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实的摆渡者

2009-10-14何修斌

中国教师 2009年16期
关键词:渡口老人家热情

何修斌

开学已3天,可孙小萌却未能到校,我再次拨通了她家的电话,听到的依然是欠费停机的语音提示。我在办公室里茫然地踱着步,无精打采地梳理着纷乱的思绪,窗外连绵不断的细雨化成了长长的问号,焦灼不安的神情就像这阴冷的天气……此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老师的话语在我耳边回荡,“如果没有对每一个具体人的关注,又怎么能说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呢”?“对生命的热情,对工作的热情,对未知探究的热情,是教师成为教师之奥秘所在,‘热情应成为教师的第一品格”。这些话语犹如一股暖流冲溢着我的心灵。毫无疑问,我要进行一次家访。

天公作美,周六下午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户外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而来,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毕竟春天已悄悄地到来了。

按照她登记的家庭住址,我骑车40分钟来到一个渡口。渡口是圩区外出的必经之地,摆渡者是一位老人家,约莫60多岁,头发花白,皮肤黝黑,岁月在他沧桑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当得知我的来意时,他喟然长叹道:“是呀!该是开学的时间了,可这孩子……”从与他的攀谈中我得知,他已经在这小小的港口坚守了40载春秋,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他都不会耽搁村民外出和孩子上学,而且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这事在他嘴里是那么平淡无奇。由于都是乡邻乡亲,他得到的报酬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深知大家都不富有。

按照老人家的指引,我很快就找到了孙小萌家。家里陈设简单,收拾得却很干净。经过我语重心长的教诲,耐心细致的开导,原本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的她,打消了辍学的念头,流露出自信的眼神,她妈妈的脸上也荡漾出微笑,家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巨大的成就感在我心中油然而升,我一路欢歌,很快又回到了渡口。

黄昏时分,西方一抹晚霞映红了河面,晚风习习,吹皱了平静的河水,泛起了阵阵涟漪,老人悠长的身影也融入这美丽的画卷里。他从我的笑靥中察觉到我此次没有白来,直夸我是位好老师,然后情不自禁地说道:“从这儿摆渡上学的孩子,已有十几位考上了大学,有的已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说到这里,他仿佛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之中……

暮色苍茫,炊烟缭绕,老人的身影离我渐远,但他专注的眼神、和蔼的面容却一直镌刻在我心中,在回校的路上,我涌起对他的敬佩之情。小小的渡口成为孩子们人生起航的港湾,小小木船承载的是他老人家博大无私的爱,他的平凡的工作,托起的却是明天的太阳。对照老人家的淡定从容,回想当初自己受挫时的彷徨、低迷,我实在羞愧难当,好在经过这几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内练,也能荣辱不惊,内心颇感慰藉。是啊!身为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摆渡者”?教师与自己的学生风雨共舟,相濡以沫,为的就是将他们引领到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目标。教师应该像他老人家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守住清贫,耐住寂寞,默默无闻地坚守好自己的“渡口”,坦然面对风风雨雨,把握好手中的“船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当然,这悠悠醇香、沁人心脾、余味悠长的美丽诗篇,需要的是众多的“忠实的摆渡者”来共同谱写。“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所有的教师都好好珍惜教育的快乐,感悟教育的真谛,让心灵有一个宁静安详的港湾。

(作者单位: 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当涂分校)

(责任编辑: 乐闻)

猜你喜欢

渡口老人家热情
铭记于心的残缺
渡口
在渡口
渡口
我想去看望上帝
渡自己到彼岸
热情的小山羊
名声
你有没有热情
感谢爷爷给我带来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