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贾樟柯电影的小众化透视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

2009-10-23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贾樟柯娱乐

张 畅

[摘要]贾樟柯艺术电影的小众化和国产大片的惊人票房,是个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大众的审美趋向主要表现为:追求视觉奇观,厌倦深度纪实;沉迷情感媚俗,躲避人文关怀。其主要原因是视觉文化促使了影像消费的火热,娱乐至上成为当代大众的追求。另外,艺术电影的地下传播也影响了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中国电影的繁荣需要培养当代大众多元化的审美趣味,需要给艺术电影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贾樟柯;艺术电影;娱乐;审美趋向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2006年以《三峡好人》捧得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他的前期作品如《小武》《站台》《任逍遥》都是地下电影,从《世界》开始,他的电影浮出水面公开上映,但国内票房极其惨淡,就是《三峡好人》也并没有挽回艺术电影在中国不受欢迎的结局。在2006年电影的贺岁档,贾樟柯以极大的勇气让《三峡好人》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天上映,结果不言而喻:《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3天,全国票房已经接近1亿元,最终突破2.8亿,而《三峡好人》,首轮上映票房达到200万。当然一个是商业大片,一个是艺术电影,不能单一拿票房作对比,但是这种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担忧中国艺术电影的前景,是什么因素导致贾樟柯艺术电影的小众化?难道艺术的就必须是小众的吗?当代的大众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艺术欣赏细胞?在当今的影像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究竟趋向何方?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从贾樟柯电影的小众化和国产大片的惊人票房可以看出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主要表现为:

1追求视觉奇观,厌倦深度纪实

当代大众追捧张艺谋和陈凯歌等大导演的武侠大片,最终目的是享受视觉的快感,沉浸于虚幻的视觉形式中。无论是《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还是冯小刚的《夜宴》给人的感觉都是形式上的极度完美,从色彩到画面,从服饰到演员,从大场面到特写镜头,那真是精美绝伦。这些影片追求造型设计,强化音乐效果,夸张渲染色彩,甚至有魔幻影像;而贾樟柯的电影却不在刻意制造画面,而在深度纪实。他深受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的影响,深度的纪实风格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

他的电影画面往往有一种粗糙的感觉,取景真实,记录小人物的生存原生态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像《小武》,外景是在汾阳真实的街头人群中拍摄的,像《三峡好人》,以三峡的拆迁和移民为背景,反映中国发展中的巨大变化。而他惯用的长镜头看起来很闷,背景画面往往是断壁残垣的废墟,或是落后的山西县城。电影中的人物不是小偷就是边缘青年,要么就是民工。《小武》中的梁小武、胡梅梅,《任逍遥》中的斌斌、小季,《站台》中的崔明亮,《世界》中的赵小桃、成太生、“二姑娘”,《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这些都是中国底层最真实的小人物,他们在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中,尽管孤独、卑微、苦闷,却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恰恰这种深度的真实满足不了中国当代大众的口味,人们不愿意在沉闷而超长的长镜头中反思什么人性和时代,却喜欢在虚幻的武侠大片中震惊得晕头转向。

另外,为了更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贾樟柯的电影用的是非职业演员,本色表演和地道的山西方言使电影更加具有现场感,让人觉得朴实而真诚。像傻傻的韩三明,并不漂亮却看起来顺眼的赵涛,这些不起眼的演员演绎着中国底层最普通人的生活境况。而中国观众并不买账,他们要看的是明星,看的是靓男美女,如巩俐、章子怡、周迅、刘德华、黎明、陈坤等,这种追星情结成了当代中国大众热衷的梦想,人们追求的是最表层的视觉享受,感官快乐是他们的第一需要,谁想看破败的三峡、贫困的县城、没文化的民工呢?然而厌倦了纪实等于忘记了思考,可是中国大众恰恰不喜欢思考,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2沉迷情感媚俗,躲避人文关怀

