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对桂阳县烟叶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2009-11-11王湘渝曹圣金王生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烟叶产业化标准化

王湘渝 曹圣金 王生才

摘要桂阳县实施烟叶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要求,简要列述了桂阳县烟叶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措施,剖析了桂阳县实施标准化对其烟叶产业的影响,提出加强桂阳县烟叶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烟叶;标准化;产业化;湖南桂阳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378-04

当前,全国烟叶市场竞争激烈,逐步向市场化、订单农业生产发展;同时,烟叶质量安全问题和烟农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十分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桂阳等地烟叶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烟叶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烟叶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到烟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实施烟叶标准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烟叶质量和安全,也是增强烟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实施标准化是烟叶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叶生产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烟叶标准化是现代烟草的重要基石,是增强烟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进烟叶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烟叶质量和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以烟叶种植为代表的农业结构调整,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应对市场挑战,提高烟叶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其他烟区不断崛起会对本地烟区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一些比较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得到发展,如蔬菜、畜禽肉等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果烟叶质量上不去,稳不住,安全不过关,不但难以拓展新的市场,而且现有的市场也要丢失。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性。目前,烟草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烟叶质量问题,必须从烟叶标准化抓起,实现从田间生产到烤房初加工全过程质量控制,逐步提高烟草安全水平,提升烟叶质量。实施标准化,实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烟叶质量一致性,有利于“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的实施。

2桂阳烟叶发展历程及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2.1烟叶发展历程

桂阳作为全国重点烟区和烟草大县,是烟叶种植最适宜区之一。早在1951年,就被湖南省定为6个烤烟试验县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叶,该县在烤烟栽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以高垄单行、平衡施肥、测土配方、烤房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而名扬全国。新世纪之初,该县上下积极转变烟叶生产观念,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抢市场,以品牌求效益,围绕树品牌目标,以全面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强基本烟田规划,实施烟水配套工程,严格按照市场质量要求组织生产,采取订单合同的生产方式,极大促进了桂阳烟叶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03年桂阳县按国标委(2003)70号文件提出申报,于2004年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烟草标准化示范区”行列。3年多来,桂阳烟草始终坚持走标准化生产、科技兴烟之路,科研项目的开发能力大大加强,烟叶的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烟叶质量也随之有了明显提高,成功在全国各大卷烟工业企业打响品牌,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烤烟专家的一致称赞。

2.2标准化建设措施

2.2.1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自2004年被国家标准委员会列为第四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桂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标准化建设,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桂阳烟草专卖局,县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统计局、科技局、气象局等联袂办公,全面启动该项目;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下设1站、1办、3个工作小组,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站、办公室,技术组、物资组和考核组。各产烟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烟叶工作的副职领导和烟草站站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分年度制定《桂阳烤烟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计划任务,按目标任务县、乡、村、户层层分解落实,签订责任书,分工明确,实行目标管理。

2.2.2加强协作,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在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了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已形成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县技术质量监督局全程参与了《“桂阳金叶”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制订和修改。县农业局对烟区土壤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户发给“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并按标准要求定期向烟农印发烤烟病虫害预报。县气象局除常规的天气预报外,还事先向烟农发出对烟叶生产不利的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县农开办、县水利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烟水配套工程进行测量、设计、施工指导和验收。县国土局成为保护基本烟田的主力军,并为所有标准化烟站建设用地开绿灯。县公、检、法、司等单位在维护烟叶收购秩序和整治烟叶专卖市场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2.2.3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宣传和培训网络。一是加强宣传造势。宣传硬件设施是标准化体系宣传和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已建成电教厅、标本室、展览室、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等。利用培训、报刊、墙报、电视讲座、资料光盘等舆论工具加大对标准体系进行宣传和指导,把公司、烟草站、项目区化为三级培训推广网络,以“标准化推广站”为中心,以全县308个“金叶夜校”为网点,全面对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宣传培训。同时,印刷《“桂金叶”烟叶综合标准体系》2 000册下发到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手中,标准化基础知识宣传单4万余份发放到全县烟农手中。通过一系列宣传造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示范的实施水平,保证了标准的宣贯率和技术到位率。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桂阳县加大标准化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县烤烟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成立了督查组,并制定出督查管理办法,建立起督查组责任追究制度和每月例会制度。领导小组深入烟区一线,全面掌握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指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同时县局把标准化体系实施落实情况纳入公司相关部门和烟站年度目标考核之一。三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工作材料档案。加强标准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标准化办公室专人负责整理各项基础资料。

