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安全就是珍惜生命

2009-10-14赵晶华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巡查设施桥梁

赵晶华

近年来,国内桥梁事故连绵不断。2007年6月15日,325国道广东佛山市九江大桥发生运沙船撞击桥墩事故;2007年8月1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坍塌;2009年7月15日,津晋高速路800米匝道桥垮塌……一次次血的教训使我们警醒,桥梁安全问题必须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已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车流量和交通拥堵压力,北京市政府在大力扩充城市规模的同时,着手兴建了数量众多的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和人行过街通道等公共交通设施,采取分流疏导、立体交叉、各行其道的方法减轻交通压力。桥梁设施的发展见证了北京交通运力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壮大,也记录了城市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

作为北京唯一一家桥梁设施专业养护单位,北京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通道工程管理所负责北京市城区内大部分立交桥、跨河桥、过街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等公共设施的监督巡查、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为保障首都道路畅通、桥梁安全运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患未然

北京市内桥梁数量众多,种类也不尽相同。根据桥梁的外观形式、地形位置和使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跨河桥、立交桥、过街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等几大类。跨河桥主要用于河流与道路的勾连和贯通;立交桥则采用空间分隔、立体交叉的方法消除道路平面交叉车流的冲突,使两条交叉道路的直行车辆通行互不影响,城市交通开始从平面环绕

走向立体交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内城八区跨河桥有500余座,大型立交桥300余座,过街天桥和人行通道数量也分别达到340多座和180余座。目前,桥通所的桥梁管理范围包括北京二环路等地段的230座跨河桥、103座立交桥群、315座过街天桥和171地下人行通道。

据了解,桥梁管理工作原为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下辖各所分片负责。随着北京桥梁数量的不断增加、桥梁规模的持续扩大,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工作要求。1981年,市政工程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桥梁工程管理所,专门负责北京市内桥梁的安全巡查和维护管理;1991年,市政工程管理处又成立了过街设施管理所,负责地下通道、人行过街天桥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1993年,桥梁工程管理所和过街设施管理所两所合并,成立了如今的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通道工程管理所。

在桥梁日常巡查和养护工作中,桥通所严把安全质量关,将保安全、促安全的安全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视桥梁安全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脉,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国家公共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大力提高企业员工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安全意识,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从桥梁的结构安全、使用安全,到日常巡查检测和使用过程中的养护维修,无不凸显着桥通所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如今,北京现代化的桥梁设计已经不再采用块石堆砌的结构,转而普遍采用用混凝土材料,有预应力预制、现场浇筑、钢结构、钢混结构等多样的结构形式,砼桥梁的寿命一般可达到80至150年左右。为了增加桥梁的安全性能,在管理期间,桥梁专业设计人员反复论证,通过增加抗震支座、抗震挡和抗震加固件等措施,对桥梁容易受到冲击、受力较大的重点部位和区域进行防撞处理;同时对混凝土采用保护剂处理,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和期限,桥通所负责派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巡查、检测,损坏不位进行维护、整修、管理。由桥通所技术人员撰写的《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已经通过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据桥通所的工作人员介绍,造成桥梁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包括:通行车辆的超载超高、外界的施工影响、车辆和船舶等交通工具因违章行驶而对桥梁造成的破坏性撞击,其它还有如火烧、水毁(汛期时雨水、河水冲毁桥台、挡墙、护坡等)等外力因素,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桥体的损毁,增大不安全风险系数,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更有甚者会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如:2006年5月,北京西五环发生撞桥事故,桥梁墩柱受损,造成五环交通中断五小时;2002年,公交车失火燃烧使得潘家园桥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1991年和1993年,双营桥和分钟寺桥分别发生挡墙倒塌事故。

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桥通所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预防。比如限制超载车辆通行,严格限高车辆,设置专门人员密切观测桥梁动态,阻止不合规章的违法施工等。另外,桥通所还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先进检测设备、更换老化设施(安装新的限载标志牌、防撞架和防撞架报警系统)、重新核定标准等方法,给预防桥梁安全隐患增加了多重保险。2008年,为了保证奥运期间北京桥梁安全,桥通所试用GPS卫星定位巡查车上路查桥。桥梁设施数据、巡查车辆去向,都可通过大屏幕及时反馈,专业人员可据此对桥梁设施状况进行初步会诊,再安排人员对问题桥梁进行现场技术检测和日常养护。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新技术、新设备都可以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安全检测: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桥通所目前共有干部职工200多人。其中,负责设施桥梁日常巡查的有36人,检测人员共10人,养护维修人员达到五六十人,同时雇用数量相当的劳务人员。此外,还有负责管理、工程和专项普查等工作的相关人员。巡查、检测、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等人员各司其责,对桥梁的动态变化严密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排除故障和险情。

北京的城市面积广大,路线和桥梁数量众多,设施分布比较分散,巡查和养护人员不得不进行跨区域作业,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路途奔波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影响工作效率;在养护和巡查工作中,车流量、人流量大的客观因素,雨雪天气的恶劣影响,以及沿河作业的不安全性,都给巡查和养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小的难度。为了最大限度地杜绝人员、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桥通所的巡查班组和养护班组在北京市内分设了多个办公机构。巡查班组的办公地点分别在航天桥、菜户营桥、双井桥和燕莎桥,而菜户营桥、东莞头桥、分钟寺桥、白家楼和小武基桥等五个地点则驻扎着桥通所的养护班组。

