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还是喜剧,一次心灵之旅

2009-10-23刘春玲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百万富翁贫民窟悲剧

刘春玲

一、悲剧还是喜剧

2008年Danny Boyle导演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可以称之为“悲剧式喜剧”。故事源自印度外交官wikasswamp的小说《问答》:印度孟买一位卑微的服务生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式的电视问答节目,结果这个没受过教育的下层贱民竟然赢得了十亿卢比。他自然要被人怀疑作弊,电视台制片人也没钱付款,于是串通警察把他投进了监狱。故事围绕着服务生与辩护律师的会晤展开,通过这个没受过教育的贱民小人物的超戏剧性回忆,揭示出印度下层社会遭遇的种种不公与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变化,描绘出各阶层人民的众生相。

真正有力量的悲剧,应该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与社会制度在不可调和的斗争过程中头破血流体无完肤却仍散发出强大人性光辉与感召力的千古绝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悲剧正是“千古绝唱”式的悲剧——主人公杰玛面对命运从未低头,再无情的打压、歧视、羞辱、危险,都不能阻止他对美好信念的追求;但有意思的是,这样沉重的主题并不以悲剧的形式直接表现,许多细节,比如杰玛与孤儿拉堤卡为了报复哥哥舍里姆的大嚷大叫,趁半夜把最辣的辣椒揪碎扔进熟睡中舍利姆的内裤;杰玛与舍里姆跑到泰姬陵,一边冒充导游诈骗美国游客,一边偷游客们的鞋子到集市上摆小摊卖钱等等,都是充满了活泼童趣与透明光彩的。真正悲惨的,是这些细节背后的社会大环境。这些纯真的小孩子越是活得顽强、活得阳光,就越凸显出政府的无能、法制的不公与底层人民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涉及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孟买的极度贫富分化,有城中贫民窟的肮脏可怖,有宗教信仰矛盾的屠杀,有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有人面兽心的“善人”,也有看似暴虐的“坏人”;有近乎神话般的超现实爱情,有貌似理所当然的暴力犯罪;甚至结尾还有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集体歌舞表演。而对我个人来说,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杰玛与舍里姆童年时代居住的贫民窟和他们成为孤儿后生活的大垃圾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文化表现极其自然,在中国影迷看来,感同身受,毫无隔阂。因为诗人西川的书《流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传神的话,“印度是一个把所有社会问题用放大镜放大的中国,所以要了解中国,去了解印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们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很多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虽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腐败横行、阶级分立、宗教冲突等等。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为低等的贱民被称作“不可碰的阶层”,电影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和希望后的绝望。Danny Boyle以一个局外人不带偏见和局限地拍摄了一部东方电影,而能令另一个国家的东方观众为之感动。

但Danny Boyle最终并没用绝望结尾。《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悲剧式的喜剧,明知虚假,也要一歌到底;而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决定了形式上的喜剧反而是必要的——绝望中我们必须看到希望,哪怕声音微弱,绝唱也终将继续。

二、导演Danny B0yle之涅槃

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和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是像《28天》系列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Danny Boyle首度具有大气平和气度的电影。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Danny BoyJe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

从这一点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是DannyBoyle与编剧赛门·波弗伊的一次完美合作,后者填补了前者一贯在故事性、人物塑造方面的不足。赛门·波弗伊是《光猪六壮士》的编剧,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一脉相承。

以《猜火车》成名的Danny Boyle,在本片中完成了他在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在我看来不亚于拍《群尸玩过界》起家的彼得·杰克逊,忽然拍出了《指环王》。犹如印度宗教中的比拟,这是DannyBoyle的涅槃之作。

