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9-10-30温连军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8期
关键词:职工工作企业

温连军

[摘要]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的全面发展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要为人才创建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改善其工作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企业的目标、价值观与职工个人发展方向相一致。

[关键词]国有企业以人为本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职工的全面发展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企业的一切制度设计最终都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

抽象人的发展与具体人的发展。在企业讲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由于职工是由许许多多处在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个人构成的,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如何把握和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马克思的研究视野中,人总是具体的,但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抽象的。每个人具有只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决定了人的本质。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必须从职工在企业所处的地位、从每个职工周围环境人手来研究职工的发展问题,而不能把“以人为本”的人与我们身边的职工割裂开来,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口号。

人的某一方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一个人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离开劳动的发展肯定不能说是人的全面发展,而离开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或者忽视人的精神需求,片面强调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单向度发展”。所以在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要充分注意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不能以偏概全,把满足职工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要求当作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全部内容。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在人的某一个阶段完全实现。在各要素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一个发展的先后问题,也有自身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人在其发展问题上的个性特征。

部分职工的发展与全体职工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在企业就是以全体职工为本,而不是以企业中的某一部分人为本。但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担当的角色不同,因而获得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按照管理学“二八”定律的说法,在一个单位中总是有占总人数20%的人是单位的骨干,这20%的人往往要承担80%的工作量;而另外80%的人则是非骨干,只能承担20%的工作量。所以企业领导者都十分重视骨于的发展问题。在国企,构成骨干的主要是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发展应当是全体职工实现其全面发展的条件,把职工实现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绩效和党员干部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评价标准,而不应该是职工群众实现全面发展的障碍。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职工自身的发展。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如果职工的发展需求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范围,企业又不能对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企业与职工的发展需求就会产生矛盾,就会对双方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企业除了是一个经济组织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铁路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保障国家发展稳定的战略产业,也是改善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而这首先应当体现在对本企业职工实现其全面发展的意义上,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国有企业影响职工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

对职工现实需求认识片面。实现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对职工的各种需求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企业职工既有一般人的全面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有对企业特定的期望和需求。由于所处企业的性质不同,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职工的需求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个体职工而言,由于每个职工在企业所处的地位不同,其需求也会呈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如果不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去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职工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干部职工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作条件、生活质量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把握,就很容易走偏而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包括职工自我发展的能力、健康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管理思维较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的领导者都把追求企业的效益,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当成企业存在的基本目的。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职工自然也就被当成了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而很难置于企业发展目的的地位。在日常工作中,重生产、重任务,习惯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把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定位成纯粹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把企业管理简单地理解成是领导对职工的管理,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职工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一些企业的政治工作者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了纯经济利益的层面,不是让职工从工作中得到全面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满足,而是把工作降低到了纯粹谋生的档次,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严重地制约企业的发展,是一种低层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方式也是非常有害的,是同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的。

干部职工的培训、升职机制缺陷。在现实条件下,职工的职务、职称的变化是职工在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职工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能不能得到较多的培训和升职,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工作努力,而要受到年龄、学历、人际关系等各种非工作因素的影响,职工在设计自身的职业发展时,经常需要考虑很多其它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职工发展的方向和信心。

企业政治工作定位不准,企业党组织作用不明显。企业的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建立并保持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不仅要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必须有利于职工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要保持这个过程的公平、公正,随着生产的发展,始终在公平、公正的秩序中调整职工在企业中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的灌输和舆论引导保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居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培育起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精神和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但实际上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企业政治工作者也仅仅是把政治工作当成了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辅助性工作,一些基层单位的党委书记,生产车间的专兼职党支部书记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二段长”、“二主任”,没有盯住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企业的精神资源大量流失,职工信仰缺

失,精神不振,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企业要为职工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的工作环境。职工在企业的权益是由其政治地位决定的,这个政治地位取决于企业的制度环境,主要指基本的工作秩序。这个秩序不仅规范着职工在企业的权力地位,也决定着职工能否在企业中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机遇。所以企业制度环境的形成和变化都应当有职工参与其中。参与是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有效表达,有助于职工树立全面发展的信心。因此,企业的政治工作质量对于全体职工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加强企业政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基层单位党委书记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党委书记的理论素养、政治意识、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

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前提。“为政于天下者,在乎富之、善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调整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致力于实现职工的物质利益。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职工群众在企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把企业全面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更好地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条件,真正使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全面发展的成果。

企业的目标、价值观与职工个人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企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这表现在:职工个人的发展既决定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职工个人的发展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力量,企业也为职工个人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而且企业发展的水平越高,对职工个人的发展越有利。所以职工个人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自身,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为他所提供的工作条件和人际环境。此外在集体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还需要解决个人与企业价值观的一致性问题。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能够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张扬,而集体往往是需要统一意志的,这是集体得以存在的前提。所以对于企业中的职工来说,职工个人的发展或者个性的张扬对于企业必须是有益的。这就需要用主流意识形态和企业文化来作为企业和个人共同的价值观,使职工个人的发展有章可循,使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一种健康和谐而又有序的状态。

猜你喜欢

职工工作企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不工作,爽飞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