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大象》对儒家修身理念的阐释

2009-10-28崔朝辅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修身周易大象

崔朝辅

[摘 要] 《易•大象》通过展现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德,充分阐释和发挥了儒家的修身理念。本文就其对修身的态度、修身的目标、修身的方法、修身的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意在说明以上观点。

[关键词] 周易;大象;儒家;修身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4-0014-03

《易传•系辞下》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1]920《易传•系辞上》又云:“圣人立象以尽意”[1]900,可见象是圣人用以阐发《易》之微言大义,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爻象,即小象是用以说明一爻的吉凶祸福,而卦象,即大象体现一卦之卦德,用以告诫人们处于该种场景下该何去何从。儒家以修身为本,弘扬絜矩之道,强调君子要“明明德”,要“知本”,认为“知本”是“知之至也”,从而倡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2]4要求人人都从我做起,修习培育自己的美好德行,然后推而广之,“推己及人”,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垂范并感召他人。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2]131这里的“克己复礼”即为修身的代名词,而“仁”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诉求。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通往理想王国——“仁”的必由之路。可见修身在儒家理念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而《易•大象》正是儒家这种重视修身理念的切实体现,六十四条大象辞几乎都与修身相关,本文仅就其有关修身的态度、修身的目标、修身的方法及修身的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以阐明作者的观点。

一、修身的态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2]351儒家一贯坚持“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生态度。这和《易•大象》是一脉相承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象•乾》)[1]63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象•坤》)[1]641。《大象》作者开篇就以恢弘的气势对君子修身作出宏观的指导,要求君子要效法天地之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和温柔敦厚、德合无疆,时时以天下苍生为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断进德修业,充实美好自己,以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安百姓”(《论语•宪问》)[2]159,泽被苍生的人生目标。态度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作者对修身应具有的态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宏观指导之外,又从相关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君子修身态度要端正。如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其次,修身还需要谨慎。如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另外,修身还需要坚定的信心和“一以贯之”的恒心。如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等即是此意。修身是个孤独痛苦的过程,有时可能会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大象》作者深明个中滋味,于是还谆谆告诫修习者,只要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即使暂时不被人理解,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不气馁。即如大过象辞所言:“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另外,《大象》作者还要求修习者要有忧患意识,要“以恐惧修省”、要“思患而预防之”。这些都体现了《易传》与儒家一脉相承的乾健坤顺相结合的人生向度。

二、修身的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31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告诫人们做事之前应该先进行谋划,定下具体的明确的目标。目标就好似大海上的灯塔,有了它,远航的舟船才不会迷失方向。《大象》作者也通过屯卦象辞“君子以经纶”和讼卦象辞“君子以作事谋始”告诉人们同样的道理。认为修身和做别的事一样,也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理性之舟才不会迷失津渡,才能使修习者日日见得绩效并能时时找出差距,达到事半功倍的修习效果。《大象》作者对修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首先,君子要自昭明德。晋卦象辞“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程氏传》解曰:“昭”,明之也。传曰昭德塞违,昭其度也。君子观明出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德于己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明明德在己,故云“自昭”[3]。可见,《大象》作者认为君子修身的首要目标是“自昭明德”,即“明明德”。通过修习彰显自己的美好德行。其次,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在不断增益自己德行的同时以日益彰显的美好品德感召并教化民众,达到第二个目标——观民设教、化民成俗。如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蛊:“君子以振民育德”;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井:“君子以劳民劝相”等象辞即是作者这种思想的表达。再次,化成天下,容保民无疆。如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姤:“后以施命,诰四方”;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等象辞都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关于君子修身的最高理想——以合于天地之道的至善德行容民、保民,如风行天上,如日出东方,使万物皆得被其膏泽。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出《大象》作者的修身观和《大学》有关修身的理念如出一辙。都遵循“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习纲领。除此之外,《大象》作者自有其独到之处。这些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慢慢了解到。

