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金融发展战略研究

2009-10-30王曼怡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8期
关键词:金融业北京金融

王曼怡

[摘要]北京市金融生态建设存在着政府对经济、金融活动的主导力较强,金融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金融交易功能上相对薄弱,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政府要转变职能,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来推进生态金融,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大金融知识宣传,以完善北京金融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北京金融发展战略

金融生态内涵

将“自然生态”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对金融理论的一次创新,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国内最早提出金融生态理论的是周小川,但他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概念。他认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主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即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韩平则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通过资金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林廷生在《政府主导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中指出,金融发展取决于金融生态状况,改善金融生态是新时期政府抓好金融工作的切入点。苏宁认为,金融生态作为一种拟生比喻,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同时他强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规范的制度环境构成。宋逢明指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反之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笔者认为“金融生态”是指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之间,在长期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合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这里的金融主体,指的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以及消费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个人、企业、政府机构。它既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体,也包括那些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应的种类、规模、价格、质量、范围等的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所以,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部分。

金融生态是一个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其特征和基本规律一样,金融生态也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基本规律:首先,金融市场自发秩序作为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使金融业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第二,均衡的协调发展原则是金融生态的核心理论。金融生态的均衡机制是价格系统,通过价格的变动和传导,经济体相互发生作用,在价值总量上实现总需求和总供求的平衡。第三,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要求厘清市场、政府和法律的边界,防止金融生态不同系统的变异。第四,信息是金融生态系统的“阳光”,它不但为金融生态提供生长的能量,还是金融生态系统的“照明工程”。没有信息和信用,金融生态将归于黑暗,金融企业也将消失。第五,金融生态系统是经济生态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方面,金融生态的特征和规律服从于经济生态规律的原则,另一方面金融生态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输送各种价值要素。

金融生态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含义和实践意义的范畴。只有充分尊重金融业的进化规律,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造,才能依据本土环境制定出符合自己的金融企业行为选择的制度框架。

北京市金融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审视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经济决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些年来金融环境的改善也为其奠定了良好的金融基础,但同时也存着金融交易功能薄弱等劣势。

总部经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圈的形成与发畏,为北京地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总部经济形态的形成,助推了北京金融业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据统计,北京市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量的40%以上。目前北京市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以及中资企业集团590多家,这大大增加了北京地区金融的聚集力及辐射力。随着北京地区的产业升级,天津、河北承接了北京转移出去的重工业和农业加工等产业,为北京发展金融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京津冀城市圈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大大改善了北京金融生态环境。

北京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布局合理。北京市金融业以金融街为主中心区,这里聚集了许多国家级金融机构总部,是北京建设“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金融副中心区,是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聚集区,同时也是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它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办公环境,提高了国际金融资源聚集度。另外,北京还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功能区,以满足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的国家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交往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现代体育文化中心的职能,并且新增了海淀中关村西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丰台丽泽商务区作为北京市新兴科技金融功能区。

北京金融业以奥运会为契机,强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支付环境,金融服务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奥运重点区域人民币卡商户平均覆盖率为94.29%,外币卡商户平均覆盖率为90.85%;全市特约商户累计达到10.88万户,整体覆盖率超过80%。在奥运金融环境建设的推动下,各银行软硬件设施均有所改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的要求,营业网点均设立了外币兑换专柜、牌价显示系统等配套设备,服务意识、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均大大提高。

北京金融业呈现出政府对经济、金融活动的主导力较强,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特点。通过对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企业诚信和社会保障程度等9项金融生态环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于2008年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90个中心城市、32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以下综合评价。浙江省金融生态排名居首,随后依次是上海、江苏、天津、广东,北京。在该次评价中,北京排在第二等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参与过多,并不一定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北京作为政治中心,行政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地方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等几乎所有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都强烈地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虽然近些年来,

北京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尤其与上海相比,政府对经济、金融活动的主导力较强,政府公共服务和企业诚信方面处于劣势,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也略低。

北京金融在国际金融交易功能上相对薄弱。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汇聚着中国几乎所有的金融决策与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以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重大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北京,同时北京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中央银行和涉及全国的货币金融政策都在这里制定和发布。北京是天然的金融监督与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人才集聚中心。但不可否认,北京与上海相比,其商业氛围稍逊,而且在金融街乃至整个北京市至今没有一家全国性交易机构。从全球金融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然首先是全球金融交易的中心,纽约、伦敦、东京都是如此。北京在国际金融交易功能上的薄弱始终是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软肋。

北京市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中国银监会北京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办事处和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办事处形成了北京地区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进行分业监管,使北京地区形成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规定存在着错位和漏位现象,使监管效能受到影响。如对监管主体监管职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化,监管权力的运作缺乏有效监督,没有明确及时的矫正措施,市场风险得不到及时处置等。2009年2月底3月初,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商务中心支行曝出的4.6亿元的按揭诈骗案就是典型的例证。案发后银监局和总行派出审查小组到支行审查项目,发现在票据融资等项目上存在着监管隐患,同时发现另一起诈骗案件的涉案金额也达2560万元。这些案件的发生暴露的不仅仅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内控的缺陷,更警示我们须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未来北京市金融发展的战略建议

周小川将改善金融生态比作是”化学变化”。笔者认为这一“化学变化”发生得不会太快,这是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同时周小川认为,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改善金融生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转变政府职能,厘清市场、政府和法律的边界。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应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该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为重心。政府应将权力充分下放,加强与金融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助决策部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引导和协调金融机构更好的为首都经济服务,通过联合协作搞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体制上和机制上改善北京市金融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金融深化,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要着力提高金融生态主体的竞争力、发展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信息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还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金融期货可以成为北京优先发展的金融产品同时将北京产权交易所拓展为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建立全国棉花电子交易市场,以及股权转让的OTC市场,以弥补北京在金融交易功能上的劣势。

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尤其要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的法律可以有效保护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金融违法行为,树立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此外还需优化执法环境,消除行政对法律的不适当干预。金融法制条件作为金融生态的内容之一,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决定着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石。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会计、审计等信息的披露标准。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是促进金融生态优化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某些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金融诈骗和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严重。尽管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已经开始,但社会公众甚至机构投资者的信用信息还未得到有效的归集和准确的评估,部分企业信息造假严重,金融企业无法根据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各主体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思路等方面的认识,并推动征信立法,形成有法可依、依法规范的征信市场。

从近年来金融事件的经验教训上看,会计、审计等信息披露的标准越低,信用风险就越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改进。这需要积极运用法律、制度和经济手段,相互协调配合,提高会计、审计等信息的披露标准,增强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真实性,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尤其是信用意识,以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首都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机构创新,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北京具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发展水平、经济地理条件、资本聚集水平和经济辐射度,其金融功能也与自身发展相适应。可以看出,它具有合理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具备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功能。但不可否认,其行政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商业氛围也有待提高。当前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方针已经确定,专家学者们也在谋划着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而发挥金融功能并不等同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定位,国际金融中心有其特别的含义,它的建设需要具备诸多较高的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改善北京的金融生态环境,将其打造成为像伦敦、纽约一样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充分发挥北京市为全球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承担全球资本配置的强大功能。

猜你喜欢

金融业北京金融
北京的河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PYRAMID PAINS
P2P金融解读
金融业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