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稻茬麦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11-11潘永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安徽省存在问题对策

潘永翠

摘要搞好稻茬麦的栽培管理,对争取稻、麦两季高产稳产,促进安徽省小麦再上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安徽省稻茬麦在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稻茬麦生产;存在问题;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061-02

稻茬麦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面积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但长期以来,稻麦两熟地区存在着重稻轻麦倾向,稻茬麦的种植质量难以保证,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也明显低于旱地小麦,限制了该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搞好稻茬麦的栽培管理,对争取稻、麦两季高产稳产,促进安徽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稻茬麦栽培存在的问题

1.1耕种粗放,出苗率低

稻茬麦田一般质地较黏重,含水量高,土体坚硬,宜耕期短,不易耕耙,坷垃大而多,整地质量差,无论是机械条播还是人工撒播,都难以做到小麦播种均匀一致,深浅适中。尤其是撒播,常出现丛籽、露籽、深籽、压籽和缺苗断垄现象,造成稻茬麦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早、晚苗素质差异大,产生子孙穗,降低穗粒数。

1.2播种晚,苗弱根少

安徽省各地单季晚稻收获期常年在10月上旬左右,但由于农民忙于水稻的收晒贮藏,特别是担心春性品种早播引起年前拔节而遭受冻害,因此一般稻茬麦播种都延迟到霜降以后,甚至更晚才进行。由于播种晚,加上稻茬麦田土壤板结,土温低,冬前生长积温不足,冬前和早春因土壤湿度大,通气透水性差,根系发育不好,造成麦苗生长缓慢,苗小、苗弱、叶少、分蘖晚或不分蘖,次生根也少。

1.3播量大,群体大,成穗率低

稻茬麦多数地方仍采用大播量的撒播方式,一般撒播量为300~375kg/hm2。大播量加上施肥方法不当,冬前分蘖发生缓慢,开春后随温度回升,分蘖迅速增加,形成春季假旺苗,单位面积群体数量猛增,田间郁蔽,病害加重,倒伏危险增加,造成成穗率低、穗头小、粒数少、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1.4渍害严重,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易早衰

稻茬麦田一般地势低洼,若排水系统遭到破坏或堵塞,造成排水不畅或无法排水,会引起严重的渍害。同时,水稻田土质黏重,耕作层浅,且有明显厚度的犁底层,透性差,不利小麦根系下扎,根系易早衰,若遇风雨,还易发生倒伏,这也是稻麦产量低于旱地小麦的重要原因。

2对策

2.1选用早熟、耐湿、抗病品种

安徽省各地稻茬麦区自然生态条件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应用小麦品种类型与栽培管理上也不尽相同。淮北和沿淮稻茬麦区,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低,一季中稻让茬时间早时需安排一定比例的半冬性品种接茬;江淮之间稻茬麦区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1.0~2.5℃,一季中稻收获早的也可安排一小部分半冬偏春性品种接茬,水稻收获偏晚的可安排春性小麦品种接茬;而沿江江南稻茬麦区,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达到3~4℃,双季稻让茬时已届10月下旬,只能安排春性品种接茬。目前生产上稻茬麦几乎全部使用春性品种,尤其在沿淮和江淮之间北部的一季稻茬麦区,人为地等到春性品种适宜播期时才进行播种,浪费了冬前宝贵的温、光资源,失去较早播种能形成冬前壮苗的基础。选用早熟、耐湿、抗病、高产小麦品种是提高稻茬麦产量的有效增产技术。早熟品种既可避免梅雨提早到来造成小麦减产,又为后作水稻早腾茬。品种的耐湿、抗病性在稻茬麦区显得十分重要。在沿淮、江淮北部稻茬麦区较早播种可选用半冬性品种皖麦19、烟农19、宿9908、连麦2号、邯单6172、泛麦5号等品种,播种晚的可选用郑州9023、偃展4110等春性品种。

2.2改善生产条件,排除湿害

涝渍害是安徽省稻茬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生理障碍,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小麦正常生长。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沟渠相通,三沟(畦沟、腰沟、边沟)配套,降低麦田地下水位,把田抬起来种,是夺取稻茬麦高产的重要措施。水稻收割前要清好田外沟,秋种时,抓好田内沟的规格质量,一般畦沟要达犁底层以下7~10cm,开成深沟高畦,田边沟和腰沟还要相应深于畦沟。畦的宽度要本着有利于排涝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低洼涝地畦宽3m,一般田块5m左右。开沟时间在播种前后进行,若在播种前开沟,播种后要及时清沟,防止沟被淤平;若播种后开沟,要把沟土均匀撒于畦面,以防覆土过厚影响出苗。同时,在小麦出苗后和拔节前要分别进行清沟沥水,防止积聚泥水,以保证小麦生育后期排水通畅。

