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中的奇幻旅程

2009-10-09

电影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诗意

戴 懿

[摘要]法国电影往往被冠以浪漫、诗意等特点,法国导演让-皮埃尔·儒内的《天使爱美丽》再一次印证了这一说法。然而该片的诗意化风格不再停留于人物间诗意的对话,其浪漫氛围也不再局限于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导演通过探索和创新,找到了男一条成就其风格的途径,即通过非假定性、假定性及双重假定的表现形式来实现本片的诗意化。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诗意;诗意化风格,非假定性表现;假定性表现

在一般观众看来,影片的诗意性,大多通过对自或结构的设置来实现,更多体现的是文学的特点,因而就产生这样一种情况:电影和文学接合的痕迹很重,易流于表面化。而本片却从诗意的内生化层次入手,如通过对镜头节奏、韵律的把握,利用各种视听手段,使镜头语言具备了诗意化的气质,实现了一种有机的渗透。

而论及诗意的内生化层次,首先须解读诗意其内涵。诗意起源于文学,是文学创作及审美的一个重要概念。韵律性、音乐性、主体性三位一体,作为诗歌不可或缺的本体特征,诗意的核心特点是对于情感的表现,而这一特点也成为诗歌区别于其他体裁对象的基本审美因素和落脚点,其表现方式是将对象进行虚拟和悬置,在本片中具体通过非假定性、假定性及双重假定的表现形式来实现。

一、非假定性表现

1,节奏

节奏是表现诗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诗意化的节奏在本片的镜头内部和组接上都有明显体现。诗意首先由影片的最小单位单个镜头体现出来:一方面是导演对运动镜头的偏好,在换场景或介绍某人某物时的第一个镜头常用慢推/慢摇的运动镜头(镜头稳定—慢推/慢摇—稳定),形成一种特定的节奏,营造出舒缓的气氛和韵致,这种运镜方式有些类似于书法的运笔过程,起笔,行笔,收笔,稳定而有序,节奏不紧不慢,在片中频率颇高,一方面是伴随着大角度旋转俯拍的镜头,像一个长长的抒情段落,意境全出。

爱美丽在圣马丁运河的桥上打水漂的镜头就是一个抒情镜头的典范。镜头先是处于运河闸门的一侧,爱美丽的后侧方,仅摄入水流的画面,而后慢慢旋转,来到爱美丽的后上方,并保持了相当的距离感,景别控制在大垒,爱美丽背对镜头站在闸门前的桥上掷石头,接着她蹲下身,镜头跟着边旋转边下降,调度到她的正前方,直至与爱美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爱美丽位于画面正中,她掷落的石头在河里轻盈地弹跳着,溅起朵朵水花。可以想见,摄影机在空中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旋转的角度超过了180度,不仅展示了运河之美,也将爱美丽的神情动作一览无余。高空俯拍,不但留出宽裕的调度空间,使镜头的旋转更优美流畅,这种与被摄人物的距离感还营造出必要的抒情空间,使爱美丽看起来更孤单无依,只能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里自娱自乐。

单个镜头可以视为诗歌中的字、词、句,体现的是镜头内部的字斟句酌。而镜头与镜头之间则是段落层面的诗化。导演实在是熟谙诗歌意蕴的高手,古典、现代诗歌无所不通。在镜头的组接上,既展示了古典诗歌的韵律之美,又展示了现代诗歌的特色。以旁白介绍爱美丽父母的段落为例,介绍双方的镜头数相当(父9—母11),取景运镜相对应,推、摇等一一对应,镜头长度相近,更绝的是旁白介绍,俨然一副工对:都是先介绍身份,而后是一个性格概括,接着铺述三件不喜欢做的事,最后是三个癖好。旁白配合画面,镜头一一对应,无疑是讲求韵律格式的诗歌的最佳视听化表现。而且,这种工对的怪异手法,恰好使性格古怪的爱美丽父母的形象呼之欲出了。

2,碎片式的积累

现代诗歌的一大特点是诗人往往特意解构诗句表面的逻辑性,大量罗列意象,显得杂乱无序,而实际上却是重视内在的深层的情感联系。应用到电影语言中也是如此,本片即通过对于各意象进行碎片式积累的方式,联结层出的隐喻和象征,诉诸观众认知和情感。

