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职业指导与就业探索

2009-09-26袁春兰韩晓霞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8期
关键词:精神对策

袁春兰 韩晓霞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迫切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突出问题。主要论述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提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就业 “三负责”精神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20193-02

一、大学生就业特点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项巨大的“就业工程”。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20世纪70年代初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这一划分,现在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1年的13.3%,2002年末已提前达到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具备如下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进入大众化就业阶段

随着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地扩大招生,到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超过320万,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在2010年之前,每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GDP的增长将保持在7~8%,社会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将稳定在600~900万之间。其中,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或“精英”岗位是少数,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工作岗位。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精英”岗位就业,多数大学毕业生在“非精英”岗位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会进入大众化就业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将由“精英”走向“大众”。

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充足,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在社会较高层次的“精英”岗位上就业。这种精英式的就业在计划分配毕业生就业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政府按照“国家干部”身份,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到高级技术管理等岗位上。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这样一来,一部分大学生要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也必然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地“蓝领工作”,成为高级蓝领。这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国家也是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多数大学生所从事的也是基层的一般性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供需角色发生变化

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将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工作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将处于“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加强的趋势,一些研究生占据本科生的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的位置;同层次、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校与普通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三)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区域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左右,地方院校次之;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通讯、电子、土建、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旺,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四)大学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迅速增加,其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已超过50%,就国际劳动组织出版的《劳动统计年鉴》显示,第三产业从业者的比例以美国和加拿大为最高,为69%,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66%,法国为63%,日本为58%,德国为54%,我国目前仅为24%。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第三产业必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会从现在占GDP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持的,其中的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者是取得大学学历的。应当说,在这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一线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按笾诨”的表现。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一点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与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然难于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近年来许多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管理、贸易、金融等热门专业,导致专业失衡。

(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尚不健全,职能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以党政干部为主,有些甚至是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随着就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就业指导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有专职的、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满足就业指导的需要。

(三)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观念仍需改变

很多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地域、经济待遇、环境条件等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单位好、收入高、工作稳定仍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不少毕业生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和一般企业工作,特别是乡镇和非国有企业,有些毕业生甚至存在严重的依赖思想,等待、依靠学校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而个人主动参与的竞争意识不足。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就业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拓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教育、人事、司法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考虑,多方努力和配合。各级政府要彻底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逐步解除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和流动的限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部门就业。要加快社会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建立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方面的导向作用,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依托。同时,要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毕业生及人才需求数据库,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应该是丰富的,它既有近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又有几年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预测,还有毕业生方面的信息,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都可以应用任何一台计算机登录、查询,以便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二)本着“三负责”精神,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1.高校要把竞争机制引进培养过程,促使学校根据社会实际,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的精神,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毕业生质量。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大背景,积极研究预测未来几年人才的需求状况,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并能大胆研究未来人才需求新趋势。按照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2.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从知识与能力结构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整改革中应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特色、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等,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意识等。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中,一方面要推陈出新,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应用性与技能性课程的结构比例,开办辅修专业,增加选修课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培养理性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理性的就业意识培养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与引导,意识培养要倡导奉献精神,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的责任仍然是当今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职业选择的第一主题。因为,弘扬主旋律,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依然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急需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去为之奋斗,我们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勇于到这些地区去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对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树立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大众化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立新、魏青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霞的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估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36-38.

[2]刘治民,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高教探索,2005(2):94-96.

[3]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4.05.27.

[4]曹殊,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走向[J].中科技网,2004,(10):13.

[5]杨克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及其市场化的解决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161-163.

猜你喜欢

精神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精神了