2.2.4建立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一是实施ISO9001管理体系。桂阳县烟草专卖局于2003年导入了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5年5月获得认证。将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与标准化示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ISO9001认证促进标准化实施,以提高标准到位率。二是实行“三项管理”。“三项管理”指层次管理、量化管理和户籍化管理。层次管理是根据烟草部门管理生产存在多级体制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层次控制手段。由县政府和县营销部为第1层,乡镇政府和烟草站为第2层,项目区为第3层,技术员为第4层;从上而下一级管一级,由下而上一级对一级负责,层次清晰,权责分明;量化管理是根据烟叶生产全过程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的特点而提出来的过程控制手段。它把生产收购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工作总任务量化为1 000分,然后按上述4个层次逐级逐段进行考核记分,作为年终计算绩效挂钩工资的依据,以此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户籍化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终端,是对层次管理、量化管理进行终端控制的手段。对签订烟叶产购合同的农户建立户籍档案,逐户进行管理。档案中详细记载农户基本情况、种烟面积、生产措施、投入数量及时间、交售烟叶的数量、等级及金额、技术人员上户服务的次数和效果、烟农对技术人员的评价等。烟农户籍档案成为考察全县烟叶产购计划落实、技术落实和对烟农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察技术人员服务情况的重要依据。

2.2.5整合先进技术,完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示范,项目技术专家组经过严谨的研究、论证,制定了27个企业技术标准指导烟叶生产。对一些技术着重集成、组装和推广,如围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烟株营养,在示范基地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及施用火土灰、 减氮增钾增微和种植绿肥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对提高烟叶成熟度和烟叶香气量有明显成效。特别是烟叶集约化育苗、单行栽培、烟田覆盖、化学抑芽、成熟采收、分级扎把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都已达到100%。同时,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在桂阳县也被应用于烟叶生产,如性诱剂、频振诱蛾灯等害虫诱杀技术。

3实施标准化对桂阳烟叶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桂阳烟叶实施标准化生产几年来,烟叶生产、收购过程行为不断规范,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和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已走上了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示范规模和覆盖率提高

从2004年起,针对实际在桂阳县烟叶生产重点乡镇同步推进示范项目。2004年示范面积1万公顷;2005年示范面积1.2万公顷;均达到合同种烟面积的80%以上;2006年和2007年示范面积分别达到1.33万公顷和1.17万公顷。

3.2体系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提高

2004年,根据当地烟叶生产实际和烟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制定了《“桂阳金叶”烤烟综合标准体系》,《体系》编写一是遵从国标行标,二是学习参考外标,三是凸显桂阳特色国标行标,四是学习参考外标,五是凸显桂阳特色。体系涵盖了烤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于2005年2月发布、试行。2007年,根据形势发展,又按照“废弃、修旧、补新”的原则,对《“桂阳金叶”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编撰成了《“桂阳金叶”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修订版)》。新的标准体系共计编入标准80个,其中引用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11个,自订企业标准64个。《“桂阳金叶”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修订版)》是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本地实践经验与外地先进技术的结合,是国内外市场对烟叶共同要求与桂阳烟叶独特风格的结合。

3.3种植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

坚持“标准为准绳,科技为先导、质量占市场、品牌求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向最优产区集中,向种烟能手集中”为目标,逐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标准化前后对比,桂阳种烟乡镇由32个调整到29个,种烟村由366个调整为308个,种烟农户由58 000多户调整为32 193户,户均种烟面积由原来的0.2hm2上升到0.33hm2。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全县种烟0.67hm2以上的大户有3 174户,约占种烟总户数的10%,其中最多的一户达92hm2

3.4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提高

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以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以化肥农药及其他烟用物资套餐配供为手段,全面实施平衡施肥及其他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3.4.1化学成分协调。2006年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化验结果,糖碱比4.30~12.81,两糖比0.85~0.91,氮碱比0.81~1.29,钾氯比6.20~7.14,指标均在卷烟工业企业要求范围之内。实行标准化前,桂阳烟叶的烟碱含量最高超过6%,现在稳定控制在1.5%~3.5%。

3.4.2安全性高。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强化卫生生产;建立病虫害联防网络,苗床及大田示范区实行统防统治;加大对农药防治的监测,强调农药防治的科学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或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桂阳烟叶安全性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经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化验得出,2项主要农药残留量,一个为“0”,另一个极低,很适合烟草工业企业的要求。

3.4.3评吸质量好。2005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举办的2004年烟叶专家评吸会上,桂阳中部烟评吸得分获国内第1名,仅次于津巴布韦。2005年和2006年的评吸结果,桂阳烟叶也都名列全国前茅。

3.4.4烟叶等级合格率提高。实行标准化生产后,桂阳专门制定了一个分级扎把标准(Q/PVDW 041-2007初烤烟分级扎把技术规程),烟农和收购站的复检人员都严格按标准执行,此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显著提高,每年都在80%以上。