当代大众在浮躁的文化气氛中,沉迷于媚俗的情感,陶醉在爱恨情仇、色欲横生的影像世界中。因为票房超高的大片里有乱伦的故事,有惹眼的乳房,有逼人的杀气,有宫廷暗斗,有背叛和仇恨,还有电脑特技下超真实的魔幻效应。人们在猎奇心态的驱使下,远远躲开了灵魂深处的人文关怀。而贾樟柯的电影却始终关注人性,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他们艰难的生存境遇。贾樟柯认为“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小武》叙述改革开放背景下被社会遗忘的另类人生;《站台》记录人们随着经济时代的变化匆忙寻找生存之路的经历;《任逍遥》写出了边缘青年的内心苦闷;《世界》描绘了青年人在都市边缘生存中的情感困惑;《三峡好人》在寻找和舍弃中让人们感悟到爱的真谛。在这些影片中,“可以感觉到他对小人物生活和精神状况的体贴入微,以悲悯的情怀展示着他们的苦恼、挣扎、温情与卑微……”贾樟柯以平民导演的身份自始至终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普通人内在而激昂的生命力深深感动着他。关于《三峡好人》的创作,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贾樟柯说:“我们在街道上看到一个男人在炒菜,而他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那种雄立于生活边界的样子,使我看到这里的水土和人特有的生命气质。我们还看到小孩们在肮脏而陡峭的路上轻松地穿来穿去;在拆迁工地上,人们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他们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装束,挡不住的是那份肌肉和血管里涌动的青春活力。”他把所有这些最真实的生命景象如实地展现在《三峡好人》的镜头中,让喜欢思考的人感到人对生命的激情与希望。然而这些关注人性的真实画面和动人的情怀却感动不了当代中国的大众,他们觉得无聊而烦闷,不够刺激,不够炫目。

贾樟柯艺术电影的小众化足以看出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种审美趋向呢?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大环境不容忽视,艺术导演的精英意识与当代大众的世俗态度不容沟通,中国电影产业的传播机制还有待完善,诸多因素影响了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

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个人也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奔波,想者如何把更多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哪有兴趣去反思时代变迁和人性的魅力。而贾氏电影表现的正是人的生存压力和内心挣扎,恰恰大众中少有人关注,这似乎是个悖论和怪圈。然而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高扬和文化的发展似乎是滞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朴素、含蓄、坚韧、仁爱这些美德淹没在金钱、权力、欲望之中,所以人们闲暇之余只求一乐,在虚幻中寻求快感,因为生活的确艰辛,没有心思去思考更深层的东西。

其次,视觉文化促使了影像消费的火热,娱乐至上成为当代大众的追求。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以视觉为主的影像消费成为大众的文化快餐,“图像成为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民无法逃避的符号追踪,成为

我们文化的仪式”。作为以视觉符号为典型特征的电影自然成了人们日常娱乐的选择,人们在消费影像时更热衷于唯美的形式而不重思想。《十面埋伏》里的竹林、花海,《英雄》中荒凉的大漠、幽静的水乡、漫天飘飞的黄叶,《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刺眼的明黄色,人们在视觉的奇观中激起了重重欲望——享受、色情、权力、乌托邦式的理想。实际上,大众消费的不仅仅是唯美的图像,也在消费着图像所诱发的种种欲望。因为这些图像会让人瞬间狂喜,忘记苦恼,在虚幻中达到情感的宣泄,所以当下的图像崇拜和娱乐狂欢成为大众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样的大片在满足大众感官娱乐需要的同时,却缺失了文化使命感,在华彩的形式背后,人性内在的美显得苍白无力。贾樟柯电影恰恰与大众的娱乐需求相反,他制造的图像没有外在的绚丽多姿却有内在的生命激情,他甚至用丑陋、迂腐、悲凉的镜头让人们感悟人性的复杂和时代的变迁。他自己曾经说:“如果观众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娱乐而没有精神的影像世界中,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再次,在产业化浪潮中,导演的精英意识和大众的世俗趣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艺术电影的导演往往有先锋和叛逆的思想,他们通过自己的电影镜头表达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贾樟柯就是这样的导演,在当下电影产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他对电影的文化价值有着明确的认识,“我认为除了所谓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外,其实,这个时代、社会需要很多叛逆者,用反叛去挑战常规,因而需要有非常多的独立制作、艺术制作去触及社会自由的边界,拓展言说的空间。”“我反对电影的传奇论,如果只把电影变成供人消遣的虚构传奇,我们可能会忘记甚至背叛了我们的生活。”…正是这种强烈的精英意识,使贾氏电影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他的电影关注人的生存,反思国家与时代的变迁,在商业冲击和充满诱惑的时代贾樟柯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热情。然而在电影产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当下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电影价值判断标准,即高投入、大明星、大制作才能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大众才能喜欢。于是大众形成了世俗的消费心态——“我买票看电影就是来找乐的,必须满足我的观看欲望。”而真正带着欣赏而严肃态度去分享导演的创作激情的观众却越来越少。当代大众世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电影导演的精英意识始终难以调和。

