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天成雁山园——对于景观设计的一点思考

2009-10-22赵丹青葛朝晖

科教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环境

赵丹青 葛朝晖

摘 要 “桂林佳境,一园看尽”的雁山园在岭南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通过对雁山园的游览与考察,发现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极为融合,从而引发了一些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 雁山园 生态 环境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1 雁山园的历史和位置

雁山园也叫做唐岳庄园,曾经是一个私家园林。最初是晚清桂林地方官僚唐岳所建,于1911年卖给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建园至今已有近140年历史。雁山园位于广西桂林桂阳公路中间的雁山镇上,是阳朔至桂林的中间必经地,南距桂林愚自乐园3公里,也是桂林大学城中心区。

园内山青水秀,人文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有保存完好的“雁山四宝”即:“丹桂”、“方竹”、“红豆”、“绿梅”,她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与园林景致融为一体,被孙中山先生称之为“岭南第一名园”。 自然天成的雁山公园至今仍然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

2 雁山园内的主要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

据说雁山园风水绝佳,尤其是入原大门一带正对的钟乳山,内有神秘溶洞,藏蝙蝠无数,所以又称作“青山藏福”。在这座园林里,最奇特的要属神秘的相思河了,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造园是离不开水的,这座园林也不例外,但她的水却是十分神秘的,有首民谣唱道:“一段仙河落园中,路绕围墙无处通,终年四季常流水,来无源头去无踪。”相思河是活水,自南向北流并且还来无影,去无踪,只有一段出现园中,河水消失的地方是一个阴阳八卦图。沿江而铺的细石龙脊路,是龙脊古径,是中国传统园林仅存的龙脊路,仿造龙身而造,寓意着主人平步青云,它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与游龙相伴而成的一条青龙。

园内有棵古樟树,民间传说是先有七头樟,后有雁山园。可见此树在整座园林的重要性,这棵千年古樟,需要十人才能合抱,它的七个枝干排列的形状,与北斗七星一致,体现了“七斗神樟似北斗,天下元宝进佛手”的寓意,它就像是园子里的庇护神。但是在雁山园的任何一个入口,居然都看不见此树,这种“大隐”的气度,也正是合乎了中国人对君子品格的要求吧,仿佛是洁身自好的隐士君子,让人赞叹。

这座园林还有与其他园林不同的稻香村,有稻田菜地、荷花池和稻香村,建筑是古典风格,加之田野菜地,花篱瓜棚,具有浓烈的田园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们希望回归田园的心情。

“世外桃源”的意境,位于方竹山区,方竹山上有一天然石洞人们称之为相思洞,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极为相似,洞口浅而窄,进到洞里去,绕过一个大巨石,豁然开朗,从洞内往外望,有绿竹和桃花,还有一茅亭,凉风飒然,清旷静谧。与进洞时脑际留下的亭台楼阁繁华印象相比,仿佛进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洞中还曾发现恐龙化石。

相思河边右转向南,会惊奇的发现一方水面。彼岸的水榭、绣花楼和各种花木倒影水中,湖畔有两座别致的小楼,隔湖相对,俗称“公子楼”和“小姐楼”。再走过去,就到了涵通楼、澄研阁、碧云湖舫、水榭、长廊、亭台等。各个建筑位置得宜,高低错落有致。在这里,建筑家们充分发挥了水在建筑园林中的妙用,达成了似舟而不是舟,似屋而悬临水上的巧妙结构。

3 雁山园的启发与思考

雁山园的最特别之处也是她最迷人之处莫过于她的自然生态之美,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相比少了很多人工雕琢的痕迹,更是十分可贵,她的风水格局暗含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既保护了自然与生态,又使得雁山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随着工业化的一步步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不断的改变,一方面我们开始享受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便捷与舒适,一方面也越来越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破坏带给我们的惩罚。这种矛盾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住宅环境,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环境。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但是愿望与现实却有很大差距,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了碰撞,城市美化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场面,这些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的城市往往是南辕北辙,甚至会遗留很多问题。

已故景观设计泰斗佐佐木(Hideo Sasaki)就曾告诫景观设计学界:“要么致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这一重要领域,要么就做些装点门面的皮毛琐事。”我们不仅要沉醉在创造小桥流水和如诗如画的人工美景中,还要勇敢地承担起设计和协调景观和人的关系,自然与生态的关系的重任,创建健康的美好生活。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与人们渴望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我们不能够固步自封,陶醉在造园之中,要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学科发展的危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总结与分析问题,并适时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李嘉乐,等.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园林,1999.

[3] 贾晔,邵志忠.传统节日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生态环境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环境清洁工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漫观环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