三、黑暗童话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当深刻,具有深意,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代表的是现代社会的典型形象,光鲜满目,而丑陋委琐的灵魂就包藏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他可以利用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随时分泌的善意和温情——这些于他都是商品和工具。当他的谎言被戳穿时,当着观众的面他不会流露出内心的恼羞成怒,而是热情满满地对杰玛祝贺,但随之即向警察诬告,逮捕了杰玛。主持人以一个假的答案诱骗杰玛上当那一幕很是传神——的确,一个在社会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条可以用他的年龄积累的力量,轻易毁掉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的纯真,而早早见识过世界与人性的残酷的杰玛识破了他,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细节——虽然近乎童话。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地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杰玛。他未像哥哥舍里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仍像阿甘一样的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这个人物让庸庸碌碌的我们为之惭愧,警醒。

杰玛在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此刻改变他的并不是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巨变,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与朋友和爱人的重逢。拉堤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了一起,拉堤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的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我很喜欢杰玛赢得太奖之后,全印度的观众为之庆祝欢腾的场面,杰玛赢得的是金钱吗?并不完全是。那些观众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杰玛是一个童话,是他们一个梦想的寄托罢了。而我们的感动也无非如此。

这部影片所展现的社会仿佛与我们甚是遥远,但在观片时却又总感觉似曾相识,贫富差距,腐败横行,乞丐团

的残忍,警察局的黑暗,一个生活在最下层阶级里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是怎样的艰难啊。这部影片的主角是赢得了百万奖金的杰玛,可是影片最感动我的角色,却是另一个男孩,杰玛的哥哥舍里姆。

杰玛在回答最后一道题时,选择了一次场外求助,他打电话给拉堤卡,在短暂的15秒固定时间里,杰玛第一句问的却是:“你现在还安全吗?”在杰玛成长的人生岁月里,不安全就像一条毒蛇,随时伺伏在他的周围,就像被弄瞎了眼的拜利文,被枪杀的舍里姆,还有那么多被打断胳膊腿的小孩子们,即使他最后赢取了巨额奖金,跑到大街上与拉堤卡相逢而拥抱时,我们还能看到拉堤卡美丽的脸上那道长长的刀疤,提醒着从贫民到百万富翁的故事虽然听起来像一个童话,但其实这个世界依然残酷。对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印象最深的是其女主角阳光灿烂的笑,这种笑给了男主角追求幸福的勇气和力量,也给了尘世中人面对现实的乐观与希望。

四、结语

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凭借着其在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歌曲、最佳剪辑在内的八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从而使一部反映印度社会现状的“异域”电影成功登上了奥斯卡的“大雅之堂”,也标志着原本一直唯唯诺诺的奥斯卡终于在今年表明了其对新的国际化电影趋势的接受与认可,虽然历史上奥斯卡也曾表彰过一些“异域”(这里尤指亚洲以及拉美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风格浓厚的电影,像1988年的《末代皇帝》、2001年的《卧虎藏龙》,但这些电影要么是以纯粹的西方视角(即从西方人主观的视角和观念出发)去拍摄异域落后的社会面貌,要么没有得到大面积的肯定,只颁发给你个别分量较轻的奖项。

但是这一次,这两种情况却都没有出现,我不知道导演Danny Boyle拍摄此片的初衷是什么,但从电影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得出来,他是抱着一种很谦虚很平和的心态去拍摄此片的,而不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虽然影片的叙事手法同样“很好莱坞”,但是至少导演没有刻意为观众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去表现印度的落后,相反还以侧面视角从主人公的经历中表现出了印度从过去到现在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舍里姆和杰玛重逢于一幢在建的高层建筑后,舍里姆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在建和建完的摩天大楼对杰玛说:“你能想象那里就是我们曾经居住的贫民窟吗?我们曾经就生活在这里,而现在全部都是商业区,印度现在也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了……”

人生首先不是一道选择题,同样是呱呱落地,有人含着金钥匙,有人落在贫民窟,It is Written,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好一个又有噱头又俗气的名字。这个世界上太多百万富翁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可从贫民窟到百万富翁,这个巨壑如何填平,It is Chosen,还真别不信,真是一道道选择题做出来的。

猜你喜欢

百万富翁贫民窟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百万富翁也要会理财
9岁百万富翁
9岁百万富翁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怎样成为百万富翁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