3.5经济效益和经济地位提高

实施标准化生产以来,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三增”: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达到了立项的预期效果。在桂阳县,“桂阳金叶”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的拳头,农民收入的大头,财政收入的巨头。烟区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烟草收入所占比重超过50%,主产区超过60%;烟草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1/3左右。在湖南,桂阳烤烟的面积、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冠,而且是省内唯一一个产值超过5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的单个农业产业。2006年,桂阳种烟1.33万公顷,收购烟叶2.86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82%和18.82%。项目实施3年来,桂阳(2004~2006年)平均烟叶收购均价为13 250元/t,烟叶产值为34 905元/hm2,分别比项目实施前3年(2001~2003年),提高了2 150元/t、7 095元/hm2,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9.4%、25.5%。同时,烟叶单产也由2.51t/hm2提高到2.63t/hm2,增幅达到4.8%。2004~2006年实现烟税平均为7 155万元,比项目实施前3年(2001~2003年)的3 811万元增加了3 344万元,增幅达97.8%。

3.6从烟队伍素质提高

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对烟草部门员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并兴办了有30台电脑、可容纳60个学员的远程教育室。对烟农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办金叶夜校的办法,全县共办金叶夜校308所,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不定期上课培训。3年中,选派参加国家局、省局、市局组织的各种培训达800余人次,派出去学习进修50余人,聘进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技术人员40余人,同时还邀聘了23名国内知名专家当顾问。3年中有5人获得农艺师职称,6人获得初级农艺师职称,162人获得高级技工资格。烟农队伍中有1 000余人被聘请担任培植员,还有部分烟农被外地聘请担任种烟师。

3.7综合科技实力提高

桂阳在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科技为先导,坚持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达10余篇,其中《关于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研究》、《关于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桂阳烟叶最佳移栽期初探》、《桂阳烟叶生产的气候环境及对策》、《热风循环机烘烤房建造技术研究》等,分别获得省、市级科技论文奖;漂浮育苗试验示范项目获科技进步奖。桂阳承担了上级单位安排的大批科技项目,如国家局的国际型优烟开发基地,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基地,高香气烟叶开发基地,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等。与上海烟草集团、红塔烟草集团、广东中烟、湖南中烟、安徽中烟、河南中烟、江苏中烟等重点卷烟工业企业联办了烟叶原料生产基地。同时,桂阳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少自选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稻草覆盖栽培。为改良土壤,利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烟农负担,2004年冬开始提出稻草覆盖,2005年试验,2006年推广,现稻草覆盖占全县合同种烟面积的80%。二是“三段四步式”烘烤工艺。根据桂阳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过去青筋烟较多等特点研究而成,推广后得到烟农的广泛好评,青筋烟明显减少。三是热风循环机烘烤房。这是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节省烘烤成本而研制成功的,2005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520051626.1),县内现已投建32 163座,效果十分显著,每年为烟农增收节支1 795万元,为财政增税344万元,节省原煤1.6万吨。现已在周边市、县普遍推广。四是烟叶收购模式。为了规范烟叶收购行为,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并为烟农交售烟叶提供方便,桂阳2006年进行了收购模式创新,新的模式为:“上户预检、套袋封签、约时定点、集中运输、批量交售、合同管理、封闭验级、对样收购”,实施效果非常好,当年即在市内乃至全省推广。

3.8烟叶市场竞争能力提高

3.8.1生产、收购计划逐渐增加。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上级单位对桂阳烟草产业更加关注,给桂阳分配的烟叶生产面积和收购量不断增加。标准化生产前3年(2000~2003年)种烟面积为3.05万公顷,烟叶收购量4.95万吨,年均1.018万公顷,1.65万吨;标准化生产3年中(2004~2006年)全县种烟面积为3.05万公顷,烟叶收购量10.2万吨,年均1.27万公顷,2.66万吨,同比前3年,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分别增加了25%、61%。

3.8.2销售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过去桂阳烟叶的销售对象多是中、小型卷烟企业,多达50余家。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桂阳县烟叶主要销往上海、红塔、广东、安徽、河南、玉溪、江苏等10多家骨干卷烟工业企业。厂办烟叶基地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基地化生产达100%。

3.8.3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桂阳金叶”已形成产销两旺的局面。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各地卷烟工业企业每年对“桂阳金叶”的需求量为5.3万吨,而桂阳现在的收购量仅有2.5万吨。

3.9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3.9.1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推广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施用土壤调理剂,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面使用有机肥和火土灰等技术,植烟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减少了水体污染,烟叶农残极低。桂阳还在烟区修建了大量的消毒池,实行田间卫生操作,给烟农发放施用农药时用的口罩、手套、草帽、雨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3.9.2基本烟田稳定。2004年桂阳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定》。同时,村组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全县共有2.13万公顷农田纳入基本烟田保护区,相当于目前种烟面积的1.6倍。