三、修身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163。这里的“器”即相当于做事的方法。儒家很重视做事的方法,认为方法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大象》作者很赞成这个观点,认为君子修身不但要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还要有可行的、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修习效果。作者对一系列有关修身的方法进行了阐述:集中心智。如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要求修习者要态度端正,心神集中,抛弃一切私心杂念,以诚敬的态度对待自己正在进行的修身工作。言行合仪。如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要求君子要时刻以“礼”约束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2]132。观古鉴今。如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修习要熟读经典,以古之仁人君子为楷模,“见贤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73。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如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告诫君子修身要循序渐进,而不可急于求成。而否:“君子以俭德僻难,不可荣于禄”,则告诫君子要低调沉稳,不可以小有所成就沾沾自喜、大肆张扬。睽:“君子以同而异”则要求修习者既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又要能听进别人的合理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则是提倡修习者相互之间要多多交流讨论,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象作者提出的这些既切实又实用的修身方法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四、修身的内容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要求执政的君子必须具有“智”、“仁”、“勇”、“义”、“礼”、“信”等诸方面的美好德行,《易•大象》有关修身的内容部分正是儒家这种德治理念的切实体现。《大象》作者从“智”、“仁”、“勇”、“义”、“礼”、“信”等六个方面对君子修身的内容作了详细的分类和规定。具体如下:

“智”。“好学近乎智”(《礼记•中庸》)[2]29、“知者不惑”(《论语•子罕》)[2]116。儒家认为真正的智者是那些学习努力刻苦、学识渊博、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不被事物的外表和假象所迷惑的聪明而有智慧人。屯:“君子以经纶”;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剥:“君子以厚下安宅”;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既济:“君子思患而预防之”等象辞则是从“智”的方面对君子修身作出的规定。要求君子不但要博闻广知,还要洞烛机先,思患而预防之。

“仁”。儒家认为“仁者爱人”(《论语•宪问》)[2]139、“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2]29、“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2]333。儒家的仁者不但自身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恢弘的精神境界,还要推己及人,通过实际行动做出有利于家、国、天下的事情。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离:“君子以继明照四方”等象辞即是从“仁”的方面对君子修身的规定。要求君子不但要“自化”,还要“化人”、“化天下”。

“勇”。“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2]29。儒家认为勇之由来首先是知耻之心。以见义不为而为耻,提倡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师:“君子以容民蓄众”;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等象辞则从“勇”的层面对君子修身作了规定。要求君子不但要有匹夫之勇,勇于改过迁善,敢于弘扬社会正气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另一方面,还要有王者之勇,勇于容民蓄众,建功立业,为创设理想的大同盛世而奋斗不息。

“义”。“义者宜也”(《 礼记•中庸》)[2]28、“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2]333。儒家认为“义”即合宜、应该的意思,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井:“君子以劳民劝相”;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使”等象辞则是从“义”的方面对君子修身所作的规定。要求君子在“独善”之外还要兼济天下黎民苍生。

“礼”。儒家的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形式,即礼法制度、礼乐教化,是用以规范个人和社会成员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的总和。儒家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2]138。认为君子的淑行懿德有敦化民风的强大感召力,从而特别强调君子对“礼”的修习。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等象辞则是从“礼”的不同方面对君子修身做出的规定。要求君子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礼仪天下。

“信”。“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2]1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2]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2]135。儒家特别强调“信”,认为“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治世之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等象辞则是作者对于君子修身“信”的层面的诠释。要求君子将仁义礼做到笃实处,言必有信,行必有果,要以实际行为取信于民。

由上可知,《易•大象》以乾坤二卦为总纲,通过对修身的态度、修身的目标、修身的方法及修身的内容等诸方面的详细论述,具体而微地阐发了儒家的修身理念,虽然难免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方面还是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另外,《易•大象》也是我们研究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文本材料。

[参考文献]

[1] 李光地. 周易折中[M]. 成都:巴蜀书社,1998.

[2]朱 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3]程 颢,程 颐. 二程集 [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75.

An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s Ethics of Cultivating One's Morality by Yi•DaXiang

CUI Chao-fu

(Research Center for Zhouyi &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250100,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Yi•DaXiang fully displays and elaborates the Confucian's ethics of XiuShen (Cultivating One's Morality) through GuaDe (divining 64 divinatory symbols) of ZhouYi.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specify the view above, recounts something about the attitudes, the aims, the methods, the contents and so on. of XiuShen.

Key words: ZhouYi; DaXiang ;confucian;self-edification

猜你喜欢

修身周易大象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甜甜的“蝴蝶茧”
认真的大象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周易》与《孙子兵法》
大象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