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万富:昆仑山深处的大医生

2009-10-14

党员文摘 2009年9期
关键词:昆仑山药箱悬崖

文 静

在昆仑山深处默默行医43年

他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高原牧区,一个人、一个药箱、一头驴,在巍巍昆仑山深处默默行走了43年,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卫生院医生姜万富。

叶城二牧场位于昆仑山北麓,紧临我国西部边境线,是一个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牧场。大漠戈壁,群山起伏,苍茫辽阔,一百多个放牧点散落在昆仑山深处,每个放牧点只有一两个人和几百只羊。牧工们常年生活在这里,住的是地窝子,与羊群为伴。

姜万富去巡诊总要带上三件东西:药箱、驴子和马搭子。药箱是工具;驴子驮行李,代步少不了;马搭子装行李,走到哪儿,解开就睡,装上就走,方便。每到放牧点巡回一次,一般要一星期左右,长则十天半个月。路上,渴了喝凉水,饿了吃干馕。巡诊的路很荒凉,白天只看见云朵,晚上只听见风声,真是大雁不停留,小鸟不敢掠过。有时候,太寂寞了,姜万富就对着空山大吼几嗓子。

在这里做医生,与大城市医院的医生完全不一样。牧工们都住在深山里,有伤有病,自己无法下山的话,总是托人下山带口信。无论是天寒地冻、北风刺骨的冬天,还是烈日炎炎、热浪蒸腾的夏天,无论是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还是天刚蒙蒙亮的黎明,只要姜万富的家门被砸响,他就会随时出发。最近的地方,他要走半天或一天,远的地方,要走三四天才能到。

有一次,一名女职工突患重病。平时常走的河坝,因为雪崩导致洪水暴涨,如果绕道上山,要走一整天的山路。但时间不等人,生命不等人。

听说山边上有条黄羊走的路,姜万富顾不了危险,背上药箱就沿着黄羊的足迹走。走出不到一公里,就开始爬悬崖峭壁,为防止下滑,不得不手脚并用、匍匐前进……

这是姜万富一辈子走过的最危险的路。抓住石缝身子悬空向前移动,悬崖下洪水湍急,滚下的石头“咚咚”有声,姜万富像壁虎贴在近200米高的绝壁上。他大汗淋漓,回去已不可能了。他几次想丢掉药箱,但都忍住了:“没有药箱,要我这个医生干啥?”

两个半小时,姜万富终于爬过了这段约两公里长的“玩命悬崖”。当他从一个近两米高的石崖跳到土坡上时,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

因为及时赶到,那位女职工保住了生命。

姜万富事后才知道,那段悬崖5年前有人失足身亡后,再没有人敢走。

维族群众离不开的

“穷多克特”

在这里工作并不是姜万富唯一的选择。

有一次,姜万富给一个发烧病人看完病后,下山时看到天气不好,就加快了脚步。刚翻过一个达坂,天空忽然变得昏暗起来,空中的雪“呼呼”地像往下倒,姜万富一琢磨,走原路太远,仗着年轻气盛、手脚麻利,他决定抄近路,直下达坂。

刚下到一半,脚一滑,人就顺着布满积雪的山坡向下溜去,越溜越快。眼看快到山崖边,前面正好有一块大石头,姜万富本能地侧身蹬住大石头,人停住了,但石头竟翻了两个滚,“轰隆”一声掉进三十多米深的悬崖。

十几分钟后,冷风一吹,一阵疼痛刺醒了姜万富。慢慢站起来一看,发现自己离悬崖只有两米远。里外三层裤子全被划破了,几道伤口还在流血。他强忍着疼痛,把药瓶、器械捡了起来,用绷带把破药箱扎了扎,一瘸一拐地提着回到家。

那个曾多次考验过他的问题,这次又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该不该离开这里?