如影片开头就呈现了四个无关事件的罗列:苍蝇停在街头、桌上酒杯起舞、参加老友葬礼后划去老友名字、精子卵子结合爱美丽出生,表面看来毫无关联,实则讲求层次上的递进。第一个事件仅用一个固定镜头,长17秒,第二个事件也只用了一个镜头,但是个慢摇,长度减到11秒,第三个事件用了三个镜头,分别为10秒、4秒和3秒,第四个事件增为7个镜头,之间用平切,长度平均减至1秒。镜头数量增加,长度变短、节奏加快,由环境渐渐转入到人物的日常生活,这些发自真实生活但又被赋予了浪漫诗意的细节使影片更为细致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我们走进爱美丽的生活。

诗歌的一个必要因素是意象,要靠意象来表情达意,构成诗的意蕴。片中自然也不乏一系列暗透主题的意象。首先是爱美丽工作的咖啡馆以及附近的杂货铺,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最能体现生活的情状。导演对这两个场所显然进行了装饰:用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色块装点内外部,使其在周围环境中突现而出。其次是电视、电话亭、地铁、拍照机器等现代社会的象征性事物,它们同时又是组织情节的有机因素:

电视一爱美丽从电视里看到戴安娜王妃的事迹,决心帮助他人;把自己想象成电视里乐于助人的巴黎公爵夫人。

电话亭——爱美丽利用公用电话帮助布尔多多找回童年时的盒子,找到生活的意义;帮助尼农解开疑惑,拉近彼此的距离。

地铁——爱美丽和尼农邂逅的地方。

拍照机器——爱美丽帮助尼农找到神秘人,得到爱情。

这些取自日常生活的公共性象征符号,寄托了导演的理想和愿望:在物质化的现代社会里,只要有心、有爱,物质也能成为人们传递情感的纽带。因此它们被绿色或红色装饰,并做了形状等方面的处理,显得神秘而温情。

3,对现实环境的改造

首先,在人物的塑造上,人物形象和个性特点的设置鲜明、单一。

导演把对美的向往倾注了在主角爱美丽的身上,从镜头上看是一个活生生的可爱天使,而她的性格发展路线,从自闭到乐于助人再到为自己寻求幸福,清晰而单纯,一切也都是如此理想化。

影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也趋于单一化,体现了童话中性格设置的特点。定义一个人,简简单单的,看他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介绍爱美丽父母如此,介绍咖啡店里众人亦是如此。导演模仿了儿童的视点,对于美好的事物,用色彩,用光线,不遗余力地美化,对于厌恶的事物,则用非常规镜头进行夸张变形,让他们显出丑态。导演用光角镜头以及令人不舒服的不规则取景,一下就将厌恶和讽刺的态度轻松表现出来了。

其次,是针对故事发生的情境——个红绿色调为主的世界。导演用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影调,一个超于现实存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圣马丁河是绿的,地铁站是绿的,爱美丽朝夕相对的电视机是绿的,爱美丽的床是红的,咖啡店内的装饰是红的,尼农的录像带店是红的,人物的着妆非红即绿,甚至连人物的眼睛,也是清一色的绿色!红色象征着生动,绿色象征着平和,红绿搭衬组成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安定平和的完美世界。这就是导演

用色的出发点,通过一种二元对立的环境设置,强化对于片中意象和意境的表现。

二、假定性表现

假定性表现往往通过改变叙事物理时空、正常视听感受变形、表演和场面调度等方式来实现。目的在于强化镜头的主体性,调动和引导观众情绪。影片在叙述爱美丽追寻爱情的几个片段中,集中运用了以上几种假定性表现方式。具体到镜头上来说,体现在:

●镜头运用;长焦距,大光圈,突出人物脸部特写,美化柔和化人物。以斜侧面取景为主,多用倾斜角度取景构图。运动镜头运用自如,流畅简洁。

●音响:效果声浓重,多有夸大的音效。口琴、手风琴怀旧,轻松,活泼而带着对生活和感情的激情,钢琴尽管微微忧伤却又沉静平和。

●电脑动画:爱美丽偷偷配的格里农的钥匙发光、心脏跳动等。突出了童话般的夸张。

●黑白画面:用在了想像和回忆的部分,作为和现实的区分。

我们来看具体段落:

