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独特风格

2009-10-09陈国华

电影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贺岁片贺岁冯小刚

陈国华

冯小刚可谓国内当之无愧的贺岁片旗手。他创作的贺岁电影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种知名品牌。“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贺岁看冯小刚电影”成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种文化消费习惯。

一、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叙事风格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叙事风格主要体现在其都市平民题材的选取上。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把影像直接伸入到了市民平常生活中,瞄准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的那点事,表达普通人的梦想和意愿。《甲方乙方》中,冯小刚虚拟和想象出将军梦、义士梦、受苦梦、受气梦、凡人梦、桃花梦、住房梦这七个梦,都没有超出平常市民的生活范围和人生梦想,真实体现了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不见不散》抓住了当今中国普通市民的这种“美国梦”或“美国想象”,激发和满足了他们对于美国的丰富文化想象力,使他们幻觉中的日常生活似乎因此而自觉充足了。《没完没了》通过影像方式直接涉足都市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追债。在欠债与逼债之间演绎的一系列戏剧化情节与故事,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大众化市民化的故事。《大腕》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小市民——下岗摄影师为国际著名导演操办的丧礼却演化成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广告发布会。广告正是商业社会的核心问题,也是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还是没有脱离老百姓过日子的那点事。《手机》紧扣现代文明的通讯工具——手机。随着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都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日益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天下无贼》捕捉到在商业社会冲击下,急剧变化的都市生活的前沿景观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天下无贼”表达了都市市民一种生活的理想和期望。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选取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及其基础上的市民想象来构置故事。

二、冯小刚贺岁电影的人物风格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人物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对一系列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城市中的小人物,无论是《甲方乙方》中的姚远、周北雁,还是《不见不散》中的刘元、李清,也不管是《没完没了》中的韩东、阮大伟,《大腕》中的尤优、露茜,抑或是《手机》中的严守一等等。他们要么是没戏演的演员,要么是频繁变换工作的自由职业者,要么是收不回车费的司机,要么是被婚外恋折腾得焦头烂额的作家和没有一点权利的节目主持人,都毫无例外是普遥的市民、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往往会为些平常而琐碎的世俗生活、世俗理想,如金钱、房子、爱情、婚姻等,而奔波忙碌、而苦恼欢欣。至于《手机》中的严守一、费墨等,和《天下无贼》中王丽、王薄和黎叔团伙,前者当属于“成功人士”之列,后者属于“特殊的群体”,在身份标志上似乎有点溢出都市小市民的行列。但影片所作的却是消解他们与自己职业相匹配的“光环”,回归他们的平民本色,让他们在都市社会的边缘化与日常化的生活空间中“谋生”。这样,影片人物虽非普通市民,但反映的生活情调和思想感情仍然是普通人的、小市民的。

冯小刚贺岁片中的男主人公都生活在都市里不起眼的角落,也许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经济上他们小有余钱,既无巨富的满足,也没赤贫的恐惧,在文化上,他们能说会道,侃侃而谈,虽不是大儒亦决非白丁;在生活上,他们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尽情享受世俗的乐趣,对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进行调侃。在市井生活中他们不免流于世俗:功利,自私,喜欢吹牛,爱耍小聪明,但也有着坚定的人生操守和信念,有着真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坚韧的一面。总之,他们机智、圆滑、真诚、善良、淘气、可爱,有着对生活的放任自由,对周围任何事的调侃、贫嘴等。他们这种英雄式普通人物的理想化塑造,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冯小刚贺岁片的女主人公都十分美丽、单纯、实际、上进。她们都是针对男主人公而言的单一的、被动的欲望对象,在男主人公的游戏方式下一步步由认同到爱慕,最终都爱上了片中男主人公。在片中,女主人公展现了伶俐、高雅、沉静、刁蛮、新艳靓丽的不同女性形象,满足了观众对女性欣赏的不同品位。北雁、李清、小芸等女主人公身上,她们的亮丽、朝气成为男主人公第一主题的衬题,正是有了女主人公的参与,才使故事完整,才更衬托出男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形象,才使整个影片在爱与被爱中延伸着观众的期望与想象。