17岁那年,姜万富从大上海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屯垦戍边”大军中的一员,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找个工作。后来,社会发展了,他说,如果是为了有个饭碗,他早就离开了叶城。1980年,浩浩荡荡的“回城风”波及昆仑山,许多人拉姜万富一起回上海,他却摇摇头,留了下来。1981年,妻子力劝他调回南方,他依然婉拒。于是,与他离了婚的妻子抹着眼泪回到了浙江一座历史名城。那天,望着妻子离去的背影,痛苦、惆怅一起煎熬着姜万富。他心一横,擦干泪水,干脆把被褥搬到了医务所,以所为家。

多年来,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他对牧场医生怀有的一种神圣感和对牧工们的深厚感情。

“每次我上山给大家治病,看到的都是他们期待、盼望的眼神,好像只要我到了,病就一定会好。他们经常热情地留我住宿,留我吃饭,把我当成‘救星。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少不得的人!”

“说不想回上海那是假话,那里有都市的繁华,有我心爱的亲人,但我还是坚持住了。因为,一想到要离开这里,一想到再也听不到那一声声熟悉而又亲切的‘穷多克特(维吾尔语,大医生),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姜万富在当地群众中很有人缘和影响力,有不少医院给他开出优惠条件。一位私企老板找到他,愿给他提供资金建立诊所,利润六四分成,姜万富拿大头,他都不为所动。

他牵挂的是:“我走了,那么多病人怎么办?”

一颗金子般的心,换来的是金子般的情。每当姜万富到放牧点去巡诊,牧民们总是跑上来迎接他,宰羊给他煮新鲜的羊肉吃,拦都拦不住。而在当地,除了过年过节,老百姓平时是舍不得宰羊的。

有一次,为了给他送点牛初乳,一位6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妈赶着毛驴车,跑了两个小时。

而在瓜果飘香的季节,老乡们总是挑选最甜、个头最大的果子成筐地送到他家……

他希望更多的人来追求,

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姜万富患有肺心病,由于长年吃饭不规律,他的胃也经常疼得很厉害。这位在二牧场当医生时间最长的人,还能坚持多久?

那里的老乡知道姜万富就要退休了,他们流着眼泪拉着他的手不放:“要是你走了,谁给我们看病呀?”

能够得到患者如此信任,是许多医生为之骄傲和高兴的事,可姜万富现在却为此发愁。

有一次,姜万富去外地出差,一位维族老职工突发感冒,但他就是不肯让其他医生给他看病,只等姜万富。可这位老职工患有肺源性心脏病,任何一点病变都会引起心脏病发作。每天,老人家都问家人,姜万富什么时候回来。等姜万富回到牧场赶到他家时,他已经脸色发黑,喘不上气来,情况相当危险。要是姜万富再晚回来一天,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时起,姜万富便想尽办法改变这种局面。

平常卫生院不太忙的时候,姜万富就将那些老患者的病例讲给年轻的医生听,告诉他们诊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现在,这些年轻医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患者也愿意找卫生院的年轻医生看病了。

还让姜万富犯愁的是,西部边疆地区的基层医疗点极度缺乏人才。姜万富所在的卫生院一共只有6个人,如果姜万富和他当护士的妻子退休,就只剩下4个人。

“现在卫生院每年接诊一万人次,不能因为我退休,医院就关门垮台呀。工作一定要继续开展下去!”姜万富派年轻医生外出进修。去年,国家拨款给卫生院添置了不少设备:台式B超机、显微镜、多功能手术床……

把项目开展起来,最需要的是人,比如放射检验人员、药物分析人员等。基层医疗点需要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这样一般常见病可以就地处理,百姓能够得到更多实惠,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但是,毕竟是在昆仑山,环境偏僻,生活条件艰苦,真正愿意在二牧场长期扎根的人并不多。有的人,在卫生院待几年就想办法离开了;还有一些人,到二牧场转一圈看几眼,车都没下就走了。近年来,姜万富一手带出来的医生走了十几个。

“边疆地区引进人才难、培养人才难、长期留住人才更难。”姜万富十分感慨,“边疆地区确实非常非常需要人才。一个人如果想着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为社会发展贡献点什么,他的人生价值就会与众不同。希望年轻人发挥聪明才智和自己的专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果诊所没有我就开不了张,我怎么能忍心走呢?”姜万富陷入了沉思。

(金卫东荐自2009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昆仑山药箱悬崖
“昆仑山·守护水之源”环保公益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启动
牛奶盒小药箱
万水千山总是情
格尔木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美石赞
来来来,看看古时药箱里装了什么
悬崖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