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凄然思往事 把盏话新凉

2009-10-28张占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
关键词:西江月追求苏轼

摘 要:苏轼的作品风格多为雄健豪放,而这首《西江月》则有几分低沉感伤,是他在被贬黄州后,中秋望月时的百感交集之作,既有作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孤愤吟哦,也有低沉中的昂扬,感伤中的追求。

关键词:苏轼 《西江月》 被贬 孤愤 追求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1080)出狱后被贬到黄州。这一年的中秋,苏轼在黄州望月,百感交集。

苏轼的作品风格多为雄健豪放,旷达高远,而这首词则有几分低沉感伤,是他被贬黄州后作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孤愤吟哦。这首词既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深深向往。在孤寂气冷的氛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豪放词人苏轼在深沉婉约的一面。

上片寓情于景,感慨人生短促,功业无成。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人生就如同梦一场,既表现了词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失落,还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意。而把“人生”这么严肃的话题归结为“梦”,自然体现出苏轼对人生境遇的不满。苏轼一直忠君爱国,渴望有所建树,但可惜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大”字写出“噩梦”历时之久,给词人打击之大,也暗含时光已逝,境遇难改之意,写出苏轼内心的不甘与悲酸。同时也表明了苏轼对时局的怀疑:难道世间的种种不过是一场梦吗?“人生几度新凉?”感慨人生短暂,苏轼此时已不再年轻,命运再难有转机。“新凉”二字明写时令,又暗写心情,一语双关。时至中秋,天气转凉,而苏轼的内心更为凄凉。同时,古人常以“秋”代指一年,此处进一步以“凉”代“秋”,也就是感慨人生还有多少悲凉时光呢?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前一句从景写起,包含诸多伤感意象:中秋之夜,飒飒秋风,片片树叶,风声、叶片被风吹动的声音充斥廊庑。此情此景,纵是平和安定之人恐怕也会生出感伤,更何况是被贬的苏轼呢?“看取眉头鬓上”则是在感慨人生短促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慨自己年事已高。看取的是“眉头”的皱纹,“鬓上”的花白。词意至此,已集合了几乎所有的伤感元素:被贬的命运、秋夜的新凉、年迈的忧伤。在被贬的那年中秋,苏轼对着似乎和他一样孤独的月亮,愁思百转,这一切,都让苏轼陷入了深深的悲凉:前途黯淡,再无光亮。

下片借景抒情,感慨人世的险恶。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写的是作者当时的处境,“酒贱常愁客少”是说酒常有而客少来,抒发世态炎凉之感。世人多是趋炎附势,自然很少有人与被贬的苏轼结交。而此时更感孤独的苏轼是多么渴望朋友!朋友可以分担他的苦恼,可以抚慰他心头的创伤。可是,往日的朋友已在地域上或心灵上远离,自己再也难交挚友。在人人团圆的中秋,他发出了对友人的渴盼。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也可以理解为指当时的实际情况。“月明多被云妨”写的是眼前景,同时又有更深的内涵。“明月”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但才高自有人妒,月明自招云遮。“云”是遮挡明月的,指的是奸佞小人。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抒发了词人对群小当道,理想难以实现的现实的愤懑。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既承上句写出词人的孤寂,又点出了“中秋”这个时令。中秋是“今夜月明人尽望”,而苏轼惟独自照孤光。有记载说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苏轼此词是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在苏轼的《赤壁赋》中曾表现出旷达超脱的境界,而此时,苏轼显然没能摆脱尘世的痛苦,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月圆人圆之际,词人怀着仕途失意的痛苦,远离家友,凄然把盏,北望汴梁。但悲愤之余似乎还在呼唤:“谁与共孤光”,谁能理解我,谁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可见苏轼再被贬沉沦之际依然心系朝廷,渴望能有机会报效祖国。

可以说,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感伤低沉的,因为苏轼在被贬之后,不可避免地生出消极沮丧。但从“谁与”和“北望”中又能看出低沉中的昂扬,感伤中的追求。

(张占周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064001)

猜你喜欢

西江月追求苏轼
唐启辉
从善如流
西江月·感怀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西江月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