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2009-10-12晋雪菲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价值

晋雪菲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模式在相关可靠性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则以其优越性开始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也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之一。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于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合理性产生质疑。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历史发展情况着手,探讨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情况及启示。

关键词:公允 价值 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27-01

1公允价值的历史沿革

传统财务会计一直沿用的是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遵循稳健原则和追求客观性原则。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财务报告中的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并没有考虑一些重要因素影响,如通货膨胀和过时贬值,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行的市场价格有差异,很容易误导信息使用者。

为更真实的反应资产或负债在公平市场上的价格,增加财务报表可靠性,公允价值会计应运而生。

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交会主席Hichard.C.Breeden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所有金融工具(而不论其是否可销售)的计量属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先后颁布了SAFS105、107、115、125、133、140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的计量和后续期间重新开始确认的计量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较多的采用了公允价值。

2金融危机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

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公允价值会计也饱受争议。原因在于,此次危机中,一些种类的资产已没有市场可以作为计量参考了,出于谨慎性原则,金融机构不得不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推动了金融危机的恶化发展。美国AIG无疑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许多人认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能简单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而应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国政府及准则指定机构都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进行了调整,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宣布可以从2008年7月1日起追溯调整新会计准则,美国发布《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日本宣布将审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买价重新估价证券等。

对于正在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中国来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他国的政策调整,对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3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的应用的现状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进入新时期。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概括出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公允价值的本质都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二是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三是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交易,过去的交易价格在发生时虽然也符合三大要件,但只能称之为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主要影响的准则项目有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为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变了原制度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具有不确定性,故执行新准则后,利润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金融危机环境下,这种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更加明显,截至2009年4月15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047家A股公司中,有307家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共计损失258.14亿元;使其利润增长饱受拖累。因此公允价值是把“双刃剑”。

4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公允价值会计的科学性不可忽略,其对于增强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会计目标。因此,我国应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虽然对于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存在争议,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明确了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没有必要修订现行会计准则。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仍处于总体健康状态,没有必要启动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机制。

但不可否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于金融危机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不具有科学性,需调整的不是公允价值内涵,而是应建立有效机制,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因此,我国也应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以减少一些估值技术夸大的影响,促进完善更稳定的金融体系,使其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 熊丽.对我国重新引采用公允价值的动因分析[J].经济金融观察,2006(6).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价值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