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要点

2009-10-21张雪保许承萍

农家参谋 2009年5期
关键词:条锈病纹枯病乳油

张雪保 许承萍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虫害也进入混发重发阶段。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发生蔓延迅速,尤其是麦蜘蛛和小麦纹枯病上升较快,部分丘陵旱地局部地区麦蜘蛛虫口密度已达到防治指标,水浇地个别地块纹枯病病株率达到防治指标的两倍多。由于菌源丰富,部分品种抗性差,加之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麦蚜极有可能暴发流行。加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是小麦后期管理的重中之重。

1.小麦蚜虫发生的特点

小麦蚜虫,俗称腻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均属同翅目,蚜科,繁殖力极强,一年可繁殖20~30代。当前麦蚜以成若蚜聚集在小麦叶部、茎部,刺吸组织的营养和水分,并排泄蜜露,影响植株呼吸和光合作用,可造成小麦生长不良,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造成减产,此外麦蚜是传播病毒病的媒介,引起黄矮病流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随气温回升,麦蚜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蚜虫大量繁殖,虫口密度在短期内将迅速上升,发生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2.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特点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小麦条锈病今年在我省发生时间早、扩散蔓延快,局部发生严重,菌源量大,外地小麦条锈病菌源充足,如气候条件适宜,极有可能在小麦中后期流行,预计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麦蚜防治指标:小麦拔节孕穗期百株蚜量200頭,穗期百株500头。

3.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小麦中后期多种病虫盛发,可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各计各量,混合喷药,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要科学用药、节约用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麦蚜每667平方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3%啶虫脒乳油30~40毫升,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机防专业队进行大面积防治。防治小麦条锈病要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每667平方米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

猜你喜欢

条锈病纹枯病乳油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60%敌畏·马乳油对桑螟的防治效果及在桑蚕体内的残毒期探究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防治梨园二斑叶螨的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