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

2009-10-28张世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新农村

张世美

摘要 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是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而农民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则是制约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主要根源。介绍了南通市农民的现状和主要差距,提出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差距;对策;江苏南通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92-02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到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重要论述,并特别强调了“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培育新农民。

1 南通市农民的现状和主要差距

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应该说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改革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中央又制定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农民将成为最大的受惠者。南通市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事业发达,农民素质相对较高,在改革发展的初始阶段该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向农外产业转移,主动涉足市场流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到了不少“金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推进,南通市农民原有的传统优势越来越被弱化,对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1)农民文化素质的差距。文化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文化素质的作用更加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任务,而南通市农民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根源。据统计,目前南通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6.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6%,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虽然这一数据高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内的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与全面小康目标要求相比,南通市农民文化程度的差距依然很大。不仅如此,南通市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大、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从事的是非农生产领域。目前,这一状况给农民由传统生产技能向现代生产技能的转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农民的文化程度低,直接制约着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直接制约着他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领悟能力;直接制约着他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影响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而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依然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根源。国家农业部曾就收入与农民文化素质的关系问题作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333.5元,比文盲、半文盲户高407.4元;初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294元,比文盲、半文盲户高367.9元;小学户比文盲、半文盲户人均收高73.9元。这一数据从侧面说明,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致富技术门路,导致农民生产经营方式单一造成的。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但是,同样由于文化素质偏低,造成转移的劳动力只能从事繁重且技术含量低的工种,使得他们的收入偏低、工作不稳定,同时也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实际表明,农民脱贫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上下功夫,否则即使一时脱贫,一时发展,也很难持久。

(2)农民思想观念的差距。农村安定和谐是全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对于农业人口占69%的南通市来说,农村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需要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而封闭的小农文化、传统的家庭观念、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农民的短期行为大大地禁锢着农民的思想,使得许多农民都不能适应城市文明。从群体素质来分析,南通市农民思想观念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墨守成规,缺乏广东人的闯劲。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怕冒风险,不敢大胆地创、大胆地试。二是怕苦畏难,缺乏山东人的干劲。小富即安、小胜即喜,贪图享乐,没有干大事、创大业的胆识和气魄。三是妄自尊大,缺少浙江人的钻劲。自以为是,死要面子、遇难即止,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四是各自为战,缺乏福建人的团队精神。自保意识太强,团队精神太弱,遇事怕与人协作,没有众人齐心划大船创大业的心理素质。若对这些不健康、落后愚昧的行为置之不理,就会造成农村社会的畸形繁荣,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直接影响到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3)农民致富技能的差距。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但是从实际来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对农民科技培训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投入、激励、监督等机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保障、有限的农民资源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整合等。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由于目前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科技缺乏充分的了解,其成果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光靠“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地“土里刨仓”,很难走上致富之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不商不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农民必须懂得用工业的理论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向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才能实现致富目标。

2 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民基数大、素质相对较低、制约因素多、培育难度大的现状。大规模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必须要有长期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必须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当前,培育新型农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泛开展农村实用及职业技能培训。要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依靠能致富的新技能。一是推动培训教师进村。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现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二是推动媒体资源进村。利用传播媒体将农民普遍关注的重要技术及时送入农民手中。三是推动人才培养进村。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四是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包括对外出打工青年的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的潜能。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打牢广大农民掌握实用技能的基础,帮助农民拓展更宽广的致富门路和空间。

(2)切实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农村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基石,抓好基础教育,消除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为突破口,通过使农民全面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今后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广泛吸纳专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使命感,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向农村倾斜,基础教育的投入要以农村为重点;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在重点学校的招生上,要给农村生源一定的配额,千方百计缩小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的差距。

(3)认真培育农村的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乡风文明与否既是农民素质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效高低的反映。因此,要花大力气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农村和谐的新型道德观念,提倡重视个人修养,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坚持开展和谐家庭、文明农户、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活动。破除迷信风、浪费风、赌博风。引导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移风易俗、帮贫济困、助人为乐在农村蔚然成风。要通过上下努力、共同奋斗,造就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4)努力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政府责无旁贷。一方面,政府要把培育新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制定农民培训规划,提出农民培训目标,面向市场开展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要加大投入支持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包括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并努力做好示范引导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农民的教育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脱贫减贫保障制度、农村金融保障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乡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制订落实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智力支持、能力培育和精神食粮。要加大宣传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培育新型农民不能齐头并进,必须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律体系,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项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和命运相关的伟大工程,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而又根本的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从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将贯彻整个过程的始终。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树立农民新形象,才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新农村
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刍议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的内涵与需求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士官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