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角七号》的政治意义

2009-10-23杨桂霞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台湾

杨桂霞

[摘要]荣获年度台湾金马奖、杰出电影奖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备受瞩目。然而,就在《海角七号》来大陆公映之际,一场关于该电影政治意义的激烈争论,正在并将持续展开。社会各界对之褒贬不一,有认为《海角七号》凸显了“台独意识”;也有认为《海角七号》就是一部反映小人物爱情与梦想的电影,不应对之当头棒喝。《海角七号》的时政意义颇为深远,最为重要的是可视其为真实了解台湾的窗口,两岸交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海角七号》;政治意义;台湾

2008年底,在大陆的贺岁电影中,一部来自台湾的电影《海角七号》备受瞩目。2009年2月14日,《海角七号》在北京举行盛大首映礼,正式引进大陆。17年前,《妈妈再爱我一次》曾经风靡大陆,《海角七号》则是继该片之后第二部来到大陆的纯台湾电影。从2008年8月在岛内开始上映到11月,《海角七号》创下了台湾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及超高人气,台湾本土票房超过4亿新台币,被评论界认为是“最有诚意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荣获年度台湾金马奖、杰出电影奖。然而,就在《海角七号》来大陆公映之际,一场关于该电影政治意义的激烈争论,正在并将持续展开,该片政治意义颇为深远。

一、通过《海角七号》了解台湾,

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加政治互信

《海角七号》拉近了大陆与台湾的距离。它能让人多少了解一个与大陆隔绝近60年的真实的台湾——台湾人的幽默、乐观、奋斗精神,台湾的俗文化……这部电影受到台湾民众欢迎,就是因为忠实描述台湾社会中浓厚的乡土感情,展现台湾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景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为了让大陆民众更了解台湾的风土民情,台陆“两会”做了大量工作。2008年末赴台访问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提到他观看《海角七号》,还品尝了台湾少数民族所酿制的、在片中也曾出现的“马拉桑”酒。陈云林访台等一系列两岸交流,为其顺利过审营造了良好氛围。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也希望大陆民众能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而其中的许多场景也可作为了解台湾的起步;他还希望大陆民众能以欣赏、尊重及包容的态度观赏这部电影,了解一个与大陆分隔60年的社会的想法。

经过多方努力,《海角七号》终于顺利于2009年在大陆首映。我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些迷惑。一个小地方,几个小人物的故事,以跨国恋为主线,海滩音乐会为辅线,简单的画面。轻松随意的剪辑,这样一部文艺小片怎会在台湾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又将片子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才有些明了。在低迷的市场中,能够创造销售奇迹的肯定是能够打中受众“七寸”的,《海角七号》虽然第一眼看似闲云野鹤,但其中每个人物都有着非常清晰明确,而且极易被台湾本土观众所识别的指向性。比如总是抱怨台湾放弃老传统的老邮差茂伯,年轻的移民后代阿嘉,还有战败后黯然离开台湾岛的日本人及其后代。《海角七号》在暗中搞了一次“台湾历史真人标本展”;同时,电影里既有“30后”的老人,也有“90后”的少女;既有宗教信徒,也有“无厘头”的家伙,可以说在一小块乡土中浓缩了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非常容易辨识的人物让观众能够一下子建立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换句话说,《海角七号》能让台湾的多数观众一下子就知道“片中人物是谁”,“这部电影是干什么的”,从而脱离了“不着边际”的感觉,《海角七号》也就脱离了文艺小片的巢臼,开始飞进“大片”的天空。

影片一开始就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现状和心态,他们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谋求生计,追求梦想,历尽坎坷,内心充满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艰苦。“我×你妈的台北!”石破天惊的一句咒骂拉开了《海角七号》的第一幕,清晨的台北街头,空无一人,在大城市奋斗了15年一无所获的摇滚乐手阿嘉,用力将手中的吉他砸向地面,启动老旧摩托车愤然离去,像受伤的野兽孤独地行驶在公路上。阿嘉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家乡——位于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小镇。继父洪国荣让他顶替受伤的老邮差茂伯,可他根本无心这份差事,每天把从邮局领回的信件带回家,一封也没送。为了不让日本人瞧扁台湾文化,证明恒春有人才,洪国荣千方百计在当地人中找了一帮“乌合之众”,组成一支叫“跌破眼镜”的乐队,请阿嘉担任主唱,他的音乐梦再次点燃。而与此同时,他遇到了友子,失意潦倒、同病相怜的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情,七封60年前的寄不出的日本情书成了他们爱情的红线。片尾男女主人公海边相拥,爱的表白“留下来,要么我跟你走”感动了很多人。洪国荣坐在海边的旅店,黯然对着友子的背影问道:“你看我们的海这么美,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就是留不住?”洪国荣不拘一格,挖掘修车工人、交通警察、小学生作为乐队成员,即使是从没摸过乐器的八旬老人茂伯,在洪国荣的眼中,也是恒春的人才。“乌合之众”最后给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这也是电影给观众放飞的希望。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明白,恒春的人才流失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而洪国荣这个人物也更显其悲剧性。

