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2009-10-09杨冬菊

电影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兰花花抒情性叙事性

杨冬菊

[摘要]抒情性是音乐艺术最主要的表现特征,而音乐的叙事性是在抒情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音乐情感体验与具体的故事情节产生同构的结果。尤其在一些以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文学题材为依据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某些与文学作品相似的叙事性特征。钢琴独奏曲《兰花花》,以叙事民歌为基础,充分体现了音乐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抒情性,叙事性;《兰花花》;完美结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能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以情动人。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音乐音响所激发的情感,往往通过人的主观想象与联想同具体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使音乐形象在音响的运动与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下变得清晰具体。尤其在一些以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文学题材为依据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比如叙事歌曲、歌剧、叙事曲、标题音乐作品等,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结合与完美表现,使得音乐作品具有某些与文学作品相似的叙事性特征。虽然音乐本身看起来与故事情节无关,但是为了适应情节展开所创作和设计的音乐主题形象与特定情绪的音乐音型,使音乐情感表现与叙事性的故事情节展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音乐的叙事性特征充分表现。音乐的这种叙事性特征,是在音乐的抒情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叙事性体验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完成的。

在汪立三的钢琴独奏曲《兰花花》中,作曲家运用叙事手法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准确塑造了兰花花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音乐形象。钢琴曲以民歌为主题,在较短的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对比,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兰花花》的叙事性基础

叙事歌曲是以叙述故事的方法来反映社会的歌曲。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词具有很强的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的性质,旋律较接近语言声调,音乐较口语化,音乐起伏不大,曲调与歌词的结合紧密,声情随歌词而变化,富于表现力,能较好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叙事性的特点。

兰花花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兰花花》就是一首以这个民间故事编写的陕北传统民歌,属民歌风格的叙事歌曲,共七段歌词,其内容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歌曲采用分节歌的形式,用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音乐语言,叙述了封建时代一个女青年的悲惨遭遇,热情歌颂了她的聪明、美丽与强烈的反抗精神。歌曲的旋律属于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旬组成,将抒情性与叙事性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纯朴,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口语化,很具地方特征,深得广大群众喜爱。

我国著名作曲家汪立三先生根据同名民歌创作的钢琴曲《兰花花》,更加深刻地表现了民歌内涵。此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1953年创作以来,不仅受到演奏家和听众的青睐,并且在我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乐曲中,民歌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是听众对音乐形象展开想象与联想的依据。钢琴曲《兰花花》基本保留了原歌曲的旋律,但是又发挥了钢琴的表现特性,使乐曲更生动地反映了叙事中的故事情节。

二、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钢琴独奏曲《兰花花》,是一首将多种情绪有机结合为一个含有戏剧性色彩的钢琴变奏曲,为三部性结构。在乐曲中,作曲家熟练地运用钢琴音乐语言,充分发挥钢琴的技巧与特长,把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进行有机结合,主题旋律采用陕北民歌《兰花花》加工发展而成,全曲采用类似于叙事曲的结构手法,在不长的篇幅里概括表现了民歌的基本内容,使我国民族音乐在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上达到完美展现。

从曲式结构来看,三部曲式的三个部分,呈示——展开——再现,蕴含了作品情节展开的可能性,把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中的戏剧冲突——解决)展开与三部性特征结合起来,用音乐结构体现了音乐的叙事性。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不同的情节,采用了不同的变奏手法,使情节富有变化,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与故事情节的戏剧性。

乐曲的第一部分(1—43小节),由主题与两个变奏组成。主题部分(1—8小节)速度标记为慢板,表情述语是自由的、有表情的,用原民歌曲调,d羽调式,一开始即以简练的手法呈现了极富抒情性的旋律,节奏舒缓,曲调优美,感情真挚,以叙述性的语调刻画了温柔、美丽的陕北农村姑娘兰花花的形象。作曲家除了保留原民歌旋律前扬后抑的唱腔特点外,在左手的和声伴奏上用了平静的延长和弦与具有推动力的切分节奏,更加增强了音乐的抒情性与动力感,使人置身于那充满感染力的故事情境中去。

