皮皮猴为主线串联起来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自然就取得了我理想的比赛结果。

三、用好学生喜欢的偶像效应

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说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导课方式,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个学期利用学校公开课的机会,又实现了一次自我挑战。现行六年级的课本就是首轮课改教材,里面的“数学广角”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抽屉原理”。“抽屉问题”是奥数教材中比较难的内容,恰好我又不太了解,于是我就给自己施压,选择了它。上完课后,所有听课教师都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说最让他们记忆犹新的就是我新颖的导课。先与生交流魔术师刘谦的轻松话题之后,我选用了三个简单的魔术作为导课,师生互动之余,教学效果极佳。其中第三个魔术就是书上的一个练习: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5张,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此处设疑后导入:“同学们想了解其中的秘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后,大家都会变。”从而揭示课题:数学广角——抽屉原理……下课后,学生们反映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感觉非常愉悦,能记得快、学得好。现在这节课的设计被我推荐给了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她正准备用这节课参加省新课程录像。

四、利用多媒体设置悬念或关卡导入新课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能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时,我用课件先显示一本书的封面,然后提问:“同学们拿什么大小的面积单位去拼摆、测量?”(学生们会举起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课件再显示一块黑板,问:“同学们拿什么大小的面积单位去拼摆、测量?”(学生们会说用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测量)课件再显示一个游泳池,问:“同学们拿什么大小的面积单位去拼摆、测量?”(大部分学生们还是说用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测量)这时,立刻就有学生举手发言了:“不可能把一个一个这样的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摆在游泳池里。”师:“不能?怎么办?”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师说:“要是有一种方法不用拼摆而是直接计算就好了。”从而引出要学习新课的内容……

五、巧用录音、录影谈话导入新课

关于“解决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了这样的理论根据,我在教学“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整节课借用希望小学的一场运动会为教学情境,自拟了“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为教学课题,让学生通过该校三(1)班的特约小记——小精灵聪聪的“摄像镜头”和语言向导,在课件中串联了一个个运动会中的情景作为教和学的素材,引导学生经历了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课伊始,师亲切谈话:“同学们,2008年将在咱们北京举办一场盛大的体育盛会,它就是——对,是奥运会。想要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我们从小就要锻炼好身体。”正当我借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小精灵聪聪打来电话,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想去看看吗?(想)那好,就去看看吧,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能提出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个环节借用了小精灵聪聪的形象和语言导入,加之教师提出明确的参观要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立刻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被调至到课堂上来了。

其实,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提问导入、尝试导入等等。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起到好的作用,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情境下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互相信任、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对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皮猴小兔课件
皮皮猴的招聘广告
考试紧张怎么办?
THE PEA BLOSSOM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