2.3采用少、免耕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2.3.1少、免耕机条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沿淮、江淮稻茬麦地区开始推广少、免耕机条播,可一次性完成碎土、开沟、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且播种行距、播量、播种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解决了稻茬麦地区长期存在的耕种粗放问题,使稻茬麦产量由4 500kg/hm2左右的中低产水平提高到6 000~6 750kg/hm2的中高产水平。少、免耕机条播增产比较明显。

2.3.2旋耕整地机条播。在水稻收获后小麦播种前,选用不同型号的机引旋耕犁进行旋耕松土,然后视表层土壤松散程度决定耙茬,再用普通条播机或少(免)耕条播机进行播种。这种方法是在一些耕作层浅、犁底层厚或土壤特别黏重使用少(免)耕机不易操作的条件下,为了减少耕作阻力,改用动力较大的机引旋耕犁进行深松、耙茬后播种的方式。除具有少(免)耕机条播类似的优点外,还有利于打破土壤犁底层和促进土肥融合,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蓄水保墒更为有利,但在机械动力消耗生产成本上比单独应用少(免)耕机条播要提高。

2.3.3板茬播种。板茬播种可分为板茬撒播、板茬点播和板茬条播3种。一是板茬撒播。在水稻齐泥收割后,削高垫低,填平脚印塘,再施化肥、除草剂并播种。播后先盖施有机肥,然后开沟覆土。这种方式对开沟覆土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采取薄片分层开沟的办法,把沟泥层匀铺垄面,敲碎后覆土3cm厚左右。板茬撒播比较简单,群众易于接受,增产节本效果显著,而且开沟覆土时,可以压除一部分麦田杂草。缺点是撒播麦中后期田间通透性较差,不易形成壮秆大穗。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应低产变中产的要求。二是板茬点播。在稻板田上用小铲开穴点播,行距17~20cm,穴距8~10cm,播60万穴/hm2左右。在穴内施入基肥后播麦种6~7粒,保苗225万根/hm2左右。三是板茬条播。沿淮、淮北地区采取犁刀独眼耩子在土壤墒情适宜时播种,2~3人1组,1d可播4 669~5 336m2,播时带种肥硫酸铵60~75kg/hm2;有的地方在割稻后,用锄头人工开槽,施基肥后播种;也有的地方在稻板田上直接用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牵引免耕条播机,行距20cm,播幅3~4cm,播后再开沟覆土。

2.4减少底施化肥用量,酌施种肥,重施起身拔节肥

稻茬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气温逐渐降低,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尤其是进入越冬期间,生长更加缓慢,因而幼苗前期生长需肥量少,等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小麦开始迅速生长,并随着植株体积的增长,需肥量增多。从起身拔节到抽穗是需肥高峰期,抽穗以后到成熟,仍然需要一定的供肥。稻茬麦传统栽培所采取的“一炮轰”施肥方法,不仅会因为冬春雨雪使土壤中肥料流失,而且在早春升温后导致小麦春季分蘖大量发生,群体变大,影响个体健壮生长,而到小麦中后期又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因此,稻茬麦应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将大量氮肥集中在起身拔节期施用,既可利用土壤基础肥力培育壮苗,又能满足小麦吸肥高峰期需要。

2.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推广中后期保健栽培技术

稻茬麦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既有旱生性杂草,也有湿生性杂草。危害最重的是看麦娘、大巢菜、猪殃殃、野燕麦、婆婆纳等,约占麦田杂草发生量的80%以上,麦田杂草危害是稻茬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稻茬麦杂草防治要秋防春防相结合,以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三叶期用6.9%的骠马乳剂600~750mL/hm2,对水450kg均匀喷雾;以普通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在小麦播种后,及时用60%的丁草胺乳油1 500~2 250mL/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混生杂草在小麦二叶一心期用磺酰脲类除草剂防除。稻茬麦的主要病虫害是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红蜘蛛、蚜虫等。小麦纹枯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可用10%井冈霉素1.125kg/hm2对水900kg喷雾,小麦拔节孕穗期是纹枯病发生的高峰期,对发生重的田块要多次防治。对赤霉病、穗蚜、干热风,要用“药、肥、素”实行一喷三防,抑制病虫害,延长植株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稻茬麦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安徽省存在问题对策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