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成功举办

2009-10-24

北京档案 2009年9期
关键词:市属成果展编研

晓 章

本刊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于9月8日至17日在位于天安门东侧的皇城艺术馆隆重推出。8日上午,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市委办公厅副主任赵玉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凤华,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陆铭琦,市政协副秘书长李丽凤等同志出席开幕式,北京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陈乐人致开幕词。

这个以“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由北京市档案局(馆)主办,62家市属机关、单位和18个区县档案局(馆)参加展出,展览包括序厅,北京市档案馆展区,互动体验区,区县和市属单位展区几大区域。

北京市档案馆展区分“档案利用服务”、“档案编研服务”、“举办档案展览”和“开展档案研究”四部分。市档案馆于1995年10月迁至新馆,1998年评定为国家一级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资料190万余卷册。展览通过大量的图片、出版物和部分史料文献,全面展示了查档接待、编研出版、举办展览、互联网查询服务、提供档案信息为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服务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果。为便于参观,该展区设置了摆放档案史料刊物的专用展架;15个精心制作的小展台和电子翻书系统,陈列着在编研书刊时所利用的档案史料和公众利用档案后的留言。

市属单位和区县展区包括24个展位,可通过展板和展品了解档案在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及服务各单位职能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18个区县档案局(馆)及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积极开展档案利用服务、档案编研工作,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单位职能的工作中成果丰硕。展览通过丰富的编研作品和新颖的展示风格,彰显了各单位独特的开发利用视角和服务特色。

互动体验区配备了供参观者体验查档的电脑,并利用展板提示市民检索和查阅档案的程序、登录和使用北京档案信息网的步骤等实用信息,市民可在服务人员的讲解和协助下亲身体验查档过程。

整个展览通过展板介绍、展品陈列、影视播放、体验操作以及近5000件利用档案资料开发编研的书籍、杂志、影视作品、电子作品及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广大档案工作者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据展览主办单位介绍,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密切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社会需求,积极进取、踏实工作,在接待档案利用、拓宽服务渠道、编研档案史料、举办档案展览、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成果显著,为服务首都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举办“北京市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旨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档案的价值、作用和获得档案信息的途径,让更多的公众体验利用档案的便捷和所得到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使档案在服务首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社会各方面档案利用需求的增长,档案开发利用的空间将更加广阔,手段将更加丰富。

在展出期间,各有关市属单位和区、县前往参观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和市属有关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猜你喜欢

市属成果展编研
《山东档案》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乡村环境建设创新团队系列成果展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发展成果展
重庆市国资委:推进市属国企走出向上曲线
数说高教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
2015年消防科技成果展重要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