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议行政干预义务教育教师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出等

2009-10-12

师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公平家庭

建议行政干预义务教育教师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出

通过引进人才实现地方的教育强势的做法已经是司空见惯,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经济发达地区从经济落后地区引进教师的弊端。《人民网》发文(见该网强国社区·教育论坛)认为,这些年,从事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教师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已经变得非常严重,如江苏南部,一些国内著名高中不仅从外地引进大量优秀教师,连校长也从外地引进,这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是不利的。

教师的这种流动的基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使,经济落后地区教师待遇和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相差过大,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给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引进教师创造了机会。从局部上讲,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做并无不当,但从全国教育发展的均衡以及教育公平的高度审视,这样做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应当的。正因为这个原因,笔者恳请教育部立即制定政策,进行强制干预,制止教师的这种流动。为制止落后贫困地区的教师流动,希望教育部检查落实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加快速度解决“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落实问题,并出台相应的行政政策,干预教师的这种流动。

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的要求,笔者建议,对在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教师,由国家统筹基金向其发放特殊补贴,以鼓励大学毕业生、教师到这些地方从教。

教育公平是一个基本公平,是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东西部、城市与乡村教师待遇的差异已经直接影响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这种马太效应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教育部应当组织专家调研,制定实施措施,促进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如此确权,好不悲哀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这本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却闹到教育部发文确权的地步,我不能不为此感到悲哀。作者萧三匝如是说。(见《时代周报》)当今是一个人人争人权的时代,这没有什么不好,但若是双方就某件事展开合作,片面地强调一方的权利,必然会损害另一方的权利。“文革”期间不就是学生权力极度膨胀,搞得学生都去革老师的命了吗?这几年不是还发生学生打骂老师甚至弑师的案子吗?长此以往,师道尊严丧失,何谈教育兴国?

我想,一些一味主张学生权利的人潜意识里是相信人性善的。他们相信,只要放任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人才。问题是,就同人性恶一样,人性善不也是一个伪命题吗?人性本无所谓善恶,但人生却可以善恶分途发展,趋善弃恶的责任在于教育者。在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思想、行为越轨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教育者发现这种苗头而不进行矫正就是教育者的渎职。当家长们指责老师没有尽到为人师者的责任时,你是否反思过,全社会、包括你自己授予了老师多少权力?老师若无权力,如何确保其应尽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都不敢批评他,长大以后他会如何面对领导、同事甚至社会的批评?退一步说,即便把放任等同于尊重,在一个人人高谈素质教育的社会,这种尊重能够实现吗?事实上,家长虽然希望孩子们从学校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给孩子们自由选择权,倒是把他们从学校赶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里去了。而那些打着让学生全面发展幌子的培训班有几个有兴趣“传道”呢?你即使给它们批评权,它们说不定还懒得用呢。

“优越”职业

越来越世袭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越来越难以逾越的社会壁垒,在英国,现在只有富有家庭的孩子能够进入法律和医学等行业。(见《新华每日电讯》)据路透社报道,“出身而非价值”成为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许多好的职业都存在着一种“封闭心态”,将来自中下层收入背景的年轻人排挤在外,这种被认为“优越”的职业变得越来越排外,只向越来越少的人开放。

研究人员说:“有太多来自普通收入家庭的聪明孩子……他们很想拥有这种‘优越职业生涯,却没有合适的关系,或没有上过合适的学校,或没有机会上大学……”研究发现,75%的法官、70%的财务总监和45%的高层公务员都上过独立学校,而全部人口中这一比例只占7%。将来培养一名医生的家庭需要比5/6的家庭更富裕,而培养一名记者的家庭则需要比3/4的家庭更富裕。英国医学协会表示,医学院的高昂费用是贫困家庭孩子无法进入到这一职业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公平家庭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家庭“煮”夫
必须公平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