另外,在中国电影传播机制的影响下,许多艺术电影的地下传播和海外传播使国内大众不熟悉、不了解,造成大众对这些电影欣赏的陌生感,最终无法形成多样化的艺术审美情趣。贾樟柯前期的电影都没有公映,从《世界》才开始解禁,那么不熟悉他的大众自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观看电影,只有在一些大学校园里,才能领略贾氏电影的先锋性。在《三峡好人》公映以后,国内票房极其惨淡,然而贾樟柯说:“《三峡好人》整个发行完了,我愿意把所有的收入拿出来作总票房的统计,我相信我可以在全中国排前三名。很多商业大片只有华语市场,但《三峡好人》和纪录片《东》套拍投资才600万元,目前两部片子海外版权销售就收回了4000万,折合票房1.2亿。”可见贾樟柯的电影并非不赚钱,而是通过海外销售赢得利润,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独立”导演在市场化时代的困境——为了拥有观众,他们必须成功地转向国际艺术电影观众,这也更说明了中国电影传播机制的问题,不能包容这些独立电影的存在,一味鼓吹商业大片,而大片目前最大的弊病在于霸权式的电影运作方式。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往往有几个亿的投资,有大明星加盟,有各种资源的配合,有电视台多套节目的推动宣传,它们是和权力站在一起的。这似乎导致中国的观众没有真正自主的选择权,在垄断式的宣传下,只能形成同一化的世俗审美趋向。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商业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真正健康的电影产业需要有这些大片的支撑,更需要有艺术电影的加盟,走多元化道路,给观众更多的选择机会,才是有效的策略。

种种原因表明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确实值得反思,中国电影产业更应改变策略,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中国电影如何培养大众的多元化、艺术化的审美情趣似乎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导演的职责。电影的思想性和审美性是导演创作的关键。审美本应是凝神关注,回味无穷的欣赏情感,按照中国传统美学人们欣赏艺术的审美效果,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感目(或叶燮所谓‘感于目),即诉诸个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第二层次或中级层次是‘会心(或叶燮所谓‘会于心),即让个人的心灵或头脑产生兴会;第三层次或最高层次则是‘入神或‘畅神,即深入个人内心幽微至深的神志层次。”当下中国电影很大程度上只达到了“感目”层次,心灵的震撼微乎其微,真正能畅神悦志的影片并不多。在这娱乐和视觉压倒一切的时代,更需要电影导演不停留于单一的制造视觉传奇,而能够坚守人文关怀,追寻更纯粹的艺术境界,始终充满激情地去关注人性深层的魅力,这是导演的精英意识的表现和应尽的职责。

第二,艺术电影不能回避受众,应与广大的受众群体寻求沟通。贾樟柯的电影往往捕捉社会当下最敏感而备受关注的话题:三峡移民、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等,这些电影镜头让受众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引发观众的思考。另外,艺术电影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应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贾樟柯电影用平淡、含蓄、朴素、坚韧的艺术风格,描绘了中国底层真实的心理世界,而且他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善”与“仁”,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

第三,媒体的宣传。中国的主流媒体对商业电影更加青睐,铺天盖地的海报和广告只能让大众知道最流行的大片,而广大观众无法通过这些媒体了解艺术电影的发展。而且媒体在报道有关艺术电影的新闻时,更多地关注票房成绩,这只能使大众对艺术电影敬而远之。媒体应积极介入艺术电影的宣传,采取多元评价的标准,使大众真实客观地了解艺术电影。

第四,中国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在《世界》的采访中,贾樟柯对《世界》的票房惨败回应说:“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中国文化的发展几乎处在停止状态。”中国的航天事业大步向前,社会其他领域也发展得极为迅速,然而能真正理解贾樟柯电影的人文追求,欣赏他诗人般的感悟力的人又有多少呢?导演继续斗争的目标不仅仅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控制或者惟一考虑票房的商业精神,更重要的是民工的文化空白状态无法使他们懂得电影的真正内涵。所以,提升文化发展的大环境,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然,当下社会的现实状况不容忽视,大多数人为生存而奔波,连贾樟柯自己都说:“一个人坐在车上,从三环、二环走的时候,你看到那些往来的人,大家那么忙,每个人脸上都有心事,匆匆忙忙在城市里奔波的时候,我觉得他们不应该去花钱看那个电影,太累了,其实自己是很灰心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情况里面,这样一个生活节奏里面,其实你要求那么多观众去看电影,特别是那么贵的票价,我觉得是有它的困难在里面。”所以艺术电影很难真正融入大众主流,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它的小众化趋势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为艺术电影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提高全民的审美文化素质,在媒体的宣传和国家电影政策的倾斜下,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多元化。

猜你喜欢

贾樟柯娱乐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