变奏一从第9小节开始,主题以变奏手法加以发展,速度有所加快,节奏逐渐括跃起来,左手八分音符切分节奏伴奏的运用,增加了旋律的弹性和动力,使音乐流畅动人,13—16小节,右手变为和弦与八度织体,加强了旋律的厚度,使声音更加宽广丰满,左手每拍的伴奏变为弱起的分解和弦音型,使音乐富于动力感,情感的表达更加浓厚。

第二变奏(17—34小节)速度进一步加快,情绪更加活跃。第17—24小节,旋律出现在左手。虽保留了主题旋律的骨干音,但有较大的变化。两个乐句以级进的手法创作而成,右手伴奏声部为十六分音符轻巧的分解和弦,旋律富于动感并显示出矛盾冲突。从第25—28小节,旋律转到右手并在高声部出现,大和弦与八度的加入,增加了旋律的浓度,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从第33小节开始音乐变为四个声部,不协和音的运用,速度的紧密变化,把音乐一步步的推向高潮,音乐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第35—42小节以横向进行的旋律表现为主,纵向和声表现为副,使音乐的叙事性产生了戏剧性的情节吸引力。第35小节进入变奏二的扩充段。出现了用强奏(ff)弹出的不协和和弦,打断了乐思的正常发展,速度突然变慢,曲调沉重,一种不祥之兆令人感到十分不安,音乐的抒情性与叙事性向人们暗示了兰花花被周家老地主强迫成亲的悲惨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第三变奏(44—61小节)从第44小节开始,乐曲进入第二部分,此部分变奏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表情术语为激动的、焦急的,速度变为相当快的,音乐变得不安、惊慌且更加激动起来,钢琴在高音区奏出强烈而急促的音调,右手旋律的节奏型也变得十分密集,主题旋律隐含在连续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中,左手伴奏以下行双音音阶来衬托右手主题,音乐急促而紧张。从第52小节开始,力度出现一个8f强音,旋律开始向下行发展,一大串音从高处倾泻而出,后又逐步趋于平稳。左手伴奏也是音阶下行,更表现出一种反抗、不安、激动、悲愤的情绪,体现了蓝花花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失去爱情自由的愤恨和抗争。第57小节音乐再一次由低音区逐步推向高音区,节奏连续用了三个五连音、一个六连音,这种脉动性的节奏由疏而密,再加上力度由弱到强的变化,音乐的情感表现达到了极致,戏剧性的情节与民歌中描写的兰花花被迫“抬进了周家”以及为挣脱魔爪离家出逃的情节在音乐的叙述中表现得十分真切。音乐的抒情性与叙事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变奏四从第62小节开始,乐曲进入第三部分,表情术语为热情的、激情的。经过中段戏剧性的发展,兰花花主题以比较快的速度再现,情绪比变奏一更加热烈、饱满,表现了一种急切的激动心情,象征了蓝花花追求婚姻自主的坚强性格与强烈的反抗精神,音乐的叙述带有赞颂的性质,最后在第75小节,再次引用了变奏二的扩充段,音乐的表情术语为十分有表情的、很有表现力的,那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下行音调,加剧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使旋律的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兰花花》这首钢琴改编曲,以叙事性民歌的旋律作为主要的音乐素材,运用键盘乐器的织体语言,使音乐的进行与故事性的情节展开环环相扣,用叙事性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作品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与内在的精神实质。乐曲中多种音乐语言要素的结合运用,使同一主题旋律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现与情节内容,并且与民歌音乐所具有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兰花花》音乐中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思索。

猜你喜欢

兰花花抒情性叙事性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兰花花新传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臆断”所指非李渤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新中国十七年版画之抒情性表达方式的意义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
兰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