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獭兔常见疾病的防治要点

2009-10-15朱政世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兔舍病兔母兔

朱政世

一、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措施:1、定期预防接种兔出血症灭活苗;2、发生本病时,要采取紧急措施,隔离病兔,兔舍重新消毒,对兔场内无症状的兔全部注射兔出血症灭活苗(加量),进行紧急注射。

二、传染性鼻炎。

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有害气体增多的兔舍传染性鼻炎易发。

防治措施: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繁殖群,是预防本病最可靠的方法。引进新兔群要通过清除有临诊表现的病兔,按照鼻腔的细菌检验清除带菌者。

药物治疗:可用氯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滴鼻,饲料中添加喹乙醇200mg/kg,均有较好效果。

三、球虫病。

球虫病是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

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强度,母兔是球虫病的传染源,减少子兔与母兔的接触机会,实行定时哺乳,对母兔笼经常清洗和消毒,对其粪便堆积发酵;子兔哺乳前,洗擦母兔乳房,并涂抹2%的医用碘酊,均有较好效果。

药物防治:较好的药物有氯苯胍、敌菌净、磺胺类、盐霉素等,按说明添加。

四、疥癣病。

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千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定期检测,药物经常消毒。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

药物治疗:灭虫丁0.2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或口服,除癞灵涂抹患处。

五、肠炎。

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消化道系统功能失调,排出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防治措施:可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痢特灵、环丙沙星、喹乙醇、氯霉素等,按说明使用,连用3~5天。

总之兔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打好防疫针,对兔舍两周消毒一次,食具每周消毒一次。争取做到平时无病先防,可进行预防性投药。现在兔病防治技术比较成熟,只要认真防治,控制兔病是完全能做到的。

(作者单位:150801 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畜牧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兔舍病兔母兔
基于物联网的兔舍养殖环境感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家兔夏管防“三泻”
家兔夏管防“三泻”
试析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巧用糯米让兔产奶多
土方治疗家兔疥癣病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分割兔舍
基于ZigBee和GPRS网络的兔舍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提高母兔繁殖力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