3.9.3烟农队伍稳定。全县80万人口,有32万农村劳力,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桂阳烟区已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烟叶种植逐步向最适宜区域、种烟能手、科技示范户集中,烟农队伍稳定,专业素质提高。

3.9.4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标准化烟叶工作站的建设。全县25个基层烟叶工作站早已通过验收,100%为标准化烟草站。近2年又投入5 000余万元对8个站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其中仁义烟草站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农村科普大楼。同时,在仁义镇梧桐村汪山组建成了一个“烟叶标准化生产推广站”,负责全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二是标准化烤房的建设。3年来投入6 000万元用于烤房建设,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的热风循环机烘烤房32 163座,密集型烤房超过3 400座。三是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3年来投入8 531万元用于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工程项目92个,建成排灌主干渠383.96km,支渠509.5km,山塘33座,机耕道114.32km,已有1万公顷烟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桂阳县把烟水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更增加了烟水配套工程的亮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电网建设、巷道改造、猪牛栏改造、沼气建设、自来水建设、厕所改造、文化设施建设等,由县政府“新村办”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烤房群建设、田间消毒池建设等,则由烟草部门承担。四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为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并利于稻草还田,桂阳县烟草局前几年购买10台联合收割机无偿赠送给烟农使用。此举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率已达到80%,比2001年提高50%。

3.10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功能提高

烟叶生产标准化对大农业的辐射功能提高。桂阳县在烟叶生产中推广的地膜覆盖、托盘育苗技术,现已被农民应用于西瓜、蔬菜和晚稻生产。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科学使用农药、成熟采收等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农业生产领域。烟草部门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示范区对周边烟区的辐射功能提高。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外县、外市、外省来桂阳县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接待的外地领导或同行都在1 000人以上,不少成功经验已被外地引用或推广。“桂阳金叶”热风循环机烘烤房已推广应用于郴州全市以及省内其他部分烟区。

4桂阳烟叶标准化工作思路及建议

4.1加强领导,落实组织

一是把推行标准化工作纳入桂阳烟叶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与各项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结合各产烟乡镇工作实际情况,以烟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制定工作规划,切实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县标准化领导小组要作为长设机构,小组要制定好工作目标和计划任务,按目标和任务县、乡、村、户层层分解落实,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年初早安排、过程勤检查、年末总结找差距,确保示范区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紧扣;三是标准化要围绕县政府一盘棋开展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做到领导有人管,处室有人抓,具体项目有人落实。

4.2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要进一步突出为系统服务的功能,紧紧围绕供销合作社系统中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科学配套、实用适用、特色鲜明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体系。县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科技局、气象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加强协作,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研究工作,加强标准情报的收集。标准制修订工作要与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围绕重点产品,积极采用国际、国家及其他科学、适用的技术标准。同时,重视对组织管理标准的研制,把运行的ISO9000烟叶质量管理体系等先进质量管理标准的理念,与标准化管理特性相结合,全面提升烟叶标准化基地组织管理水平,为建立烟叶标准化基地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指导。

4.3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建设协作机制

加强县技术质量监督局、农业局、气象局、烟草公司等相关合作力度,逐步形成以烟草部门为主的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关系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烟用物资质量、植烟土壤、气候情况等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能单位对烟水配套工程、基本烟田保护、烟站建设、烟叶收购秩序和烟叶专卖市场整治等的作用。

4.4加强标准化宣传和培训网络建设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解决好4个问题:一是使烟农了解烟叶标准化的理念及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是使从事烟叶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悉烟叶标准化工作规律,掌握标准化工作方法,切实提高组织管理与实施的能力;三是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示范区的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加大推广网络的软硬件建设,建设一批电教厅、展览室、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等。利用培训、报刊、墙报、电视讲座、资料光盘等舆论工具加大对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指导力度,把标准化工作站、各烟草站、项目区化为三级培训推广网络,充分发挥“金叶夜校”、“烟农培训中心”、“标准化推广站”的宣传和培训功能。加大对技术人员和烟农的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示范的实施水平,保证标准的宣贯率和技术到位率。

4.5建立农资和烟叶质量追踪反馈机制

烟草作为食品类产品,烟叶质量及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确保烟叶质量安全,要对烟用农资实行统一采购和“套餐配供”制。同时,还要建立产品售后服务和使用情况反馈档案,主动到烟厂上门调查,或召开各厂家技术人员座谈会,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客户意见改进生产技术,以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维护品牌信誉,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4.6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

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信息量也在不断地扩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烟叶标准化的信息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变化。通过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技术服务队伍和烟农提供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前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烟叶标准化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烟叶产业化标准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晒烟叶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