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默写,一举多得

2009-10-12

师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词王老师词语

吕 赟

看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鸬鹚》(第二课时)的案例,印象颇为深刻。上课伊始,王老师组织学生默写新词。

王老师让学生默词的方式很特别,他采取的是“看图片默写新词”的方式,即用多媒体呈现三幅图片(每幅图片都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每呈现一幅,就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幅图片的理解自主默写出相应的新词。

(1)根据第一幅图片的内容,学生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写后王老师进行了反馈,了解学生默写了哪个词;

(2)根据第二幅图片的内容,学生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写后反馈;

(3)根据第三幅图片的内容,学生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写后反馈;

……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默写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之一。然而,当下我们语文课堂中的词语默写,其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检查反馈,仅仅就是为了给学生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因此,默写所采取的几乎都是“教师报词语,学生听写”这一单一的机械方式。而上述案例中王老师所采取的“看图片默写新词”这一自主默写方式,让默写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教学效果。

首先,“看图片默写新词”这一自主默写方式,是让学生在观察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对这幅图片的理解自主默写出相应的新词,这样的默写就不仅仅是对学生生字新词掌握情况的检查反馈了,而是将默写融写字、释词、观察、回忆、联想、审美于一体,既发挥了传统默写在收心凝神、巩固字词、夯实基础方面的作用,又避免了传统默写功能单一、形式呆板、被动应答的缺陷。可想而知,学生在自主默写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认真观察图片,然后在脑海中搜索课文内容中与之相关的字词,将图片与词语联想在一起,将词语与具体的画面、情境相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相关字词的意思,就明白了这个词语应该出现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语感的培养,真是一举多得啊!

其次,“看图片默写新词”这一自主默写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如果我们所采取的都是“教师报词、学生听写”这一单一的形式,那么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无疑是要注意力高度紧张的,因为他们不仅要听清楚我们所报的词语,还要在短时间内写出来,学生们自然也就会产生累的感觉了。但是,我们应当明白,默写应当从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词语积累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运用出发。而采用“看图片默写新词”这一方式,让学生自主默写,就没有了老师的“居高临下”,没有了老师所布下的“樊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自我,在自我的知识构建中发展自我,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的是自我的学习需要与发展,感受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和学习环境的优美和惬意。这样的自主默写方式,改变了形式单一、被动应答的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趣意盎然中默写,其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曾经说过:“默写很传统,传统得快要被人遗忘;默写很管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对此爱不释手。因为管用,我们很有必要加以继承;因为其传统,我们也有必要加以改造。”的确如此,试问,上述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案例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新词王老师词语
奇妙的旅行
声音·数字·新词 等
有趣的动物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学诗偶感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