第一个片断是爱美丽在地铁站看见尼农在追赶神秘人,她也跟着追了出去,后来捡到尼农掉的相簿。这一段中的运动镜头可以说是运用到了极致,镜头先是贴着地面跟随主人公快速运动,突出他们奔跑的特点,然后慢慢升起来,介绍了一个大的环境,最后又降到地面,特写尼农发动摩托车的慌张。在介绍爱美丽如何捡到尼农丢落的包时,不是一下子切到爱美丽追上来,而是镜头以包为中心做了180度的旋转,带人爱美丽跑近,然后镜头随她捡包的动作上升,现出她眺望远方的脸。这里的镜头运动非常流畅,观众就好像在主人公和镜头之间亲眼目睹了整件事情的发生,感觉真实贴近,没有生硬组接的痕迹。

在这一段落中还运用了电脑动画的手法:爱美丽看见尼农时,心脏清晰的蹦出来,怦怦的跳动,还发着红色的亮光。这里,非常夸张的表现出了爱美丽当时当地的心情,制造了童话的效果。这与前面爱美丽偷偷配了一把格里农家里的钥匙,把它放在口袋里,钥匙闪闪发亮的手法和用意都是相同的。当时心脏怦怦的跳动声也十分吸引人。在心脏跳动的时候环境声是抹去的,目的是更加突出心脏的声音。这种音效的手法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可见导演对音效的运用是十分自如的,目的是创造和强化一种音乐性,成为诗意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个片断是爱美丽用照片通知尼农来咖啡店,尼农迟到了,爱美丽开始猜测尼农迟到的原因。爱美丽的这段猜测被处理成了黑白,黑白与彩色的区别也就是想像与现实的区别。其中有尼农出现的画面是演员的演出,其他很大部分内容都是老电影的片断拼凑起来的。每个镜头都很短,切换很快,有节奏感,而且十分的跳跃。通过这些假定性表现,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认知和情绪,生成一种“另类快感”。

三、双重假定(在假定性表现部分已有涉及,不再赘述)

除了以上几种表现方式外,影片的诗意化风格还体现在整体叙事过程中。事件与事件之间设置非逻辑连贯的节点,通过使信息减弱和缺失产生孔洞,从而引发观众情绪。

本片的叙事采取了两条线交错并行的方式。一条是爱美丽帮助身边的朋友找回幸福,制造生活的奇迹,另一条是艾迷丽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追寻自己的爱情。爱美丽做了7件帮助人的事情,这几件事情的发生发展互相穿插,A发生的同时B发生了,随后c也出现了,与此同时A结束了,而B、c还在进展,渐渐进入高潮,但每件事的交代上又是断层的、缺乏强烈逻辑关系的。这种叙事手法类似于诗歌的跳跃性呈现模式,通过减弱信息的方式,有效调动观众情绪。

(1)帮助布尔多多先生找回童年的记忆。

(2)帮助盲人过马路。

(3)撮合咖啡吧里的两个性格怪异的人,吉奥赛特和约瑟夫(九场戏)。

(4)做了一封遗失的信,帮助房东太太找回心中的丈夫,恢复对生活的期望。(四场戏)

(5)惩罚蔬菜店老板格里农先生。(八场戏)

(6)给杜威尔先生看录像带,帮助他恢复生命的活力。(三场戏)

(7)帮助爸爸走出阴暗的古堡,从忧郁的日子里走出来。(五场戏)

每件事的场次处理并不是用整体感很强的块状实现的,导演另辟蹊径,通过多场次的铺垫交代,用一种散点式的手法,将一件事分为若干部分穿插在影片中,使事情的展开循序渐进,但又富跳跃性,营造一种神秘抽离的氛围。

在对爱美丽的爱情的叙述上,也弥漫着奇幻的气息,在叙述爱美丽的暗恋一寻找一放弃—得到幸福的备段落间,我们看不到明显的逻辑关系支持。但其实在叙述过程中有一个人作为隐线是始终贯穿的,那就是相簿里的神秘先生。他是一个谜,他真实的身份一直是一个悬念,直到艾爱美丽发现他是谁,让尼农也知道后,谜底才揭开。这个任务就像是一根线,将爱美丽和尼农的点点滴滴串了起来,使他们关系的发展合情合理,十分连贯、有序。而这条隐线的设置,实质上正对应了影片“天使”有福、“善有善报”的主题,这就好比诗歌的“神”,统摄了散落在全篇的“形”。

猜你喜欢

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醉美天泉 诗意栖居
诗意栖居“长寿乡”
论阿莱克西的“诗意”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