巡查人员主要负责日常检查桥梁设施的结构损坏以及损坏部位的动态情况(也叫动态管理)和对外界施工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及制止,对人为损坏(如车辆撞击、拆除桥梁结构)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

在桥梁安全检测方面,桥通所参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等八个规范要求,严格执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测和全面检测制度。日常巡查是最常规、最基本的检测制度,工序琐碎却不可或缺,要求对桥梁损坏和影响结构安全的日常问题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巡查人员通常采用目测检查法,查看桥面、上部结构(主梁及横隔板)、下部结构(桥台、墩柱和盖梁)、支座、桥面系和附属设施等部分有无损坏情况,内容包括对混凝土开裂、破损、露筋、钢筋锈蚀、顺筋开裂、保护层脱落、受水浸蚀和结构受力裂缝的检查。如果发现桥梁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检测人员还要配合使用相关仪器(雷达检测、静载试验、取芯检测、无损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针对部分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做进一步的专项检测,掌握桥梁病害、缺陷和损伤的位置、范围、大小和程度,判断其性质及发展趋势,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对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影响,对桥梁目前整体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为桥梁日后的使用、养护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根据规范的要求,桥通所每年还要对辖区内所有桥梁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

安全检测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分准备、检测实施和报告编制三阶段进行。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对桥梁进行现场考察,搜集有关桥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养护管理、试验检测及维修加固等方面的技术资料;调查了解桥梁病害和事故史、交通状况等;进行人员组织;准备和调试仪器设备;与交通、路政部门取得联系,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对参与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在准备阶段工作完成后,则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和无损检测。检测数据整理与现场检测基本同步进行,即每天检测数据由专人在现场进行整理分析,并有专家全程进行技术把关,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评估分析深入透彻、检测结论恰当准确、养护建议切实可行。在现场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后,由专人负责整理汇编,最后报告经过三级审核通过后发送业主,从而完成了全部检测任务。

在这种小巡查不间断、专项检测更系统的组合力作用下,桥通所成功地避免了多起桥梁事故的发生,比如:2001年的小清河新桥和2008年的卢沟新桥,桥通所在发现安全问题后及时上报,经上级批准后果断采取措施,对二桥先后进行翻建,成功避免了桥梁坍塌的危险,保证了过往车辆的安全。

安全养护一刻也不放松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数量、吨位的不断增加承载量巨大,再加上风吹、日晒、酸雨、融雪剂化学腐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事故的损毁,桥梁的受损部位会越来越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受损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于最大限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来说,养护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桥梁和通道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桥面系维修、上部结构维修、下部结构维修以及附属构筑物维修和保养修维修等多个项目。多年来,桥通所坚持养护维修“三及时”准则,即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维修,排除桥梁隐患和险情,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维修,力争将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每年,市政府都专门拨出部分资金用于桥梁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对于那些依靠维修无法解决的重大安全问题,桥通所要及时上报,并向上申请专款进行维修。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桥梁类型不同,其养护工作的重点难点也不尽相同:立交桥的养护,重点在桥面、梁体和支座、墩柱部位的养护;跨河桥,重在桥面、护坡和挡墙等关键部位的养护;过街天桥,需要关注桥面、栏杆和钢结构的安全性等;通道养护主要解决是保洁、渗漏、通道积水等问题。

桥梁维修养护工作一般从夜里23时开始,至第二天凌晨4点结束,并严格遵循施工作业不留痕迹的原则。当城市居民早已近入梦乡的时候,负责养护和维修工作人员却在阑珊的夜色里为了北京的桥梁安全默默地奉献。他们身穿反光服,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疏导过往车辆,精心施工,采用不同的新工艺、新技术,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避免给市民出行造成拥堵。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

桥通所的领导清楚地认识到,强化桥梁安全意识,建设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桥梁安全问题不能单凭几十或几百人的力量进行补窟窿式的补救,必须从观念入手,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明确“观念决定行为,行为表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桥梁安全才能真正做到高枕无忧。为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宣传安全文化,桥通所每年3-6月举办施工百日安全竞赛,6-9月举办养护安全竞赛。竞赛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知识问答、人员素质测评、设施安全检查、维修率和抢险等各个方面,从而达到监督设施安全、推广正确维护方法的目的。竞赛规定了严明的奖惩措施,根据竞赛结果,对不达标的班组和个人进行一定的处罚,对表现良好的班组和个人则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市政处每年还针对桥通所组织全优工段评比活动,不定期宣传桥梁安全法规,并将桥梁安全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从企业内部扩展到面向整个社会,提高广大市民和各施工单位对桥梁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维护桥梁公共安全与自身安危切实相关,从而真正做到全民重视、全民参与、全民保护。

与安全宣传相适应,桥通所也建立了严明的制度规范,有关安全防范方面的明文规定达到70多项。其中,既包括对维护桥梁安全的明确要求,也包括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规定性条款。比如,在施工方面,不能假设带病车上路或参与施工,驾驶人员不能无证操作等;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规定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禁止酒后、穿拖鞋或高跟鞋进入现场,更不能穿裙装。施工现场要做到“边有栏、机有罩、井有箅”等安全防护。在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时间里,桥通所完成了对北京市内107座桥的系统改造工程,改造对象涉及低窄桥梁和危病桥梁;从2005年起,对200多座桥梁和过街天桥的进行检修和改造;2006年,对120多座通道装饰进行维修,灯具彻底进行改造和更换,使其亮度和节能达到国家标准。

桥通所多年来的安全工作实践证明,只有抓好“桥梁安全”这一生产命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才具有根本的意义。

猜你喜欢

巡查设施桥梁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