《海角七号》是一部最典型的励志片——一个重新振作的天才带领着一群乌合之众达到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救赎。而这种结构的故事又恰恰符合当今台湾民众的心理期待——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年龄、各种阶层的人能够团结起来,让低迷的台湾岛重新振奋。对于台湾观众来说,《海角七号》是一部非常“主旋律”、非常“和谐”的电影。为了既表现真实的矛盾冲突,又能达到这种“和谐”的效果,编导魏德圣运用了大量的技巧,其中一种技巧是人物的“灰化”,就是说让每个人物都不代表极端矛盾的一方。但为了讨好各方,这部电影又“大而全”,力图把台湾社会的各种隐痛一网打尽,却又挖得很浅。

二、《海角七号》在大陆公映。带旺台湾旅游业

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台湾多数产业现处于景气寒冬中,但旅游业却春潮涌动。胡锦涛指出,大陆与台湾应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马英九当局几次力促大陆游客来台,海协会海基会促成“大三通”,都使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协商,大陆游客于去年7月开始赴台旅游,但开放初期并未出现预期的荣景。然而自《海角七号》在大陆公映之后,竟带旺了台湾旅游业。据新华网台北3月11日电:“本周大陆来台游客将超过1万人次,下周可达到1.2万人次。”1.2万人可创造6亿元新台币的商机。其中包括大量到恒春小镇旅游,究其原因,《海角七号》中的恒春小镇风景迷人,碧海、软沙、蓝天、彩虹,再融入诗般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着观众,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海角七号》的励志作用及负面影响

我们应对全面看待《海角七号》,《海角七号》是一部小人物追梦成功的传奇,海滩音乐队的成员都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甚至被边缘化的小人物。阿嘉是一个不得志的歌手,水蛭是一家修理店的小雇员,马拉桑是一个小小推销员,茂伯是一个摔断腿的老邮递员,劳马是一个交通警察,

大大是一个让大人头疼的在教堂弹琴的小女孩,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组建乐队一开始,不仅别人认为他们不可能,连乐队成员都认为自己不可能,但是最终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和情感的感化终于铸就了一场出色的表演。这就是传奇,这就是令人兴奋的所在!同时影片以一种柔和的方式反叛了大城市,关注小城市,以主体的眼光看待小城市的文化发展,谱写了一部小城市的传奇故事。“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惟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这对于青少年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无疑有励志作用。

《海角七号》里的爱情故事很美,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六十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也离开了他在台湾的恋人友子。无法当面说出对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怀念、爱恋和悔意化成字句,写成七封书信,但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其女儿代为寄出。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另一段跨国奇缘。

乐队排练过程中,友子与阿嘉在摩擦中生出感情,从相互敌视到发生一夜情。不久友子在阿嘉房间看到那些六十年前的信件,完全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打动,叮嘱阿嘉一定要将信件送至当事人手中。双方虽没开口表白,但爱情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阿嘉因为友子重新拥有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勇气。中孝介演出即将开始之时,信件主人的地址被找到,阿嘉将信件顺利送达。《国境之南》《野玫瑰》这些歌曲在音乐会场景中出现,让现场观众见证了两人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正是这种爱情感动了观众。但是影片中的“一夜情”、连同两个未成年小孩子的青春萌动无疑流露了一种现代不健康的情爱观,容易误导青少年,干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这是应该予以批判的。

四、关于《海角七号》的政治隐喻激起热议,

反映了多元化的价值倾向

台湾知名的传记作家、凤凰(blog)博报台湾博主专栏作家王丰十月十日发表了一篇博文。写道:“在我眼里。这种电影是一株大毒草,它即使目的不在颂扬日本帝国主义,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着一种感伤式的怀旧。”《海角七号》受到王丰抨击的另一点,则是其对“台湾意识”的凸显。王丰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再一次强调了他在博客中的观点:台湾最宝贵的是中国文化的遗产,所谓“台湾意识…‘台湾精神”,不过是“台独”病毒的转型。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反对、抵制《海角七号》在大陆上映的声音日益增多,正反双方的争论热闹起来。台湾资深记者“胡同台妹”说:“《海角七号》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诉说了小人物闷头努力,富有乐天精神,期盼生命与生活奇迹的所有人共同的情感与梦想。”台湾这几年经济不好,政治纷扰,但人民的勤恳努力与单纯朴素从未改变。《海角七号》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网友Claire说《海角七号》并不是媚日情结的反映。“台湾有很多老人都是受日本教育长大的,会说日语、写日文……日本有些观念和想法也对台湾影响很深,甚至台湾现在的一些用语,也是由日语衍生的”,因此“台湾对日本,并不是只有爱或恨这么简单的感情”。《海角七号》里的故事在大陆也可能有。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海角七号》增加了我们对曾经封闭台岛的了解,拉近了与台湾同胞的心。只有双方加强理解,增进互信才有利于两岸的发展,才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猜你喜欢

台湾
台湾都市诗的阶段性发展与蜕变(1930—2015)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