三、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喜剧风格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喜剧风格主要体现在一些常规喜剧手法、戏拟和语言上。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大量调用常规喜剧手法如小品、段子、相声、快板、市民笑话等,以此增加影片的幽默、喜剧色彩和喜剧效果。《甲方乙方》的结构是由板块式的小品串接的,打破了一般电影的走单一固定的戏剧结构。七个风格不一、各具内涵的“好梦”,带给了观众多角度的愉悦。片中的每一个梦都是一个精彩的小品,幽默、喜庆。在一系列明显非真实的造梦中,冯小刚揉进小品的幽默、喜庆,一下子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情感愉悦。冯小刚贺岁影片通过诸多的方式与手段来制造段子,把严肃的问题玩笑化、使影片充满娱乐的感觉。《甲方乙方》中小书商的“将军梦”,小书商在分析战争的过程中,姚远、梁子、钱康一个个被拉出来啪啪地“枪毙”,消解了严肃场景的神圣性,观众自然会把这样的影像与战争中真实的场景作对比,于是感到滑稽和不协调,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性效果。还有,长工的“受气梦”也滑稽地模仿了影片《白毛女》中的镜头:姚远和周北雁那地主、地主婆式的造型,帮工梁子奴隶般的打扮,以及地主压迫农民的阶级戏的表演,无不让观众会心一笑。冯小刚在其贺岁片中亦调用相声中的抖包袱这一喜剧手法。把本来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却偏要一唱三叹、一波三折,最终使人笑出声来,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如《没完没了》片头韩冬与理发小姐的对话场景,就有相声抖包袱的喜剧效果,形成前后表情的巨大反差的喜剧表演。在《没完没了》中,冯小刚还特意安排了两段快板。两段快板产生一种紧张而又戏谑的效果,观众从快板的节奏中体会游戏的喜剧色彩。冯小刚为增添贺岁片的喜剧色彩,更贴近市民生活,插入了一些市民常见的笑话。如《没完没了》中“母鸡下了个鸭蛋”的笑话,观众为这个笑话的市民味而乐。

冯小刚贺岁片中的戏拟表现在对革命经典话语、当下流行的官话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经典场景和经典文本进行戏剧性的仿拟。如《天下无贼》中的盗贼头目胡黎的说白竟也用领导语言:“要团结,通过这次实践,一来锻炼队伍,二来考察新人……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这些语句通过对其非严肃性地使用,撕开了端庄的形态,抹上滑稽的色彩,喜剧式的效果就显示了出来。这种戏拟的对象不仅只是话语,还包括常见的庄重的政治场景以及影像等,例如《甲方乙方》中,“打死也不说”的宁死不屈的梦,是对革命情景的戏拟,“巴顿将军梦”是对经典电影《巴顿将军》的模仿;《大腕》中,王小柱和露茜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布置、镜头运用和人物形态像政治生活中的

会谈场景。总之,冯小刚在其贺岁片中采用了对警匪片、英雄片、浪漫爱情片、战争片等经典类型片的戏拟手法,如《不见不散》中餐厅打劫戏拟警匪片,《甲方乙方》中胖厨子义士梦戏拟英雄片,《甲方乙方》中小書商将军梦戏拟战争片,《不见不散》中刘元装瞎那场戏戏拟浪漫爱情片等,使之产生浓厚的喜剧色彩,达到其独特的喜剧效果。

冯小刚贺岁影片形成的喜剧风格,恐怕更是因为影片中人物或机智、或诙谐、或奇妙、或精辟、或灵动,其中还夹杂着讽刺和调侃的对白。《甲方乙方》中具有戏谑性质的一句话是“打死我也不说”。在《不见不散》中,当刘元与李清在美国初次见面时,他模仿美国腔跟李清说整脚的普通话——“我叫霍华德,欢迎你们到我们美国来,你们中国的菜很好吃”,明显具有逗乐和游戏性质。《没完没了》中,巧妙地利用汉语“人全”与“仁权”同音,跟当事人、也跟观众开了一次玩笑,具有戏谑性质。还有影片中阮大伟多次接电话时那夸张的、一连串的没完没了的“ok—ok—ok……”,就更是语言的玩笑与逗乐了。影片《大腕》把有限的英语单词与中文胶合在一起,并配合人物的肢体比画与表演,无不让人忍俊不禁。《手机》中严守一在开策划会中尝试去还原一个同事接电话时一连串单音节的对白,原本几个简单的语气助词“嗨啊噢嗯”,经过严守一活灵活现地模拟与还原,真可谓妙趣横生,让人笑开怀。还有《不见不散》中的河南俚语“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没完没了》中的港台流行语“搞掂”、“马子”、“伟哥”;《手机》中的方言俗语,诸如严守一的“做人要厚道”、费墨的“坐而论道”、牛三哥的“俺这个脸算要掉在地上了”等都明显带有取笑、逗乐的意味,使影片的叙事在一片轻松和诙谐中进行。对冯小刚的贺岁影片来说,语言是其中的调味品,大大地强化了其电影的喜剧性,诱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时不时地乐起来。

对冯小刚的贺岁影片凸显出来的叙事、人物以及喜剧等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冯小刚奉行的是平民贺岁式的拍片路线,着眼于老百姓的娱乐需要,让老百姓感受着一个个因为无深度、轻松流畅而不必思维的故事、情节和场景,用幽默、喜庆实现人们过年时放大的愿望,以欢乐与众人“达成共识”,将平时因差异而产生的压抑情绪在过年时无尽释放,满足平等、沟通的需要。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为老百姓提供了一次宣泄机会。

猜你喜欢

贺岁片贺岁冯小刚
国产贺岁片的前世今生
电影摄影机
新春贺岁,迎接挑战
贺岁片
春天来了
——新年贺岁歌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冯小刚炮轰《速7》
更牛的贺岁攻略 新网吧宝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